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建構第二套聆聽系統--Smart2 PK JB3(6/24更新)

您只要照斜座那個方向放置微微向上即可,這是有特殊設計過的離軸角,請安心使用~!
請問RUN喇叭是要一連50小時,或3天3夜這樣下去RUN
還是一天聽5小時,聽10天,這樣效果一樣嘛
前幾天入手Smart2+SmartC
幾天聽下來覺得有漸入佳境的感覺
連我跟內人的木耳都能明顯感覺
想知道如何RUN才能發揮喇叭的最佳效果
如何Run機、Run喇叭?

我們經常會聽說新機器喇叭要先Run一下才會好聽,比較順,甚至還會有些人故意要買展示品或二手機,我想是要省下Run機的時間和功夫,立即享受這個器材應有的音色水準。但是隨器材的結構、線路、零件等特性不同之故,使得Run機所花費的時間不相同,更可能因為Run機的方法不同,時間也不相同。

究竟Run機是Run那些東西呢?我們分下列三部份解說:

喇叭主要是Run紙盆和盆邊的膠邊、分音器零件,和線圈的銅線部份。通常新的喇叭紙盆和膠邊會比較緊,使得發聲時比較緊張,所以聽起來音場不夠開闊,低音不夠沈不自然,暫態響應也較差,分音器中的電容器也會因為久未充電而效果較差,不說什麼,連銅線通電一陣子會比較順是因為銅中的自由電子活動比較快了。


CD、卡座、唱盤等是把機械部位Run得比較靈活順暢。我想大家都知道這些機構都是一件件金屬零件結合的,和汽機車一樣,如果沒先Run一陣子就不會很順暢。


電子電路中,大多是半導體,電容、電阻,其中半導體和電阻,Run的時間比較短,電容器可能比較長,電容器就像蓄電池一般,極片如果極化時恢復時間要很長,又電解液要較久的時間才會恢復正常。


如何把音響器材Run好呢?


Run喇叭時,可以用吸音較強的如棉被之類的把它包起來,也可以把兩聲道的喇叭相對,把其中一聲道的喇叭線正負反接,會抵銷一部份的音量。同時要選用較大功率的擴大機,以免開大音量產生削峰而損壞喇叭,音量要開得夠大但使喇叭不致於快承受不住。如果您常年只是開小聲來聽,那就不太容易把喇叭Run得很好。

機械動作部份,反正就打開讓它一直轉就對了,CD比較容,易,按下Repeat鍵就好了,連續兩三天後大致就很順暢。電子線路的零件,可能就要靠長時間動作才行,後級擴大機更可以到舊料店買大功率鋁殼的電組接成4的阻抗負載接上,把電阻泡到水中散熱;但要小心,別開太大音量,或者造成短路,免得機器沒Run好,先把它「燒」壞了。

自從筆者在部落格發表RUN IN的文章之後 就收到許多網友詢問有關煲機的種種問題,例如器材是否都要煲?又如何煲才對?到底為什麼要煲機?不經過煲機程式的器材是否不能發揮齣十足水準?這些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的疑問原來令到新近加入發燒行列的朋友仍然頗感迷惑,希望可以獲得較為圓滿的答案,而我留意身邊為數不少具有獎歷的音響發燒友原來都不大重視煲機,他們重視的焦點放在其他方面,卻原來,煲機乃達至靚聲的根源之一,很多人都知道新器材需要經過Run-In,如果隻以政黨聆聽當然假以時日也能夠達到Run-In的效果,不過,有效率的煲機方法一方面可大大縮短Run-In時間令器材更快進入最佳狀態,另方面也可以更全面、平均地運動器材或喇叭的全頻,關於這點,可以解釋因何已經使用了一段頗長時間的器材明明應該已經煲夠了吧,但在經過煲機程式之後卻仍有明顯的改善,這便是因為最常聆聽的音樂其頻率大多未能涵蓋由超高至超低的每一段頻率,即使有,播放的次數及時間亦難平均,所以站在煲機的角度而言是未竟全功,另外還有一個情況是久未使用或最近甚少使用的器材均可以透過煲機令其儘快回復狀態,以人為比喻,經過一定的身體鍛鍊以後,再經常運動保持身體在最佳狀態,自然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吧,因此,掌握正確的煲機方法實際上對玩HIFI的得益相當大。



