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ATC SCM19 + Hegel H190 升級建議?

PY8888 wrote:
羨慕有這麼多視聽空間(恕刪)

多謝。
是因為搬家後,原來住的房子沒賣,沒租,就裝潢後當另一個音響空間,
再加上見一個愛一個,忍不住就買,就弄到兩個房子每間房間都有音響。
假日常做的工作,就是兩間房子音響搬來搬去,常向管理員借推車搬音響。
說不定管理員以為我的副業是賣音響器材的。
不過除了主系統的喇叭比較貴,其它的都不算是高階產品就是了。

我也曾在一個房間內擺兩對喇叭,例如Totem Signature one 和ATC SCM11 V3。
但不是並列在前,因為體積差不多,共用一對60cm的腳架,所以沒在用那對,就放到後方地上的角落,
下面墊一本書,避免底部磨到。木質地板喇叭放地上,應該沒有受潮的問題。
這樣就不會感到前方的空間太擠,喇叭無法放到最佳位置了。
不過如果一對是書架,一對是落地,就沒辦喇這麼擺了。
ryang1212 wrote:
所以沒在用那對,就放到後方地上的角落,


個人經驗,一般“專屬聆聽空間(無限制因素)”放置兩對喇叭是OK的,只要牆面寬度足夠,聲音擴散沒有遮蔽即可,會先將兩對喇叭個別擺位,查看最佳位置有無重疊(或需施以小範圍調整),正常來說「不會有問題」,又如果是採「直接音」方式聆聽(「Totem Signature one 和ATC SCM11」蠻適合),更沒有問題;同時放置、使用兩對表現屬性不同的喇叭確實是有需要(應該無須說明原因吧!),只要瞭解其特性、規格(如容易共嗚共震不適合)…因素,做好擺位規劃即可。
實際應用上,如「錄音室」(真的錄音室)空間裡都不會只用一對喇叭,這和音響店的「喇叭牆」不同,一個是有規畫,另個只是堆疊好看,兩者是不能相提並論。
我音響店一個空間會放超過一對喇叭,
主要是2個因素
1.空間不夠,喇叭沒地方放
2.圖個方便...
這是ATC原廠參展相片,喇叭擺位應有 "用心妥協" 過? 看得到重點是:
1. 大喇叭在外側小喇叭在內側
2. 喇叭左右間隔約20公分
3. 外側喇叭略前移,與內側喇叭前後錯開約半個喇叭深度
4. 其他?

相信家裡同一空間同時固定擺2對喇叭輪流聽的用家不少,能否PO張相片分享? 或經驗上擺2對都只是暫時性的,最後為了避免嚴重犧牲音場只會擺一對喇叭?

lingo1388

既然有兩對喇叭為何不擺擺看,再將心得分享???

2022-06-04 16:19
PY8888
PY8888 樓主

你有中小房間擺兩對喇叭輪流聽的經驗可分享嗎? 或一直都只擺一對?

2022-06-04 22:07
分享最近試聽的2對喇叭:

1. Dynaudo Contour 30i前端T+A R 1000 E CDP綜擴
外觀質感很好,體積比想像龐大,聲音就正常沒有驚艷,應是擴大機不夠強,R 1000 E all in one綜擴價格比30i低很多,未能將30i推得通透鮮活


2. Dynaudio Heritage Special前端T+A MP 2500R+PA 2500R
此特別限量版小書架喇叭採Dy等級最高的單體,實售價近30萬,前端設備加總定價近百萬,前端比喇叭貴很多,這對小喇叭被推得通透鮮活,音場規模和穿透力超乎對小書架喇叭想像,但畢竟是小書架喇叭,在約8坪的試聽空間低音顯然不足,如果在中小空間表現應更全面。


回家趕快打開自己的H190+SCM19陽春系統比較:
. 人聲: 19的密度、清晰度、穿透力、脫箱感和臨場真實度明顯勝出,Heritage其次,30i普普
. 高音細膩度和質感: Heritage > 30i > 19,其實H190+SCM19高音一點都不弱也不暗,但Dy的高音更細膩飄逸質感好
. 低音: 30i > 19 > Heritage,這無意外,但注意Heritage在大展示間比較吃虧

心得是ATC的聲音易上癮難戒掉,Hegel推ATC很適合,H190+SCM19整套僅約20萬CP值很高,升級要很費心,後續會去聽ATC 40 PK 50A

Dy在國外已發表新版Focus主動喇叭 10、30、50,新版增加內建DSP數位EQ、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網路/WiFi、Spotify Connect, TIDAL Connect, Apple AirPlay 2, Google Chromecast, Qplay, UPnP, Netradio, and Bluetooth。也就是只需將喇叭插電即可透過手機無線選歌和操作大部分功能,無需外接任何東西,到貨後會去聽聽看 ....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