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五一、瞬間電流⑨ - 增加更多量測及新發現)製作特性差異音訊、體驗聽感

goldbingo wrote:
哈哈,稱大俠不敢當啦...(恕刪)

啊~可惜沒解決問題,反而製造新的問題。
這版,聽感沒感覺到進步,但只聽短暫時間,所以沒辦法作結論。
改版中間,覺得有一版 中低頻力道更好一點,只是Q離原來的設計不是很明顯。

下一步就要再想一下了。
請問那個雜訊,有可能是偶次諧波造成的嗎? 我把高點拉高,斜率會高一點,這樣是有機會增加 偶次諧波。
再請問,我有音頻產生器,示波器,如果要量 奇數諧波,有什麼好方法?還是只能輸入不同振幅的弦波,去數放大率的變化?

 下一回,可能要反方向試看看。
把負載電阻加大,把斜率放平一點,減少諧波失真。提高一點放大率,這樣寬容度多一點,也許會有改善。
MiPiace wrote:
如果要量 奇數諧波,有什麼好方法?...(恕刪)


在聲量小(輸出電壓小)時,我的量測方式如下圖,將槍型香蕉插後,轉接成XLR進錄音機錄音。


試過大聲量(輸出電壓大)時,外加一個attenuator:

但效果不好,或許你直接把喇叭換成水泥電阻分壓給錄音機會簡單一點。

輸入的部分我是用一般的DAC,DAC的THD+N性能很容易在網路上,找到同好用專業儀器量測的結果,大多性能相當不錯。

我的方式是先DAC直出正弦波接錄音機錄音,寫程式分析wav檔,計算出基本能力當reference,之後量機器則以差值當做比較。算是不買專業儀器設備的窮人車庫做法。

您已經有波形產生器的話,還需要一台可儲存波形到檔案的示波器,或是像我一樣用便宜的隨身錄音機。有錄下來的波形,放到類似REW這類的程式中看頻譜,就可看到諧波失真成分了。

(加註:後來想到,買台有FFT功能的示波器或頻譜分析儀,也是個做法)
MiPiace

謝謝,研究看看

2025-03-18 21:26
goldbingo
goldbingo 樓主

MiPiace 正確來說應該要講成「諧波失真」成分,講諧波常會跟一般音樂中的諧波(泛音)搞混。[微笑]

2025-03-18 22:30
MiPiace wrote:
請問那個雜訊,有可能是偶次諧波造成的嗎? ...(恕刪)

簡單來回答的話:有可能
複雜點來說的話:不是雜訊(某種程度上)

諧波失真這種非線性現象,在頻譜上的行為比較複雜,簡化舉一個例子如下,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假設我音樂中,只有兩個頻率的正弦波:
6kHz, 1kHz
在一個只有3階諧波失真的系統中,會有如下的失真:(上:原始,中:失真,下:相減)

驚人的會由兩個頻率,失真出好多頻率在1kHz到18kHz。看看頻譜相減多出哪些來:

除了原本的1k, 6kHz外,多出來3k, 4k, 8k, 11k, 13k, 18kHz六個頻率。其中3k, 18kHz是原有頻率的3倍很好理解,其他四個頻率就很難想像是怎麼產生的。

不過這篇並不想仔細推導這些細節(請參考[七、 IMD成因原理]),只想說明MiPiace大提的問題中的「那個雜訊?」。這些高頻雜訊,其實就是諧波失真由原本音源中的頻率展開產生的。要說是雜訊有點不太嚴謹。嚴格說起來是「諧波失真」。它並不「雜」,跟原始音源有直接關係,只是不容易用簡短數學描述。

再來看偶次諧波失真,舉二次最簡單來看,一樣用1k, 6kHz這個例子:(上:原始,中:失真,下:相減)

高頻「失真成分」,還多跑出哪些頻率呢?

共有:2k, 5k, 7k, 12kHz。12kHz,也就是6kHz的兩倍頻。所以在2次諧波失真下,也是可以有高頻20kHz的失真成分,只要這時音源頻譜有10kHz的成分在。

然而諧波失真奇偶不只2、3次,還有4、5、6⋯。高頻看到的這些失真能量,不論奇次或偶次諧波失真都有機會貢獻。

實際情況會遠比我舉的例子要複雜更多,音源音頻成分、多重複合奇偶次諧波失真比例。要去預測諧波失真後頻譜長相,非常困難。如您的例子:


與其說它是雜訊,不如說它是失真。只要不過度失真,聽感上就比較不像雜音,而是改變了原本音樂的泛音結構,甚至延伸到更高頻。所以有一說真空管擴大機,就類似是一種樂器般的存在,將原始的音樂,用另一種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
xyz119

讚歎與敬佩樓主還有本棟的幾位傳奇住戶,從一間鐵皮屋開始,如今是一棟巨大摩天大,我受益良多

2025-03-19 11:44
goldbingo wrote:
簡單來回答的話:有可...(恕刪)

