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我的新音響系統之漫漫長路(AE1 + XP-200 mono mono / Maranz HD-DAC1入手)

spring93936 wrote:
小弟的AE1也要到了...(恕刪)

如果要改善S-520的高音的話,可以用訊號線去修正,或者用二條不同走向的喇叭線Bi-Wire去接,自己的系統比較沒有刮耳問題(但我本身就愛亮的高音)... 不過AE1要進來了,就不用費心S-520了覺得這二對喇叭要搭配的東西蠻多地方是相反走向的~




第一階段大部份的東西齊了,只剩下小微調... 雖然我的喇叭中間的LCD電視有讓它往後退,不要擋在二支喇叭的中間,但感覺似乎仍是有影響,所以蓋了條薄毛毯在電視上!果然有差... 聲音的毛邊減少了一些。

SO 想去永樂市場裁塊布請人訂做個LCD TV的灰色套子... 畢竟套條毛毯實在太醜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對這有經驗... 哪一種布料比較合適呢?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jonqlee wrote:
遇見小老弟...(恕刪)

Ae2的密度比1號好不少
整體均衡性與能量感也是特色之一
不過很可惜似乎二手市場能見度很低
您是休密老大嗎

ryanchen0518 wrote:
Ae2的密度比1號好...(恕刪)


小弟不是休密大,我的喇叭是AE2 signature版,非常讚!!
小弟我最近買了老田的高分子抑震墊,不管放擴大機或電腦或訊源或喇叭,一顆就產生出效果(墊上墊下都可試看看),整個共振的干擾少很多,高音延伸變佳,小弟喇叭是落地型的,之前感覺駐波有點多,在反射孔水平方向塞了一顆進去後,轟轟的共振消失了,變比較Q,不過如果大大的喇叭高音太刺低音不足的話,那可能就不宜~擴大機上方壓黑金石,感覺聲音更凝聚,大大可以試視看,這抑震墊不貴~,值得投資! 不過音響的坑好像黑洞,越變越大... 一直掉進去 我要努力要爬出來!!!
phil6110 wrote:
小弟我最近買了老田的...(恕刪)

高分子抑震墊評價好像不錯... 不過墊材可能得最後再搞了~
目前機器就很鳥的放在電視櫃裡,等以後有改變空間狀況的話,應該再弄音響架跟墊材吧 :)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趁著年後還有剩下一些小錢
我也去買了條POWER3.5&PROMISE MK3 RCA

線身很有份量&有點硬,接頭會小下垂。拿了塊雞翅木墊著
目前也是用在XP200上

暫時先掛著跑一陣子~過幾天再來驗收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squcookies wrote:
趁著年後還有剩下一些...(恕刪)

對你買的8200CD也很有興趣
應該是有前級功能能直入XP-200後級吧?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ricky_lin wrote:
對你買的8200CD...(恕刪)


其實我還不太會用
不過看起來似乎是沒有前級功能
USB輸出挺有趣的~~~USB模式下
CDP上的上一曲/下一曲,播放/暫停 鈕可以控制電腦的播放軟體
算是意料之外的功能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第一階段主要器材確認後,最近做了些微調

1. 先買了老田的 基本壁插 / 基本排差 / PROMISE MK3+,做一下基本的電源處理,與電源線的測試調整

原本是想只要用電視後方的壁插A的二個孔就好,一個孔用Power 3.5直接XP-200,一個孔用品嘉紫水管接排插,其他的東西(筆電/HDP等設備)再接到排插上... 但這樣搭起來實在很恐怖的大力與硬調~

之前原本覺得系統太鬆,將uDAC2換成HDP後,線條清晰與細節超多,整體感比較均衡了,但上了啦叭架後,線條更加清晰,反而覺得線條有點稍硬... Power 3.5接上XP-200也是線條變清晰,而品嘉紫水管又是屬於力量大的電源,供給筆電與HDP後,整個變得非常的銳利、動態過大與線條超硬。

所以就將書桌旁,裝潢木牆裡的壁插B(比壁插A稍軟調稍無力)也拿來音響用... 目前變成四個壁插孔

壁插A -> 品嘉紫水管 -> XP-200 / 讓擴大機變得中低頻稍厚稍鬆
壁插A -> Power 3.5 -> HDP使用原本的變壓器 / 讓訊源比較偏向加強細節、乾淨與透明感
壁插B -> Macbook Air 使用原本的變壓器



讓講求音質的三個主要設備都直接接壁插

而最後的壁插B -> MK3+接上排插 -> Server的HTPC與其他設備



這樣電源線調整起來,稍為減少一點細節與線條清晰度,但整體均衡許多...


2. 為了讓線條變得稍圓軟,增加些聲音的韻味,幫MBA購入同軸設備 - 老田扁平同軸線 與 二手的UC192



MBA -> 音樂黏土純銀USB線 -> UC192 -> 老田扁平同軸線 -> HDP,這樣的接法,確實達到我想要的效果了,線條變得稍微柔軟但不減細節,聲音的泛音變得稍微延長而增加了透明感和韻味,也或許是HDP的同軸明顯比USB來得優秀吧?

>

微調這二項反而花上許多時間與精神,所謂AE1 Classic難搞或許就在這?稍微改一點東西,反應就頗明顯而超過原本想象中想要修正的幅度,變得其他東西也得小調整一下...

目前對於AE1 Classic的感覺是真的沒什麼闢性,喇叭很敏感,最大的挑戰在于如何在現有的東西內,組合出一個均衡的聲音出來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ricky_lin兄的AE1 Classic真是迷人…

本人對AE的喇叭從EVO 1、NEO 1到Radiance 1,本來只預計買1萬元上下的EVO 1和NEO 1選一隻。
後來心血來潮想說試聽看看Radiance 1,結果明亮甜美的人聲深得我心(本人幾乎都聽人聲)。

不知道AE1 Classic的人聲樂曲方面有比Radiance 1差異到什麼地步,因為本人聽的CD不是什麼
發燒片啦,怕買太好也展現不出來…^^",亦或是說純聽人聲也不用買到這麼高級的…

麻煩有經驗的人給小弟一點建議…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