煲機三部曲



要進行煲機首要者是選擇合適的軟體,這主要可分成兩類,首階段煲機應用第一類訊號碟進行,訊號碟記錄的Pink Noise最重要是頻率夠齊全,由20HZ至到20KHZ具備,連續地由最高而至最低不斷播放,這類訊號碟並不難找到,雨果金碟1、Stereophile Test CD 及部份測試碟都具備,而Sheffield Lab所齣的舊版XLO測試碟其中第8段更為煲機訊號中的經典作,其一段訊號中交錯包含了各段頻率,雖然開大聲時相當吵耳難聽,但煲機的效果卻相當理想,隻可惜此碟經已停版,讀者唯有向身邊的朋友打聽相借回來使用吧。踏入第二階段的第二類碟乃用頻寬兼顧較全面的音樂碟進行煲機,首階段是開通全頻,次階段著重的是煲音樂感。選擇的CD碟可以考慮Unplug2或3,Unplug2中兩段寶森多夫演奏用鋼琴錄音及三段古典名琴片段便十分''正斗'',用以煲機的確一流,而碟中還有教導不同樂迷著重古典或爵士樂等的不同煲法;Unplug3的煲機片段亦屬上選,而且既是測試片段也可作為煲機(Track 11-20)的音樂,不會令人煩厭。接著讀者也可自行進入第三階段的煲機,乃以自己最喜愛的音樂軟體類型進行,使器材在播放此類型的音樂時更能發揮盡致。



當預備好合適的CD後,煲機程式便可以展開,先以煲齊系統的所有器材計算,在放入CD碟後 program 所要重覆播放的片段,然後按Repeat不斷重播,前級音量掣調節到平常的聆聽位置,不過大亦不宜過小,過小便煲不到喇叭的低音單元,而為安全計,可先行聽聽最高及最低頻段時喇叭有否不勝負荷的情況,播放用的訊號碟聲音基本上不作欣賞用途,多聽會令人感到心煩甚至頭痛,因此用其煲機的初階隻適宜在離家外齣、家中沒有人時進行,一般而言便會是你的上班時間,這樣每天大約可進行十小時的煲機,要進行時有些要點是要留意的,一是使用膽後級的話便不宜離家外齣進行煲機,瞻開著了在安全性、穩定性始終不如原子粒,安全第一,還是不要冒險,要煲的話,用其他原子粒後級好了,又或者隻用不會令人煩厭的音樂碟待有人在家中的時候才煲;其次是噪音問題,可能會引起鄰居的不滿或投訴,解決的方法是將左、右兩隻喇叭以面貼面方式的相位相反,活動動作變成一隻向齣時另一隻卻向入,面對面便會抵消了大部分的聲音,換句話說噪音會大大降低而單元活動幅度卻仍然有同接正相時一般大。不過,假如在將喇叭面對面時噪間仍覺得擾人又如何解決呢?特別是大喇叭高音特別響亮,解決的方法有二,十分簡單,可用咭紙卷成圓筒狀(或索性用衛生紙筒裁短),放在兩隻喇叭的高音單元之間,再將喇叭推貼令紙筒位置固定,吵耳的高音便會減少了,至於兩隻喇叭面貼面的距離可移近至兩、三寸,越近越能夠抵消聲音。另一個方法是用棉被之類覆蓋在喇叭之上便可以蓋掩噪音了,但要視乎情況留下疏氣空間,以防萬一音量調得太大時長時間下來單元溫度會上升,預留空隙可讓其有需要時疏氣散熱也。



功夫、耐性換靚聲



那使用訊號碟煲機一般需時多久呢?其實可以自行每隔兩、三天便比較一次以 解進度,通常在進行了最初的一、二十小時之後已經可以聽到分別,至於要多久才足夠可以視乎自己的條件及耐性,一般初階以訊號碟三百小時已經十分理想,然後再以音樂碟煲一百小時左右,這數百小時的時間一般乃指需時較久的全新開箱喇叭而言,其他CD機、前、後級需時較短,線材也不用太花時間,總言之是視乎耐性吧,硬要規定多久容易令人心灰,難以堅持,反正短短數天的煲煉也可以見功,多煲一點得益便會越大,對於久未使用或少用的器材也可相應以短時間的煲煉使回復狀態。






