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我的新音響系統之漫漫長路(AE1 + XP-200 mono mono / Maranz HD-DAC1入手)

HDP跟uc192都是比較解析,細節多,且比較冷的機子,如果能的話會建議

HDP跟HIFACE搭配可能會更適合,uc192也很優,只是可能HIFACE搭HDP比較改掉線條硬的問題
akito.luo wrote:
ricky_lin兄...(恕刪)

我沒有聽過Radiance 1,所以也不知差別如何...

不過AE1基本上沒什麼音染,前端什麼風格它大概就展現什麼風格,因為我喜歡解析高一些的音色,所以目前這樣弄起來是比較偏冷靜與解析的,聽Vocal比較沒有濃烈的韻味,反而是偏向明亮乾淨透明的人聲感覺~

所以如果很偏愛甜美人聲,其他音樂風格不是很在意的話,或許直接找喇叭本身就帶有那種音染的會比較好搭配~

天鳥 wrote:
HDP跟uc192都...(恕刪)

當初也有想到這個問題,因為我還是比較喜歡冷靜解析的,只是想稍微修一下線條感,另外也是HIFACE用起來不是很方便... 看高度好像比我的Air厚,插上去得幫Air墊高... SO 還是找了比較沒什麼音染的UC192~

等以後換成理想中的DAC後,再看看是不是換搭配~

>

這幾天幫HTPC優化,拿掉機殻風扇,換了32G SSD只裝OS X系統與播放器(用網路存取Server端的音樂檔),改用12公分風扇的靜音CPU散熱器,換上閑置的網路卡,將內建網路與USB2.0關掉... 大概花了3000元,就有頗大的改善,越來越接近Air的聲音了!

目前雖然聲音的乾淨度改善許多,但聲音的厚度跟Air還有點差距... 過一陣子再來換上無風扇的大瓦數電源,與新的HTPC機殻吧!目前機殻的電源是特規而、Power太小且風扇太小聲音稍刺耳,無法換成標準ATX電源

音響弄到最後,還是得回到電源處理

看上聯力PC-C37頗合適目前的需求 - 矮機殻加上能上標準的ATX電源~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想請問一下ricky_lin大,老田扁平同軸線這條數位線的聲音走向是怎樣的呢?

同軸線有在考慮這條,不過應該是新產品的關係網路上的分享並不多,所以想請開版大分享一下感恩
dsc127 wrote:
想請問一下ricky...(恕刪)

大概測了二個系統... 因為我沒有其他的同軸線,所以大概就說說自己系統上的差別,也跟之前買錯而退貨的一條老田舊款的基本的同軸線(新品約六七百元價位)比較一下。


A> DIY MAC(內建USB與同軸) -> USB / 同軸 -> DA&T U1 -> mogami no.3103 -> chario STAR SAT

*USB線是買U1送的DIVIN USB線
*老田舊款的基本同軸線 -
聽起來幾乎跟DIVIN USB線一樣,大概是稍微軟調的差別...
*老田扁平同軸線 -
聽起來稍微細緻、軟調,毛邊稍少,聽Vocal有變得稍暖一點,但鼓聲與吉他力道變柔沒USB那麼好聽,其他地方聽起來都感覺差不多...

跟我之前測試U1同軸的想法差不多,USB與同軸各有優點,如果二種線材價位差距不大的話,聽起來大概是走向不同,不同音樂表現各有其擅長的地方~


B> Macbook Air -> USB / UC192接同軸 -> NuForce HDP -> DA&T XP-200 -> 老田C++ -> AE1 Classic

*USB線是音樂黏土純銀USB訊號線
*老田扁平同軸線-
這個差距就比較明顯些,先是空間感變更清晰透明,然後原本偏硬的線條變稍軟,聲音的尾音泛音變得更好聽,音色基本上變化不大,大概是稍暖一點點而已,其他的則是整體的提升感覺~

我覺得會差別比較明顯,應該是HDP的USB與同軸的表現差別比U1的來得大,UC192也比原本主機板內建同軸好,加上AE1 Classic比較敏感。

---

SO 聽起來不太會改變原本系統聲音走向,但整體的提升感有展現出來(空間、線條、韻味都有所提升),但這應該是在比較敏感的系統才聽得出這些差距,癖性較強的喇叭或擴大機系統可能就沒改變那麼多~

---

以自己的經驗,"改變"聲音走向最大的是喇叭線,"提升"聲音整體質感的是電源,USB/同軸線個人覺得是屬於"調音"部分...

