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8888 wrote:
音響用switch品牌有好幾個,換音響switch改善音質(其實是回到相對正常音質)案例也很多,不是只對Auralic Aries或特定DAC有效果,所以你的體驗應非特例或個案
這不是數位01資料差異問題,也不是玄學,而是類比問題(雜訊、jitter)
重點是: 數位資料傳輸過程(switch>streamer>DAC)會攜帶(偷渡)switch的jitter(低頻抖動不是高頻)間接影響DAC的jitter....,雖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等你看完以下白皮書就會懂
"數位資料傳輸過程(switch>streamer>DAC)會攜帶(偷渡)switch的jitter"
這段話其實蠻有趣的
姑且不論數位資料是否真的會帶jitter
您都知道switch會帶jittter那幹嘛還花大筆錢去買貴貴的音響用switch?
"不要接switch不就好了?"
從來沒有任何人規定聽串流音樂需要接switch
我網路架構玩了幾十年也只有在大型機構有裝switch
switch這東西其實在現代的台灣小家庭根本不是需要的東西
lee_yu_ju wrote:
沒有錯,應該要買有處理隔離好的DAC,
但有做Regen Clock 加好的電噪隔離的產品都是很高貴的,
做的好就是要加台DDC 這種,或者有辦法做
一體機串流含Roon Core /Endpoint 這種把
PSU弄很好的⋯⋯
所以我買台交換器用SFP 光隔+ ifi zen stream (線電/電池)+DAC, 那者更便宜有效果呢?
聽音樂大家都想聽好聲,懂原理就可以找CP值高的來達成
對岸這個討論區的玩法,是給入戶光纖的光貓(路由器)換一個好一點的電源供應
然後一條優質高速網路線給"萬兆交換機",例如Tp-link的TL-ST1005
替代音響用Switch
也可以嘗試一下看看,花小錢也許也有大改善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753846-32-2.html
光隔離建議可考慮升級這個試一下香港者台,全世界評論都不錯
https://ediscreation.com/product/fiber-box/
FIBER BOX II
Fiberbox is an optical isolation tool designed to be used for any CAS playback systems for reduce network noise and reclock. In fact, computer music playback systems are very sensitive and noise. In general network systems, routers generate 2.4G and 5G signals, the LAN cable will be interfered by these high frequency noise, sound quality will deteriorate seriously!! So fiberbox, which uses electro-optical and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to isolate all unnecessary high-frequency interference one by one! Today, this indispensable CAS accessory has undergone many improvements. Easy to working with current connection of Tidal, MQA, DLNA, Roon bridge and any music format protocol. Also reduces the influence of jitter on signal transmission!
We invented the synchronous clock to optimize the 2 fiber modules to reduce jitter to the minimum! Because the two modules completely use synchronized clock signals, the optical fiber has exactly the same action requirements whe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reducing jitter. In addition, a high-quality signal transformer completely isolates the clock and fiber module, so it is absolutely very low phase noise.
In addition, LPS provides a high-quality power supply with noise less than 0.2mVrms, so the sound will be 100% pure, no matter the size, the result of the sound power is more punching, wide and deeper space, and vocal and detail very define.
OCXO system clock for extreme low jitter 0.25-0.35ps
Frequency Stability ±10 ppb Phase
1000M LAN Speed
2. 若該白皮書的說法是對的, 減少‘電竄’的另一方法是減少0/1轉態次數, 也就是'降速'. 100Mbps Ethernet 在串流應用上, 應該綽綽有餘. 但消費者卻一直往1Gpbs, 10Gpbs方向, 總覺得100Mpbs 是低端產品, 用100Mpbs 心理有疙瘩. 廠商被逼著往高速走, 可以提高賣相, 又因為把環境搞複雜, 再多賣一些所謂的專用設備, 何樂而不為? (1Gpbs 的交換器, 理論上可以強制設為100Mbps)
3. 有人使用光隔離想解決問題. 但現在不存在一個系統是'全光’處理的, 都是“電->光傳輸器件->光纖->光接收器件->電”,兩端到最後都是要轉成‘電’, 就是要接受0/1的劇烈轉態現象. 光纖的好處在於, 電源隔離+抗外部的噪訊+長距離衰減極低. 電源隔離在這邊有起到作用(感覺上RJ45也有這作用), 後面兩項好處, 這這邊就看不到 (線太短).
4. ‘switch這東西其實在現代的台灣小家庭根本不是需要的東西' 這句話我不太理解, 不用switch如何把ethernet的設備串起來使用? 中華電信的光纖盒子, 裡面就有switch, 能不用嗎? 通常外面買的wifi AP router 也是switch. Wifi是很方便, 但如果設備是放在固定地方使用不會移動的, 本人盡量用ethernet, 成本低, 又可靠. (當然, 裝璜時就要考慮埋線問題)
vicsrliu wrote:
1. ‘電竄' 這個(恕刪)
因該說USB是因為有“供電”的功能
RJ45因為有長距離的關係所以必然帶電
RJ45也不會因為線長距離離來決定電要多少
而交換器沒影響是因為對他而言設計本來就是這樣
本身硬體就是這樣設計而不是容忍度大
且本來是跟音響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設備
它自身沒有轉成類比訊號的需求而DAC有
而且數位訊號就只是高低電壓
才不管你是全峰值還是只有三分之一
只要不是太扯都能辨識
不像類比訊號干擾一點可能就呵呵了
所以這區塊的電隔離就非常重要
只要設計得當其實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如果把線做短交換器設計用最低限度的電運作
(因為音響用不到長距離所以這樣減少電輸出)
這樣或許也可以解決目前設計造成問題
減少RJ45輸出的電量
(變成真正的音響用短程交換器)
不然現在不要太扯的交換器帶的電訊號不能100米50肯定沒問題這電量或許對DAC而言太強了
SebastianT wrote:
因該說USB是因為有“供電”的功能
RJ45因為有長距離的關係所以必然帶電
RJ45也不會因為線長距離離來決定電要多少
而交換器沒影響是因為對他而言設計本來就是這樣
本身硬體就是這樣設計而不是容忍度大
且本來是跟音響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設備
它自身沒有轉成類比訊號的需求而DAC有
而且數位訊號就只是高低電壓
才不管你是全峰值還是只有三分之一
只要不是太扯都能辨識
不像類比訊號干擾一點可能就呵呵了
所以這區塊的電隔離就非常重要
只要設計得當其實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我認為事情也不一定那麼複雜
說換一個Switch可以改善,那要不要實驗一下,串接Switch的效果