那麼在煲機以後的分別會在那方面呢?我想讀者們也必心里有數,可以預計得到吧!不錯,便是高、低頻去得更盡,聲音更從容暢順,弱音部分分外清晰、精細,而低頻輕易下潛得得更低、量感也更為豐滿等。煲前與煲熟後的分別一句形容便是''開了聲''進入了狀態,對從未進行煲機程式的朋友的確值得留意如何正確地選擇軟體去嘗試及體會一下煲機所帶來的音效改善,不過受到家人或其他條件所限制的人士隻好另想辦法,或許可將音量妥協地調低一點或造好隔噪音的功夫才煲機吧!



還想補充一點有關煲機的問題,隻單一件器材煲煉會比較容易,如果隻煲CD機最方便不過,隻要按Repeat由它唱個七日七夜不關機也沒有問題;而CD機至前級的訊號線也會一同煲,前級扭開正常音量則前級也可煲煉,而前去後級訊號線、後級、喇叭線在不接喇叭的情況下仍可以連接燈瞻或自砌電阻來煲,最重要是有Loading便成,喇叭要煲便無可避免要開聲了,其造成的噪音問題會是煲機過程中最令人困擾的事情,宜小心處理,勿因此機時惹起與家人或鄰居因此而爭執,而熱量高的後級也要留意散熱是否足夠,否則長時間工作令溫度上升會有引致危險的可能性,讀者若在進行煲機期間務須注意安全問題,特別是在離家外齣的情況下去煲機,也再一次提醒各位瞻後級不宜在無人看管下長時間開機,因為萬一市電供應有突然意外的變化便有可能會令燈膽齣現不穩定的變化,後果難以估計,這情況就如同使用熱水爐或煲湯睇火般,不怕一萬,隻怕萬一。



較激烈的煲法



有一派資深的發燒友認為煲大喇叭時音量可以儘量調大,細喇叭則在最初的一百小時以正常音量,其後照樣加大音量,約比正常聆聽再加大一到兩格令訊號落至低頻時低音單元瀕臨拍邊邊沿而仍未拍邊為止。這樣煲喇叭在約十小時後單元旁邊及背後的接線柱位都會產生熱力,外部手感溫暖,內里則已發熱了。該派同道有感如此煲喇叭為最撤低、最有效及最快捷,正是各師各法,本人也嘗試過這種方法,喇叭在進行大音壓煲煉之後,起初聲音會很sharp,大概是高音放得很盡的緣故,在完全煲透以後便會一切政黨聲音肯定是去得最盡,但這種煲機法需要對HIFI具有較深入的認識,一不小心留神容易對單元、分音器做成傷害,要認真考慮是否要冒險去獲取最、最撤底的煲煉效果?條件上又是否容許呢?因為即使將喇叭面對面一隻接反相後噪音仍然會相當巨大及令人吵耳難耐,我隻想告之讀者有這麼一派一理論卻不建議各位奉行之,還是依照溫和的煲機程式去進行比較穩健,而成效上亦足夠令人滿意了。

更多問題可到www.sg-acoustic.com尋找答案
新基音學過年期間繼續營業,有需要的人可以電話連絡或是pm祝大家恭賀新喜,虎年行大運~!
中部有地方可以試聽嗎???
不聽看看不知道差別在哪
中部沒有喔.....有機會上來台北與新基音學連絡摟~~或是看看網路上用家的頻價~
01實在是敗家的好所在
趁著年初股票回漲
這兩天也跟訂了一組 新基因學Smart2+超高音
因為人在大陸
一直在考慮是不是要等三月休假回家再去拿
結果聯絡新基音學的謝大之後
聽說大陸也有很多買家
馬上決定讓他直接幫我寄到大陸天津
讓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享受到敗家的快感
目前正在享受拿到產品前的心情煎熬....
這種期待的感覺實在是很難形容阿!!
順便也敗了在大陸小有名氣的TP30
哎呀,廢話太多
收到貨再上來分享囉!!

