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萬元DAC開箱

宅男工程師 wrote:
有兩種 Delta-Sigma...(恕刪)


TEAC有夠狠的,之前把Esoteric這套離散元件組合的DAC系統下放到UD701n就已經很慷慨了,剛看到消息現在連新的UD507都用上同一套,接連下放二級確實有誇張。這樣看來,今年新的UD507應該會很超值。
JW75 wrote:
剛看到消息現在連新的UD507都用上同一套

GIGA 賣 UD507 NT$65800, 依定價來看, NT-505X < UD-507 < UD-701N, UD507 是用來取代 NT-505X. TEAC 以後不會用 AKM/ESS 晶片, 而是把 FPGA 一路走到底, 向 dCS, MSB 看齊.

另外看了 UD-701N 主板照片, 應該還沒用上 R2R 類比電壓輸出線路.

JW75

這張照片應該來自代理商網站,但跟普洛實際拆機的照片不同,參https://www.audionet.com.tw/thread-15974-1-1.html。

2024-07-21 19:20
宅男工程師

今天下載 NT-505X 韌體做更新, 發現 UD-505 也用同一套韌體. 這落實了 TEAC 全系列數位串流機要用 FPGA 取代 AKM/ESS.

2024-07-28 16:08
感覺對岸的 9038PRO 都是幾個板子 換ㄧ些零組件這樣子而已
我問了他們店家 都說 直接買9038Q2M即可 連他們子幾聽都說 聽感差異不大
9038PRO VS 9038Q2M 一樣都是重解析 解析就是 差不多是冷調 乾 中高音比較好 或者銳利
目前我用雙1794 聲音暖 厚 大編制 古典都OK
11moon wrote:
感覺對岸的 9038PRO...(恕刪)


大陸的Chifi除了少數有自行研發能力外,絕大部份都是組裝廠,拿公板堆料來出貨。這樣機器好處就是便宜又物超所值,基本上就賣料錢+組裝費;缺點就是大家聲音都差不多,別出錯把聲音搞砸就已經阿彌陀佛了,不會有什麼廠商的風格。

決定DAC好壞和聲音走向的關鍵並不在解碼晶片,而在數位及類比的線路設計及架構安排,ESS晶片可以做成暖聲,1794也能做成冷調銳利,端看廠商怎麼做出他要的聲音,這跟用什麼解碼晶片其實沒太大關係。只是因為Chifi都用公板,才導致公板特性ESS偏解析冷調、1794偏暖聲的錯覺,但這是公板設計的問題,不是解碼晶片的問題。

最後9038 pro跟Q2M就解碼技術其實沒太大差別,主要差別在於一個是8聲道一個是2聲道。放在公板上他們的解碼特性一致,聽起來很像是正常,但二者性能跟電氣特性差別就大了,畢竟多聲道併聯起來他的動態、訊噪比等性能指標都會有長足進步,2顆Q2M都比不上一顆pro,不然誰還要花大錢買9038pro。
vicence

非常同意

2024-09-10 11:32
JW75

vicence 小弟淺見,感謝肯定,也謝謝您一直持續在站上分享經驗,受益頗多。

2024-09-11 13:46
JW75 wrote:
大陸的Chifi除了...(恕刪)


但是人耳不是110以上就很難分辨了,再怎麼高也沒什麼用。

很多人都說線路問題,但公版就是9038他們提供的正常線路
線路改好的不多....壞的更多 倒不如直接用公版.

而且很多人一直強調線路,沒有芯片哪裡來線路 聲音...但有芯片公版就有線路
11moon wrote:
但是人耳不是110以上就很難分辨了,再怎麼高也沒什麼用。

很多人都說線路問題,但公版就是9038他們提供的正常線路
線路改好的不多....壞的更多 倒不如直接用公版.

而且很多人一直強調線路,沒有芯片哪裡來線路 聲音...但有芯片公版就有線路


人的感受其實比你想像中精細,很多細微頻率即使耳朵無法完全聽出來,但身體還是會有感受。如果一定數值以上性能再高也沒什麼用的話,那你用雙1794併聯幹嘛,單1794就超過啦。市面上比較高檔的DAC大多會用多聲道併聯的方式輸出,就代表多聲道併聯確實能有效提升DAC的數值性能跟電氣特性,展現出更厚實、更有質感、包覆性更全面的聲音。

至於你說「沒有芯片哪裡來線路 聲音」,這句話是錯的。我的Sony ZX507沒有任何解碼晶片,但他一樣用線路搭出解碼器跟聲音,而且這不是單一的特例,市面上沒有解碼晶片的解碼器所在多有,並不是有了解碼晶片才有線路跟聲音。

實際上,早在解碼晶片出現前,大家早就都在做解碼器了。早期的解碼器全部都是沒有解碼晶片,全靠線路搭出來的。只是隨著IC製程的進步,類比晶片廠發現可以把解碼線路微縮到晶片裡大量生產降低成本,之後解碼晶片出現,才被消費電子廠及音響廠大量採用。因此你說的那句話把前後因果搞反了,並不是要有芯片才會有線路聲音,而是先有線路跟聲音,後來才出現芯片降低成本。