感謝說明,
我最希望你觀測到的高頻訊號是偶次諧波失真,哈哈。因為那是真空管的特性。
如果是偶次不是奇數,那我的電路問題就減少了。

偶次諧波主因起於特性曲線上半波跟下半波不等距。
我新版本,是有可能增加了一些偶次諧波,因我把Q點往上拉,負載線斜率變陡造成。
一般說法,偶次諧波不影響聽感,甚至有加分的作用。
但一般成熟的設計,還是盡量去消除偶次諧波,畢竟也是失真。

奇次諧波,起因於特性曲線上,非線性區放大造成,如果電路設計,輸入振幅進入非線性區,就可能造成奇數諧波。一般說法,奇數諧波是刺耳難聽的。但誤為聲音變豐富,增加空氣感也大有人在。

小管機寬容度比較窄,容易造成諧波失真似合理。
明天找機會想辦法把小管機的寬容度增加一些看看。
我平時聽音樂,偏小聲長期聆聽,功率小,寬容度就比較不是問題。
但現在Mic 錄音,就必須開大聲,錄下來的音量才不會太小聲。
開大聲,就可能產生較大的諧波失真。

大俠如果需要什麼錄音做驗証,請盡管提出來。
 
MiPiace wrote:
我最希望你觀測到的高頻訊號是偶次諧波失真...(恕刪)


您的GDS-1000系列示波器有FFT及儲存waveform功能:

若不熟悉或未加購FFT模組,也可先嘗試waveform存檔功能。

用訊號產生器產生1kHz正弦波,直入示波器。存好的waveform可用Google drive、Dropbox或email傳給我。先搞定檔案轉檔流程後,再正式量測您的系統。
goldbingo wrote:
您的GDS-1000...(恕刪)

這位同學實在太優秀了,竟然比我還了解我的示波器。
我當初跑去光華商場,跟老闆說要買固緯方便經濟的示波器,他就建議我買這台一萬多元,輕便,低取樣頻率的示波器(聲波頻率很低),我沒看說明書,買來就只看聲波,從來就沒想到竟然會有FFT 功能。

早上試了一陣子,驗証有 FFT 功能。
操作還不是很熟練,練習了一下,看來基本功能應該沒問題。下午應該有時間,直接量管機輸出看狀況。

弦波 FFT

方波 FFT
goldbingo
goldbingo 樓主

[讚] 太棒了

2025-03-20 12:25
goldbingo
goldbingo 樓主

您的FFT window function選rectangular ,容易有artifact。可考慮換Hann or Gaussian對照比對一下,少走些彎路。[微笑]

2025-03-20 12:32
錄了兩個檔
第一個檔示波器掛在前級管輸出。
1 K弦波音量由小變大再變小。
第二個檔12B4A 功率管負載輸出,未經過輸出變壓器。

實在不好解讀,諧波訊號在輸出波形未明顯失真時,是有一些改變,但不明顯,也不確定定要怎麼解讀。
還要再研究一下。

前級測量


後級測量
MiPiace wrote:
後級測量...(恕刪)


看起來偶次諧波失真較多,奇次只看到3次。因為錄影FFT與波形疊在一起,沒有很清楚。若能儀器抓圖下載到記憶卡,可再確認一次。

基本原則是在sample rate保持超過48kHz,window盡量寬一些,讓FFT resolution高一些,會比較容易解讀。
MiPiace wrote:
錄了兩個檔第...(恕刪)


前級測量

不太熟這台示波器的操作,此正弦波已經明顯上半部clipping了,在FFT上應該會看到一大堆偶次諧波失真。也許您設定的window太小了,我看目前單位是1ms,若window相當於是左右合起來也只有10ms,只有10個波長而已。FFT的精度太低而看不到諧波成份。

可試著讓更多的波形進入畫面中(window變大),應該可讓FFT精度上升而看得出來諧波成份。
goldbingo wrote:
前級測量不太熟這台示...(恕刪)

對,這一版,我是故意調到失真後再往下拉回。
底下這一版v2,改過硬體,寬容度大一點。
弦波改成 96bps,
音量在失真前就往下降,所以沒有進入失真的情況。時間單位調成 25ms。


底下這首歌,用不同的mic 錄音,mic + 6db, 用正常播放音量唱,不像以前版本要開很大聲。
我猜諧波失真的情況會改善。


ps:
追加一個 FFT 10db->5db
時間軸 25ms ->10ms
感覺這樣比較好觀察。
goldbingo
goldbingo 樓主

[讚] 看來你已經掌握FFT量測操作的技巧了![拇指向上] 也只有看到2次諧波失真,直到最後振幅較大時,才有一點點3次諧波失真。[打氣]

2025-03-20 23:37
MiPiace

[讚][讚][讚]感謝遠距指導[笑][笑][笑]

2025-03-21 8:00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