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兒不吃草要會跑 wrote:這都沒有對錯,挑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沒錯 要買哪一種都是個人的自由但是明明就仿冒硬說是"復刻"然後又說聲音多好多好別人有意見就說對方是囤原廠貨在炒作的人仿冒品還搞到有台灣代理 還團購這真的只有台灣才看的到的奇特景象
sam_san wrote:難怪那麼多業配出現,(恕刪) 突然想到從以前就想買的杯子,突然昨天手機跳出江戶硝子 富士山杯廣告,便宜到不行,還有日本網購價格日幣5000,扯一堆疫情關係.....現在只要3百多台幣,仔細看了圖示半天,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搜尋一下查了查,乖乖不得了,還有不到2百的,連新版刻花都有,看了一下都是要從香港來,想說太怪了,明明是日本製..... 果不其然,雖然相似好像到快百分百,還是被人以精挑細致的圖片比較出不同處....唉,還好沒衝動下單.
音響生意難做,所以搞半天沒有愛好者,心得也只是叫你去買中國LS3/5C,也許改天又一團要分享FM acoustic或Accuphase心得的......最近有位Youtuber也在賣音響,我認為他言之有物,所選也是名門正廠好貨,老實做生意也是有。Rogers已然凋零,不過品牌價值還在,正統復刻版要業配請出來的正妹賞心悅目,身價自然不凡。
約四年前很頻繁的聽古典音樂,就在音響店買了一組YPL MP5 MK2 搭 LS3/5A,雖然不是什麼高級音響,總比以前用電腦喇叭聽好的多,但聽起來真的沒什麼特別喜愛,一般還是用1000元的2.1喇叭聽音樂,放著放著音量旋鈕壞了,過陣子遙控也壞了。看它放在那裡也不知該怎麼辦,昨天把它從客廳拆下搬到房間,隨便接了兩顆小喇叭,用筆電外接音效卡輸出當訊源,聽了Brahms的piano concerto,唉啊!鋼琴的聲音真是粒粒分明。
復刻版的LS 3/5A沒有機會聽過, 我的習慣是新歡請進門後會將換下的舊愛轉入次系統中繼續發光發熱, 就像股票持有一樣, 不論價格如何起伏, 沒有處分就沒有賺賠, 當然是因為大都下跌做收之故, 不過我手上是有對漲幅不錯的器材卻不太想獲利了結, 就是當年以15,000元入手的Spendor LS 3/5A, 即便歷經20餘年的風霜, 在眾多樂友口碑肯定下市場上還有一定水準身價, 我算不上BBC近場聆聽的基本教義派, 也不全盤認同英式的音樂美學, 現在也許已經沒有那種衝動去花個三, 四萬去買一對高頻偏暗, 下盤略瘦, 速度稍慢且算不上好對付的小傢伙, 但我也沒打算賣掉LS 3/5A, 因為我知道也許我能用相近的代價找來更全面更均衡的表現, 但只要一對合宜的腳架, 加上一台不需要多昂貴的優質大電流晶體機, Spendor在中頻人聲就能展現出難以取代的韻味, 我現在逐漸能理解Douglas MacArthur的心境:“用一百萬買我的入伍經驗, 免談, 但給一百萬叫我再入伍一次, 一樣不幹.”依此類推, 用三, 四萬元買我的Spendor LS 3/5A, 不太有機會談, 不過要我花三, 四萬元再買一對, 一樣不是特別想幹.這對LS 3/5A目前是在我朋友的手上, 他多次跟我提要納為己有總被我嚴詞而拒, 是說也沒真的到需要登門催討的程度, 而且這對Spendor現在拿回來我還更難向家人交代勒, 現階段聽音樂不再獨沽一味, 即便是我經過取捨及琢磨才定調下來的最大公約數, 而這樣的喜好無疑地還會在潛意識中影響我的器材選擇與擺設, 然而現在的我的確不再強求把所有系統都弄成一言堂, 而能接受並欣賞更多元化的選擇, 不同設計各有長處及侷限, 既然聆聽環境不盡相同, 各式組合可以讓多種音樂更有發揮就是.要試試看這對喇叭的魅力當然可以, 只是我印象中看過音響論壇有提過, 當年提供單體的KEF公司似乎對耐用度有些疑慮, 用這麼久了, 未必大家聽到的是那個年代的原汁原味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