有可能是因為共同接地的問題,或是其它很基礎的問題 (其實每次Bug追到最後,都不會有什麼諾貝爾等級的發現,而是一堆很基本的蠢事

音響這類商品就是講究神秘性,大家也不太提供什麼Open Source之類的概念出來給大家檢驗一下,或是大家一股腦就認定Open的套件一定比較差....常常討論到最後就說我聽到有差,別人聽到沒差,是別人的問題

SebastianT 2022-09-20 10:48 1247樓
因該說USB是因為有“供電”的功能
RJ45因為有長距離的關係所以必然帶電
RJ45也不會因為線長距離離來決定電要多少
而交換器沒影響是因為對他而言設計本來就是這樣
1. USB 帶電這個問題, 應該只有類似藍蜻蜓USB dongle型的DAC需要吃Streamer的電. 絕大多數的獨立於Streamer的DAC吃自己的電, 照理講影響的程度比較小.
2. 本人所指的switch的容忍度比較好, 應該講成這是“digital commincation"所呈現來的好處. 通訊數位化以後, 可以容忍環境比較差(有限範圍內的差), 但依然維持正常的運作 (robustness). (有人的網通產品是用linear power supply的嗎?)
3. Ethernet Cable 上面跑的訊號不是0/1兩階的數位訊號, 而是經Ethernet PHY內部 的DAC推出的類比信號 (100Mbps 的是3階, 1Gpb的是5階), 到對方的Ethernet PHY 接收端的ADC 數位取樣後, 再進一步的處理. 要注意的是, 這邊也有DAC, 而且非常高速(250Mhz?). clock也是有jitter的規定, 但在規定範圍內, 就一定收發正確. 但對於Audio的 DAC, jitter 發生一點變化 (clock頂多10Mhz?, jitter範圍應該比Ethernet DAC的jitter 寬吧?), 但聽得人的心理也許就受影響.
4. 目前的Etherenet PHY已經有偵測連線長度, 根據長度調節發送功率大小的功能.
5. Wifi streaming, 我聽到可接受的系統是ipad+藍蜻蜓. iPad 由wifi接受訊流當streamer. iPAD 吃電池, 聽起來還蠻乾淨的, 方便, 低成本. (要找到跟apple一樣可良好處理wifi訊號能力的廠商應該不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