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篇耶, 篇篇精彩都有連結, 不讓網友分享說不過去, 只盼別像隔壁桌的一樣問我, 鬼斧神工是誰? ...才三' 五年, 無言.....
https://www.bilibili.com/opus/342884281673968979 關於HiFi玄學的一系列盲聽測試總結
小凡的凡凡 wrote:
50篇耶, 篇篇精彩都有連結...(恕刪)
查了一下,這篇也在[ head-fi ] Prog Rock Man在討論區整理的文章看到,BliBli上的看起來不太像是原創。head-fi上的整理最後有53篇。
從頭掃了一下這53篇,有兩篇訊號線聽得到差異:#12、#26有較明顯統計可辨信心度,其他則無法獲得統計上具足夠信心度的結果。
#12 訊號線,連結失效,細節不可考。14/20正確率,p-value=0.0577,還大於常用α值0.05顯著性水平,尚符合較寬鬆的α值0.1。表示信心度尚可,但尚未達現在常用的共識值。
#26 這篇headphobe.com的測試是測12次,每次由三條亂數取出,請受測者回答是哪一條。三選一遠比二選一在測試全對時,在統計上信心度高非常多。有一位測試12次完全正確。
電源線則有(以head-fi貼文為編號)
#6 連結打不開,無法知道細節 [HiFi Wigwam]
#8 [ Home Theater and High Fidelity] 14個人,各10次測試,每次為先A再B做練習,然後放X回答是A還是B,每段都是60秒。結果沒有統計上顯著可辨別信心度。
# 49 [ Audioplanet ] 沒有測試結果,只有影片
幫大家整理一下跟電源線有關的部分,希望對大家快速有個概念有幫助。
我想說的是由某個單位執行的盲測,一定會碰上ghleu這樓提到的問題:
ghleu wrote:
盲測的對象挑的辨別能力...(恕刪)
盲測對象辨別力、對器材環境曲目熟悉度、測試時間、曲目與待測物交叉順序、測試心情壓力等變數,都有可能影響結果。要弄一個考量好每個環節的盲測,有太多細節及限制。
其實野心不用那麼大,我們也不是媒體或廠商那麼有壓力。就把盲測當作是自己對自己系統調整時,一個客觀簡單的檢測方法。單一測試者、單一環境、對自己最佳的測試方式。只要維持不知道待測物是什麼(不論明示或暗示)就好了。
若找到具信心度的差異樣本,大家可一起討論學習其中過程是否引入什麼影響待測項目的變數。就像是之前網路線的shielding就是個例子,不也就多學到了一個新的知識。
只要不把這過程當作非得誰說服誰,拼個你死我活,就會回到盲測這工具原本可帶給我們的價值。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