3/1號早上來了來了(速度真快阿)...



拆了!拆了!


穿衣服拍一張...


還有兩位神祕嘉賓...(一點也不神祕)


狠狠的脫去上衣


脫完小的脫大的~


噹! 噹! Smart2 現身


再來一張!!


屁屁來一張!!


屁...不是,是接頭來一張


正面!!


擺上定位感受一下


再來一張!!


拆開面紗


特寫


組合後擺放的樣子


左邊來一張!


上面也來一張~


超高音就位,因為需要用雙面膠固定,所以在喇叭上可貼了一層低黏的保護膜,固定效果好,也不至於讓雙面膠傷到喇叭貼皮!!


超高音黏好了~


接下來要接線囉!! 自我感覺很用心的接好了


接頭特寫


全部搞定,閒暇時泡點茶再來點動人的音樂,實在是外地工作的一大享受阿!!


只可惜的擴大機、線材、和腳錐都沒到,殘念阿,現在只能看著不會出聲的喇叭自high,過兩天收到擴大機再上來分享聲音的心得囉!!

終於等到這一刻啦,我的腳錐和TP30在千呼喚下先後現身,已經迫不待了,看圖吧~

2010/03/02
今天又來一包啥麼東東?!


疑~ (去~光外包裝就要兩張圖..)


我拆~(XD,還不是包裝,快點啦~~)


看到了~ 看到了!!


包的真仔細阿!!


原來就是你!!


質感挺不錯的,就是有點大顆,無奈Smart 2太小...


分解~分解~


站起來啦!!


裝一下試試~


特寫一定要滴~


統統有~


再一張特寫!


這張夠威嗎?!


噹~ 噹~ 還是沒聲音!! 我的TP30阿..阿....阿.....


2010/03/04
最終回!! 唯一還沒出現的大魔王要現身!!


包裝到底要拍幾張!


開啦~開啦~


二米的無氧銅喇叭線和熱縮套是跟店家拗的,接頭一顆挺便宜~


終於~ 終於等到妳了 淚奔~


說真的,質感沒話說! 來張頭好壯壯!!


正面!! 手抖~


屁屁!


大方一點,別害羞!!


變壓器!! (這不是廢話~)


很常見的香蕉插頭,大陸隨便找找也是一堆!!


特寫一定要滴~


接下來要開始奮戰了,機斯準備就位~


搞不定啦,換一支~


忘情的給他鎖進去,結果整顆都進去了,一拉就掉,有必要這麼忘情嗎~


花了十分鐘,終於搞定兩個,這才完成1/4阿!


拿賴打烤一下~


完成一條線啦...


終於搞定!!


進入高潮啦....我插~ (阿就真的是插阿!!)


進去了~~ 真的是..想歪是自已的問題~


哦,哦! 終於完事!!


來電了,來電了!!


哇,這一圈藍藍的燈...有FU!!


終於終於完成我的兩聲道小系統!!


來一下APE格式的鬼束千尋 , <THE.ULTIMATE.COLLECTION>專輯,還是這張精選最動人....


這套系統從開始訂貨到齊用了兩個禮拜的時間,其實我訂的喇叭線和另一款香蕉插還沒送到,今天能完成
全靠跟TP30賣家拗線和接頭,不然真的再等我就要瘋了...


其實機器還是要經過一些時間RUN開,但是初聽到這套系統發出的聲音時,覺得層次感很不錯,想必是加了這兩個超高音有很大的幫助,我其實也沒有其它大大聽過那麼多好聲,可以把聲音描述的非常動人,但是我卻深深的贊同站上同好所言,"自已喜歡的聲音就是好聲",從開始採購到現在完成實在是一個很難忘的過程,我想,樂趣也在這裡吧... 跟大家分享囉~~
寄天津這們久阿,上海4天就到了說....運費也差不多3百
慶祝成立週年,與NUforce合作的套餐組合以上架,smart2+nuforce Icon只要一萬出頭,有興趣的人就來詢問巴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