不過最近整個微調,我覺得提升最明顯的是換播放軟體,我從iTunes換成Amarra之後,幾乎是驚嚇的狀態... 感覺像是換了一臺擴大機的感覺,從清晰度。空間感到音質的提升都很明顯!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 step.2_第一階段系統確定 ---



目前第一階段系統大致確定,大約用掉十萬出頭左右,預算果然有點吃緊,所以幾件東西選擇了二手品,列出來大家可以當作採買的預算參考~

預算大概是 喇叭 : 擴大機 : 訊源 : 電源線材 - 4 : 2 : 1 : 1 的比例

>

*基本電源處理
Early Bird 超值2孔壁插 x2
Early Bird 超值4孔排插
Early Bird Promise MK3+ 電源線 / 2.5M -> 壁插2

*播放電腦
Macbook Air 11" (舊有的)-> 壁插2

*USB轉同軸
音樂粘土純銀USB線 / 30cm
Kingrex UC192 (二手)-> 4孔排插
Early Bird 扁平同軸線

*DAC
Early Bird Power 3.5 電源線 -> 壁插1
NuForce HDP(二手)
Acapella Audio RCA 訊號線(舊有的)

*後級擴大機
品嘉紫水管 -> 壁插1
DA&T XP-200

*喇叭
Early Bird C++ 喇叭線
AE1 Classic
RWS-729 喇叭腳架(二手)

>

聽個半年一年,希望第二階段升級成

*DA&T XP-200 / mono mono
也或許直接換其他後級搭配看看,多一台機器得多一條電源線,二台後級要直插壁插時,目前壁插數目也不太夠 :(

*Audiolab 8200CD
本來是想買一台純轉盤搭配DAC,但覺得未來應該是以電腦為主,CD為輔,這台正好是DAC強,偶而需要聽CD時也可派上用場。另外也是一樣的線材考慮,可以省一條電源線與一組RCA訊號線(也不少錢啊!)

*音響專用無風扇HTPC
目前接電視的HTPC機殻無法換成標準的ATX Power,原有的小顆Power聽得到風扇聲,而且播出的音樂低頻聲音稍瘦,沒有Macbook Air耐聽,電源還是音響的基本.... 要更換機殻與電源,然後針對音響播放做優化。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ricky_lin wrote:
$ 第一階段系統確定...(恕刪)


那個亞瑟的喇叭架看起來滿順眼的...
不知道他的質感如何?
質感應是不錯,參照Sonus faber的腳架所製造,
但似乎有個通病,就是架子不能升起,不是真的不能升,
而是聲音會變糟,我沒試過,也許樓主可以驗證看看。
VanishedMoon wrote:
那個亞瑟的喇叭架看起...(恕刪)
請問一下喇叭架大約多高~~價位在??
spring93936 wrote:
請問一下喇叭架大約多...(恕刪)

60cm左右,升高可升到75cm... 價位大概在8000左右,網拍有賣應該是同工廠做的約6500,但一直缺貨。

升高後聲音改變應該是可以想像的,因為升高後會有木頭中空的狀況出現... 不過是不是變差感覺要看整體搭配問題,之前我用板凳當喇叭架聽起來凝聚力比較差,但往好的方向說是比較鬆軟,對於線條太過剛硬的系統反而能中和一下。

現在使用都是不升的狀態下,會買這個主要是質感很好,重量還不錯,不像一般喇叭架還得去灌砂,二手看了很久才找到一對要賣的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A wrote:
請問大大書架喇叭接電腦推薦?預算10萬內~主要聽流行樂不聽古典樂

有網友私訊問我這問題,推薦別人音響組合實在是很難的一件事情,畢竟每個人喜愛的音色差距頗大,就貼在這裡也請其他網友一起討論推薦看看~

流行樂頗廣,就以自己認知來粗分為二類,一類是比較屬於搖滾樂團走向的流行樂,一類是比較屬於歌手或流行團體的流行樂,就二類大概自己會這樣搭配...


挑音響最先挑喇叭... 流行樂要求現代音色,速度不能慢,所以自己會挑AE1 Classic跟USHER BE-718,自己大多挑國產品,就看你在不在意了?

---

A> 以中低音為主要考慮,適合搖滾多一些的流行樂,我會挑AE1 Classic

AE1 Classic(送3-4千元左右的喇叭線) 約 $50,000
RWS-729 喇叭架 約 $8000

DA&T B-90(送2-3千元左右的電源線) 約 $25,000
HiFace or UC192 (USB轉同軸) 約 $4000
同軸線 約$1500-3000

基本壁差 約$1000

剩1萬改善HTPC與電源... AE1很敏感,一些基本的電源改善與減少風扇(無風扇或換低轉速)還是做一下。

這組合比較沒有調音的空間,但簡單明瞭,也省下不少線材的花費。

---

B> 以中高音為主要考量,適合歌手歌聲為主的流行樂,我會挑USHER BE-718

USHER BE-718 Diamond 約 $35900
RWS-708 喇叭架 約$7000
喇叭線 約$3000

CEC DA53-N DAC 約$23000(印象中的價格,要再詢價看看)
DAC的電源線+訊號線 約$5000
DA&T B-100 P(送2-3千元左右的電源線) 約 $23,000
USB線 約$1500

基本壁差 約$1000

線材大概是以老田的價位去挑選,可以等系統RUN得比較穩定後再依據想要的走向去選擇~

這組合可以以自己的喜好挑選差不多價位的DAC,以及線材來調音,但線材花費較多,且必須花時間調整系統音色。

---

PS.
以上搭配純屬想像,以自己聽過覺得不錯的東西來考慮搭配(DA&T B-100還沒聽過,以B-90為參考),不過畢竟音響要接上去,播自己常聽的音樂才準,所以僅供參考~也請其他網友提出建議或吐嘲囉 :p

另,因為自己不是很喜歡太暖太甜的聲音,所以走向會比較偏向屬於中性解析乾淨...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