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要說電源線,USB線,其他線都是騙錢的,那如果討論到網路線不就...Wireworld Starlight 8

李明益 wrote:

實際上是這樣嗎?
那擴大機跟訊號源就只那麼少影響?

事實上,有很多人,就信了這點.買了很好的喇叭卻從來也不知道這喇叭可以發出多好的聲音.


是的,喇叭的影響就是這麼大,就物理來說,能量轉換的損失就是會比較大,擴大機和訊源都是在電子放大部分上打轉,損失自然比喇叭小"數量級"之多

這網站就量一堆喇叭和擴給你看了,人的聽力極限也是早就研究出來的東西
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om.translate.goog/forum/index.php?_x_tr_sl=auto&_x_tr_tl=zh-TW&_x_tr_hl=zh-TW#audio-audio-audio.40



李明益 wrote:
而這...麥克風測得出來嗎?
每次看有人做量測...就列出喇叭...很少看到有換擴大機來側的...
甚至也沒看過同一對喇叭用幾種不同擴大機量測的差異....更不用說前級或是DAC了..

這是影響太少可忽略?


正常情形下,喇叭的失真已經高於擴大機和訊源了,高了起碼1個"數量級"以上,再加上考慮人的聽力極限
擴大機和訊源的失真都掩蓋在喇叭下了,喇叭(和空間)才是音響的最弱環節

回到這個問題,同樣的空間+同樣的喇叭+同樣的架設擺放下,把不同擴大機交換來測量喇叭
只要把最終喇叭發出音量設為相同,那結果也是相同的,所以你不會看到那些量喇叭的人會換擴大機再量一次,沒意義
擴大機比較可能會影響聲音的部分在於
1.輸出祖抗過高,如果加上喇叭阻抗變化大和喇叭線過細阻抗也大,會改變頻率響應---這不是正常的,要小心不要造成這種情形
2.功率抓得太剛好,或是剛好超過極限一點點,此時擴大電路+保護電路+回饋電路彼此拉扯,聲音自然也會不一樣
試圖去向一位覺得擴大機影響不大的人
去解釋線材有不同的聽感差異!
確實是我莽撞了.
sifon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浪費口舌

2024-02-16 7:36
在我看來李老闆跟那位學術味濃厚的老闆各自所表述的並不衝突。

用常人交流的語言來說,只要電壓、阻抗匹配適當、功率電流足夠,就不必在乎喇叭前端,因為你的空間、喇叭不夠好,所以前端就算有所缺陷也聽不出來。

李老闆的意思應該是,夠好的喇叭如果前面不給力,喇叭再強也沒用。

說得不對還請指教

如果我沒說錯,我想我應該是搞清楚了學術理論切入說的思維方式了。
李明益
李明益 樓主

喇叭不夠好,確實是一個重點....還有對於聲音的耳力差異,有時也是需要訓練或是天賦.

2024-02-14 19:19
李明益
李明益 樓主

那位JohnTitor兄,應該跟我不是同行吧!!!

2024-02-14 19:55
139140F wrote:
李老闆的意思應該是,夠好的喇叭如果前面不給力,喇叭再強也沒用。

確實如此...加分以示敬意

如果有這麼一對喇叭
用YAMAHA的AV擴大機跟ACCUPHASE的擴大機推起來,聽感是一樣的
那這樣的喇叭有人買嗎?

還有喜歡量測的朋友,不要以為其他發燒友就不做量測,特別是經營音響店的....
絕大多數都是用過再用,覺得根本用處不大,麥克風收起來的居多.
JohnTitor

2.做測量的意義何在,不管是喇叭還是擴大機,"全部"都在設計製造階段有測量,以了解相關性能在哪,有沒有達到設計目的,以擴大機來說,大部分都可以在工作範圍內達到人耳所分不出的"透明"

2024-02-15 22:51
pipi678

李明益 很明顯的,總是別人不懂量測,不懂得解釋數據,至於擴大機的聲音差別?您對話的一方,完全自說自話,可以不用繼續了

2024-02-16 20:38
李明益 wrote:
還有喜歡量測的朋友,不要以為其他發燒友就不做量測,特別是經營音響店的....
絕大多數都是用過再用,覺得根本用處不大,麥克風收起來的居多.(恕刪)




應該是用這個做量測吧~~

還是你要提出對ACCUPHASE擴大機的量測呢

老實說偶還真是沒看過好想開開眼界呀
李明益
李明益 樓主

你只玩過av擴大機嗎?現在也有很多二聲道有出自動測量.accuphase也有DG系列知道嗎???

2024-02-15 9:28
davidcche wrote:
還是你要提出對ACCUPHASE擴大機的量測呢

老實說偶還真是沒看過好想開開眼界呀


像這樣嗎?

不過這個跟樓主所想的擴大機接喇叭後用麥克風量不一樣喔





JohnTitor

pipi678 很難理解嗎?失真很低代表人們無法"透過耳朵"區分這幾台擴大機阿

2024-02-16 23:14
pipi678

JohnTitor 樓主都說自己莽撞了,不需要自己找對象繼續對話,我在描述一個各說各話的情況,很難理解嗎?