最後,關於公板,你的認知也有點問題。所謂的公板,其實是晶片廠在發表晶片時的參考板。參考板的作用只是在演示我要賣的晶片功能一切正常,數值都符合規格表,畢竟新出一顆晶片,誰知道能不能用,只有放上參考板演示出來,才能向潛在買家證明這顆晶片功能確實像我的規格跟廣告說的那樣。至於放出來的聲音好不好聽、夠不夠水準,根本不是公板在乎的事,我是類比晶片廠,又不是音響廠,我做出來的公板只要證明晶片功能規格一切正常就好,至於好不好聽是你客戶買回家以後自己設計的事情。舉例來說,賣晶片就像賣食材,我可以拿公板向你展示食材確實新鮮蒸煮炒炸都沒問題,但不能保證你拿回家後一定能做得出一桌滿漢大餐,菜做得好不好是你自己廚藝的問題,而不是食材的問題。因此,你如果自己設計的線路聲音比公板還差,那是你自己廚藝差技不如人,根本就不應該出來混音響浪費食材(晶片)。只是大陸Chifi廠良莠不齊,絕大多數都技不如人,才會拿公板出來組裝解碼器,不然你去看看Marantz、Denon、TEAC,那家叫得出名字的音響廠,解碼器用的是晶片廠的公板線路,大家都嘛是解碼晶片買回來從頭到尾自己設計架構規畫線路,這樣做出來的解碼器才有可能是自己要的聲音。
JW75 wrote:
人的感受其實比你想像...(恕刪)


有道理
但是在進步 現在用晶片 總不會再回去用線路吧(當然有例外 堅持者)
另外我是指解碼器,有線路可以解dsd這一些?

另外 廠商是跟我說雙併的1794 或者9038 都有公版的線路 有原廠數據認證效果的
不是用人體感覺出來的
vicence

目前都是晶片解碼,但調音重點在濾波及放大類比輸出部分,如marantz的HDAM

2024-09-11 16:39
11moon wrote:
但是在進步 現在用晶片 總不會再回去用線路吧(當然有例外 堅持者)
另外我是指解碼器,有線路可以解dsd這一些?


用解碼晶片跟線路解碼各有利弊,很難說誰好誰壞。Sony的一票播放器會放著便宜的解碼晶片不用,選擇自己用線路架構解碼器,不是沒道理的。

首先,晶片能夠快速占領解碼器市場,成為目前的主流,最重要的原因是便宜。摩耳定律下IC的性能每18個月增加一倍,成本每18個月降低一半,這個威力是非常恐怖的。相較於傳統用線路堆疊的解碼器設計,DAC晶片能夠用微不足道的成本,跑出傳統線路堆疊難以想像的超高性能指標,而且還超級省電,也難怪現在市面上的解碼器絕大多數都選擇用DAC晶片。

但DAC晶片也有他難以跨越的侷限,最重要的是IC的電氣特性不如傳統線路優越。道理很簡單,IC的內部是肉眼難辨的微小電晶體,能夠承受的電流量遠不如銅線跟被動元件。因此只要用了DAC晶片能夠承受的電流量就極為有限,即使廠商併聯了再多DAC晶片、再多聲道,也遠比不上傳統線路能夠承受的電流。導致的結果就是使用DAC晶片設計的解碼器聲音重量、質感比不上傳統不用晶片的解碼線路。因此,對於講究聲音質感而且最重要成本完全不是問題的音響廠,像是Sony,反正我東西賣得貴,他就寧可自己設計線路來堆解碼,捨棄使用便宜又性能好的解碼晶片。

另外就是你提到解碼器有沒有線路解DSD的問題,其實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解碼器都不能直接解DSD,一大堆所謂支援DSD解碼的解碼晶片跟解碼器,大多都是內部先重新取樣成PCM再丟進去給解碼器解碼。

DSD是最接近類比波型的數位檔案,背後原理是把類比波型直接用PWM的方式紀錄下來,因此理論上DSD檔案根本不用解碼,只要把PWM資料直接轉回去類比波型濾波就行了。但問題是多數DAC晶片都是解碼線路,沒法處理PWM轉回類比波型的濾波動作,所以都是在內部重新取樣成PCM再解碼,實際上也不是真的DSD直解。因為這個重新取樣成PCM是破壞性無法還原的,因此重新取樣的演算法好壞,很大程度決定了該解碼器播放DSD檔案是否好聽。市面上比較有名的除了Playback Designs是真的DSD直解,把PWM資料直接轉回類比波型濾波外,其他的幾乎都是重新取樣成PCM再解碼。
JW75

宅男工程師 我的認知是DSD是PWM訊號數位直通,真正直解DSD時根本不用數位類比轉換(DAC),而是像D類放大的原理,過個濾波器就直出類比電壓,所以跟解碼器無關。

2024-09-12 17:17
JW75

只是市面上絕大多數的DAC,遇到DSD都是內部先重新取樣成PCM再丟到解碼線路內,照一般的PCM檔案該怎麼解就怎麼解,很少人是真的在直解DSD的。

2024-09-12 17:21
JW75 wrote:
用解碼晶片跟線路解碼...(恕刪)


讚專業👍

不過還真想買台陸版9038 試試看 因為真的是不貴。
11moon wrote:
不過還真想買台陸版9038 試試看 因為真的是不貴。

DAC 機價格等級, 可以從 1 萬元到 300 萬元. 其播放音質差異很大,
不要隨便到處試聽, 試聽完往往會, 想換掉家裡的那一台 DAC.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