• 23

數位思維的音樂世界 Densen B-275 & Marantz AV8801



雖然 Pure Direct (Audyssey off) 如此考究這些 display 小小電流的影響
滴水不漏,注重細節 => 肯定 Marantz 的用心

But 宅爸 enjoy Direct mode (Audyssey On) listening more !
空間被 Audyssey 處理過 聽感明顯有差, 沒有混雜的駐波,凸波,凹陷
細節,動態 面面兼顧 就是好聽 !

宅爸反而聽不出 display led on vs off 聲音差多少

空間為好聲之母 ! 樂迷們千萬別迷思在那些玄學上啊


越來越多 DTS-HDMA 5.1 96KHz/24 bit BD music
樂迷們 慢慢享受吧 !


畢節望族後裔


Web controller 有時會鎖住,聽說是 D&M 老毛病 ?

依 AVSForum 老手經驗, 直接 reset processor (手冊有說明)
Then 正常了,缺點是 Audyssey 要重跑一次, 順便儲存設定

這個和 Pioneer 差粉多,MCACC 彈指之間完成 save
Audyssey XT32 則要 10 min ......
如 XT32 vs XT 解析差 30 倍, 代表資料量多 30X10 倍嗎 ?

X.over 不察,習慣性設成 80 Hz , 後來宅爸調成 100 Hz.



Audyssey XT32 加持,聽 1812 DTS-ES 6.1 效果不一樣了
這種 LFE 空間調校粉重要
畢節望族後裔


Good morning !

來到最難的一環, AV8801 能否越級打怪 B-275 ?
兩者價差三倍 .......
比 AV8801 vs Denon-4520(泛指 AVR 二哥群) 差價大的多

宅爸曾說過 SC-57 可拿 75 分, AV8801 更上一層樓到 85 分 !
That's it.

電源分離設置的 B-275 分數 請參考前文.
通透中的通透, 按 : 宅爸才說 AV8801 背景黑 聲音粉通透勝出 SC-57
這裡都已非 DAC 規格的評比, B-275 並無 DAC

似乎沒有四兩撥千斤的捷徑, 小小投資媲美百萬音響的神話
有的話, 歸納為行銷用詞 or 百萬音響遇上拙劣的空間處理,不當搭配.


畢節望族後裔


More finding

當初以 SC-57 高音壓 (> 100 dB) 9.1 掃過裝璜共振 Pass !

現在 AV8801 竟又逼出一些諧震 , 20% 發生機率 LFE mostly
並非音壓太高,宅爸頂多能忍受 70~80 dB for music
而是來自超大動態 HDAM X13 幹的好事

Pioneer or Marantz 都用上 192/32 DAC, 解析能力伯仲
後者動態大上一截, 大動態下的超高音不會對裝璜有影響, 但大動態 LFE 就可怕了

暴力音樂如 Lichtmond 2 若器材能將動態進一步放大,低頻細節還會增加
(前提 : 伴隨 Audyssey 駐波校正, 小功一支)
空間裝璜是一個大考驗, 唉 ! 又要 Debug 了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來到最難的一環, AV8801 能否越級打怪 B-275 ? ...(恕刪)


敢問宅爸, 兩者的差異是否有如價格般的明顯? 價位相當的中價位兩聲道前級可否樂勝高階的AVR?
A-Tom wrote:
敢問宅爸, 兩者的差...(恕刪)



AV 器材經年累月 早已殺成紅海,價格接近 性能就伯仲 IMHO

B-275 貴為 Densen reference, 獨立供電到一拜
往下級數 vs AVR 差異會縮小,其入門機 8 one 起跳價, 應險勝(打平) AVR 二哥群

第二題 店家專業,經銷各種品牌 現場試聽比較準
高階 AVR (二哥群) 多核心處理器空間校正與多聲道解碼/輸出能力 & 大量生產的成本優勢
=> 兩者音質僵持下,一個空校效果/3D 音場 就可擊退平價綜擴

這些日系廠也有賣平價綜擴 表現應等同 中階 AVR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AV 器材經年...(恕刪)


感謝分享心得.

個人也許 old school, 對科技還有疑慮. 早期玩家皆大興土木整治空間,如今竟可藉由科於彈指間完成。也許不久的未來帶有 Audyssey 的綜擴也會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A-Tom wrote:
感謝分享心得. 個人...(恕刪)




您客氣了, 宅爸也是 Old school

現今科技 突飛猛進
1)一年半前 從 PBK 跑完就震撼到了 (Anthem ARC subset)
幾十年下來習慣的 Bass punch 原來是錯的 ...只是 駐波 Punch

2)簡單易懂的 Audyssey (MCACC 對新手而言 稍嫌複雜)
一目瞭然 空間頻響好壞的差異

兩聲道系統 會非常掙扎應否讓 DSP 介入, DRC 看法兩極
若能錯一輩子 也許就是對的 ................ 屬玩家思考題了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兩聲道系統 會非常掙扎應否讓 DSP 介入, DRC 看法兩極...(恕刪)


個人以為目前 DRC 並不普遍存在於兩聲道世界的原因不外乎: 綜擴缺乏如此的功能, 動態壓縮的疑慮以及玩家的心理障礙.

在 MY-HIEND 有個專屬的 DRC 討論串 , 不少分享的心得還算滿值得參考.

目前, 除非預算大增不然個人算是傾向交由 AVR 處理不甚理想的客廳空間. 動態, 如果真的被壓縮的話, 就算是追求方便性的犧牲品吧.
到底DRC的參數制訂~空間是用什麼標準來量測的
這是我長久以來的疑惑
不要告訴我是無響室喔~這樣會讓我失望
無響室是測試器材數據用的
然後使用這個數據的人對聲學依然要有認知~才能套用到自己的空間
所以........還是心理效果比較多
相信傻瓜相機可以拍出大師級的作品何嘗不是一種正面的能量呢?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