2024-02-16 23:31
JohnTitor wrote:
像這樣嗎?不過這個跟...(恕刪)


我感覺你不是賣音響器材的老闆,但是我習慣對陌生人以老闆稱呼,如此可避免尷尬,而且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所以如有冒犯請包涵。

的確,用數據選器材從效率與成本來看是非常好的方法,我完全同意。但是這不是我的方法,而且我是買器材的人不是賣器材的人。

我的方法是去音響展聽音色,選大品牌的器材,大品牌在二手市場有較強的承接力,如果我買的器材不夠好那我不怕二手商不收。

如果我用了老闆的方法,買了品牌力弱的產品最後我覺得不夠好,那怎麼處理那些不夠好的東西?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以前我買了一對被嫌棄數據很爛的wilson聽了一段時間,覺得不夠好,打個電話請店家來載回去,聽了大半年成本就幾萬塊,我覺得相當划算。

說實話,那些數據圖表我都看不懂也不會想看懂,我就為自己建立一個標準,就是我可以連續聽多久。也許真測量起來我的音響系統數據很差,但是我不在乎數據好壞,我在乎的是我可以很享受的聽。

沒有否定John老闆的陳述與觀點,而且我的看法也不一定對。
139140F wrote:
我感覺你不是賣音響器...(恕刪)


我想...
大部分人買音響設備確實是不看數據
但是,數據量測是音響業內的基準
沒有數據怎訂標準與等級?怎品管?

回到發燒網路線議題
網路串流仍舊是資料傳輸,非類比即時
封包有檢查、除錯、重傳機制
無論cat幾,都遠超過「頻寬」需求,頻寬根本不是重點

好,那麼~~
換了網路線讓音質變好
那表示透過這條網路線傳輸後音檔資料變了,是吧!
或者資料還原度更好(也可以這麼說)
那麼請問,哪條發燒網路線敢提供以上數據與說明?
或者證明平價認證的網路線有資料傳輸的缺失
若敢寫,我一定買,買來檢驗是否如賣家說明...

若都沒有......
那得好好思考這無中生有是心裡還是生理的問題了...
李明益
李明益 樓主

我因為是從事音響銷售..有此帖後,幾乎有人來選購音響,我就請她麻煩他來試試,網路線是否會造成聽感上的不同...要能檢測網路線數據差異的機器,那我還真沒有.

2024-02-16 12:33
很多年前, 網球拍品牌的巨頭之一, Head推出了一支Titanium網球拍。  這支球拍造成了風潮, 賣得非常好, 挽救了Head的財務危機。 很多消費者認為它是革命性的產品, 體育用品店的銷售員也很認真的跟顧客強調這是高科技鈦球拍。 當時市場出現各種鈦球拍,都是仿照Head那支,看得到鈦網。

實際上這支球拍上的鈦只是一點點外觀裝飾,除了視覺效果,對於性能反而是扣分,它其實還是碳纖維球拍。 這支球拍確實很好打, 但它的好打是來自於超輕重量及超大拍面積,對於年紀漸大,體力走下坡的網球愛好者來說,相當的友善。 它真正的性能是來自於外型設計及使用的高比例的高模數碳纖維,而不是2公分長,裝飾性的鈦網。

很多產品的行銷手法都差不多, 東西是很好, 但它的好不一定是來自於它所宣傳的科技重點。 我們稱這種科技叫做偽科技,掛羊頭賣狗肉。 

網路線能不能帶來聲音的不同,這點只要有實際測試體驗,甚至youtube上相關的測驗錄音,都可以輕鬆的聽出來差別。

不要拿盲測當籍口, 說別人都是心理作用, 這樣是不尊重別人也欺騙自己。  這就好像別人喝咖啡說有茶香,柑橘味,榛果甜,不懂咖啡的拼命強調咖啡一定是苦的。

網路線也好,網路交換器也好,從網路傳輸理論來看似乎不應該有影響, 但它確實帶來聲音改變了。 要說是雜訊篡入改善或接地處理都沒關係,不要那麼天真,就只從網路原理來解釋這個現象。
JohnTitor wrote:
實際上喇叭和空間的影響最大,其他的部分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

FR, SPEC 可以造假, 廠商自己量的 FR 有無公證力 ? 豐田的子公司大發引擎數據造假, 日本公司造假的一大堆. 喇叭要出好聲, 是要依靠夠好的前後級擴大機!
本人經驗: 803D2 前後用 Marantz SR7011, McIntosh MC302, AQ E470, AQ C2820+A80 來推, 聲音差異非常大.投資擴大機金額 = 喇叭金額x2, 才能榨出喇叭應有的表現. 有購買 Hi-Fi 音響的人才會領悟到擴大機的重要性.
sifon

連一條電源線用錯,不管的是放錯地方,或不適合這套系統,都能毀了一整個系統的聲音

2024-02-17 8:54
大維0840

JohnTitor 你們老實教是在跟人家怕什麼?老實教只買的起淘寶套件擴大機跟人家在那邊怕,笑死

2024-02-17 14:10
  •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