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有一定等級的音響迷觀念裡應該是Common sence.
如一般大眾...電視機必須插電才能觀賞一樣,不用特別提出來...已經是常識了.
電源線..有沒有差異,應該是要在"好聽"的情況下做測試...
也就是劉總編提的...從聽聲音(爽)到聽音場的第一階段...先要聽得爽(好聽)的前提下再來做測試.
聆聽者在一個空間一套音響系統已經認為是"好聽"才能去測試電源線...甚至是其他線材...
要是覺得不好聽...例如 低頻渙散,中頻薄..高音尖銳..悶...
那你想的應該是換喇叭換器材..改善空間,改善電源才對
換電源線?這是捨本逐末...聽不出什麼改變的.(我本來想,這很基本,但看來不得不提)
還有...如果喇叭很靠後牆...甚至貼著後牆...就算聽得在爽,也可以不用試啦..
我之前有一片CD 應該是"發燒天碟",我今天找不到了...只能就印象來講
其中有談到音場深度...
介紹的是Sara K 的一首 If I could sing your blus. 我在Qobuz有找到...試聽看看..音量可以大一點.
根據介紹....錄音時...煞克斯風在右方距麥克風約6英尺...人聲站的比較前面...
這提供了音響深度的不錯表現...
聽聽自己覺得已經好聽的音響系統...能不能聽出這個距離...還是就一個平面
(很平面也不影響聆聽樂趣...但這個距離可能就是高價器材擁有者要追求的更多一點點)
這時再給擴大機換條很不一樣的電源線試試...
(我知道這可能有點難..有些朋友並沒有其他的電源線....)
或是機器上已經有還不錯的電源線,換上原廠的試試...
搞不好...你就體會到,電源線有什麼作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