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從低到高聽出音響喇叭的境界與價格,從1萬到2000萬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電流跟線徑的關係, google一下很容易找到, 耐電流量甚至跟絕緣層的耐溫能力也有關係.
但是, 這個規格只是安全標準, 不是好聲的標準. 同樣的線徑, 一個用7N銅, 一個用4N銅, 聲音的圓潤度絕對不會一樣.
燒友的耳朵是很敏感的, 三頻分佈, 音色稍有不同, 很容易就可以聽出來. 而這些差別, 不會出現在廠商公布的數據裡.

How well can you hear audio quality
中年大來玩玩看吧..
同一首歌三種解析度..無損wav..320k..128k..
總共六首歌..選無損wav才是正解喔..

瑞士刀達人虐的老莫嫑嫑der..
takeone4345 wrote:
How well can you hear audio quality
中年大來玩玩看吧..
同一首歌三種解析度..無損wav..320k..128k..
總共六首歌..選無損wav才是正解喔..

這東西以前玩過了, 門檻不高. 128K不用說, 320K跟無損只要DAC不要太爛就能解出差異.

不過takeone大大在這裡列出這個, 動機不大純良, 這樣到處挑釁, 很容易被圍剿喔!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這東西以前玩過了, 門檻不高. 128K不用說, 320K跟無損只要DAC不要太爛就能解出差異.
不過takeone大大在這裡列出這個, 動機不大純良, 這樣到處挑釁, 很容易被圍剿喔!

以前眾多板友的成績
中年大金耳朵喔..厲害厲害..
能清楚分別128k..320k..wav..老燒無誤..

我當初第一次玩自己有錯一題..
瑞士刀達人虐的老莫嫑嫑der..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不過takeone大大在這裡列出這個, 動機不大純良, 這樣到處挑釁(恕刪)


這是他的興趣,刷存在感. 先質疑,再嘲笑,然後拉網文,再揶揄. 不過有被刪文過用詞較輕度,在別處......
tt_koupe wrote:


這是他的興趣,刷...(恕刪)



形容實在太貼切了!

tt_koupe wrote:
這是他的興趣,刷存...(恕刪)


01的音響版經常有一些奇怪的論調,被打臉就顧左右而言他
小弟我玩音響超過20年,很傳統的產品被商人搞的好像多高深科技一樣.
一條成本幾十元的線材就因為某些聽感上的差異可以炒到幾千元甚至幾萬元.
還強調手工製作,太扯了.


北漂彰化人 wrote:
很傳統的產品被商人搞的好像多高深科技一樣(恕刪)


先聲明我不是反對樓上說法.

反正大家都知道是商業手法吧,但商業本是如此,自己要多多收取知識來判斷吧?

要買單的用家判斷依據不外乎品牌及品牌價值,價格,實質外觀內在及最終顯示的聲音,自行決定是否買單.

不針對誰,幾千塊可以炒到高價,那得看有沒有顯現該有的價值? 這個價值或許應包含和系統搭配的CP值.

很多國產正式上檯面賣的不貴,幾千元,但表現蠻好的,不是甚麼都好,但超值,最起碼表現出的聲音沒有和價格有甚麼大落差.

三皇冠剛進來就聽到了,真棒,沒話講從高到低都好,但價格能接受嗎? 搭上各式系統都能有該系統用家期待的效果嗎? 就是有人拔不下來,也是有人放棄,不是不想用而是捨不得花,也有人覺得不符期待沒用上. 這就是判斷的結果,很個人的.

有些人喜歡稱這些人盤子,凱子,或許只是顯現自己XX吧??

線材廠花大錢買相當昂貴的儀器,和特殊製造設備難道不是高科技下的產品?

至於手工就另一回事了,就當作廣告吧. 有可能是不須大產量或是沒製造設備,買整捆線來手工製作,印包裝盒慢慢賣吧.

手工的層面一定要有很好的平均水準,不然買兩對回家聽,還聽出不同就糗了.

夠資深的玩家應該都知道 阿寶 兄,當年SILTECH 都出自阿寶的手工焊線,焊點還真漂亮. 這是有功夫的,從恆溫烙鐵,焊點溫度控制,焊錫,甚至焊接時間,及熔錫上錫狀況,厚薄都是練家子功夫,穩定的很.這種手工就是一種功夫.



tt_koupe wrote:
線材廠花大錢買相當昂貴的儀器,和特殊製造設備難道不是高科技下的產品?...(恕刪)


我去看過電纜生產線,線材廠商不會只生產音響專用線材,線材生產設備不算什麼高科技.
一米100元的同軸電纜跟幾千元的信號線製程都一樣,金屬材料的成本不會差到幾千元.



tt_koupe wrote:
夠資深的玩家應該都知道 阿寶 兄,當年SILTECH 都出自阿寶的手工焊線,焊點還真漂亮. 這是有功夫的,從恆溫烙鐵,焊點溫度控制,焊錫,甚至焊接時間,及熔錫上錫狀況,厚薄都是練家子功夫,穩定的很.這種手工就是一種功夫.


焊接的功夫即使是一般作業員只要在電子工廠裡面待過一段時間都做得到你說的標準,我也做得到.
恆溫烙鐵一套不到一萬元,含3%銀一捲(1KG)大約2千多元,買回家自己多練習就行




BTW,我不會說買高價線材的人是盤子,產品的價值是由買方決定,音響,名牌包都一樣.
我的小小心得
喇叭如果可裝跳線,速度不夠快(低頻散成一片)就上鍍銀跳線這類
聲音不立體,不集中或想鬆散無壓力,可買角錐墊材音響架調整
這樣花費少,效果明顯


北漂彰化人 wrote:
我去看過電纜生產線...(恕刪)


這是一般產品,專為音響線材的就不一樣了,siltech 用了甚麼器材及製線設備可去查查.

國產恆溫烙鐵本來就不會太貴, 那時玩diy及diy玩線改機的都用weller .為何用weller ?用過方知,相信工具熟手用到好工具時的心情是可以體會的.

電子作業員可以練到這個程度,只是沒你想像那麼單一化,先熔助和劑成分錫還是先加溫被上錫物?溫度控制在多少?多少時間?上錫後是否立刻降溫或自然降溫?然後試聽, 多次多次的修正才定案,不是這樣才最好嗎? 錫含銀3% ,那算少的了,著名的音響用錫有很多含銀成分是蠻高的,錫是否有助焊劑成分?有焊沒有助焊劑在焊接時怎樣才是正確好用? 已經完成這樣的sop了,有knowhow 的.看過不代表會,親身做了就知道.

你這樣說好像有些人會說:零件算算又沒幾個錢,裝個漂亮外殼就可以賣個高價! 市場上不少人買單再加上好評就代表價值所在.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