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SACD與SACD Hybrid的音質比較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同一張SACD, 跟CD層比的話, sacd通常音質比較細緻, 我的經驗是細緻聲音的比較通透, 空間感也比較好. 但如果系統已經聲音太瘦, 偏解析的, 可能CD層還比較耐聽一點.


是的,沒錯
除了以上你說的,有時SACD的gain平還稍微小一點
我是認為CD層在聽感上中低頻多些
空間小或沒調整好的會掩蓋高頻的通透與細緻,極低頻的層次
故CD系統調整好的,換上SACD有時不一定好
老實說,這些差異
到底是高解析資料差異,還是數位疏型濾波調教差異
who know?
我是認為,都是商業手法罷了
SACD的製作來源與聆聽方法都有不同的選項, 不能所有的SACD都一概而論.

1. 有老錄音(類比或是較舊的PCM數位錄音)重新製作成SACD的
2. 有原始 native DSD製作成SACD的
3. 有原始立體聲製成只有立體聲的SACD, 也有模擬多聲道SACD
4. 有原始多聲道錄製而成SACD的, 然後提供二聲道與多聲道選項可聽的.
5. 聆聽時, 有三種方式: CD層二聲道, DSD二聲道, DSD多聲道
6. 有DSD訊號直接從機內DAC轉, 也有DSD先轉成PCM,再從DAC轉的

也就是選項這麼多, 聽感也都不太一樣, 其實不能隨便聽幾片SACD就逕下結論. 一般而言, 如果原始錄音是native DSD, 而且是native多聲道, 這種方式製作的SACD音質最佔優勢. 如果是老錄音重新製作用SACD發行, 那其實SACD沒什麼優勢. 另外,聽多聲道與二聲道的感覺也不同. 同樣的錄音, 多聲道提供的空間立體感與音樂廳迴廊效果當然無話可說, 不過二聲道稍微有一點解析度上的優勢.

另外, 市面上也可以買到原始多聲道錄音, 然後分別製作成SACD與BD Audio的方式發行. 我兩者都試過, 覺得SACD播放出來的仍是比BD Audio的音質自然, 不管用多聲道或是二聲道播放都是如此.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前陣子有燒友帶他的新...(恕刪)


前幾天也借了一台6010D回來聽,一開聲確實是有高價前級的質感,可惜塊頭太大塞不進音響架。
yngwiemore

+5 我的真空管前級如果不玩了,這台6010D就是我的首選

2024-06-07 14:00
139140F wrote:
前幾天也借了一台60...(恕刪)

如果6010D合用的話,跟其他更高價的前級比起來,換音響架柱子,將6010D上架可能更實惠。

不過我覺得6010D可能還沒到讓139140F大一聽就愛上的程度啦, 不然架子這種都是小事了.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如果6010D合用的...(恕刪)


挖大一語中的!合用!

在現今前級擴大機已成為音響系統中的非必要器材時代,調音潤色好像成了前級的主要功能,而6010D的音色可以提供類管機前級的音色,這點真的很厲害!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如果6010D合用的...(恕刪)


大哥,其實主要就是音響架啊!
6010D塊頭真的很大,主要是面板太寬。
以MBL的製作品質跟聲音質感,這前級找台品項好的二手機也就一萬鎂上下真的很划算!
  • 1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