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請問加上前級是升級還是浪費錢呢?

tedliu1024 wrote:
話說剛發現美國本土牌...(恕刪)

連無源前級都搞出來了,真是厲害了。
想不通除了VR之外還能怎麼搞?
我也剛買了這台Altair g1.1
特與各位獻醜分享,我原本是用
audiolab Omnia
topping mono mono
B&w 707 s3
線材電源不贅述,都在小李買的

特地測試了三種方式
1.Altair直入toppingx2
2.Altair+Omnia轉前級+topping x2
3.Omnia 前級自帶串流+toppingX2

我個人認為1的體驗喜好是好於2的,動態跟細節都比較好。但2的聲音比較扁平,細節沒有那麼銳利,也許有會有人喜歡,但主觀覺得Omnia就是個一體機,前級功能普通,低頻高音變差自然變平,3自然是敬陪末座。

但我還是在找前級,因為直入後級換曲會常有爆音,tidal qobuz都會,Spotify不會。推測是解mqa 時的問題。機器還搬去藝聲代理商試過,沒前級就是會爆,既然要加也期待有更好的調音表現。

所以能不能請推薦前級給我,aq 沒辦法因為太大,希望是黑色不要太大台的,然後也能頂住以後喇叭換705s3 😂,感恩
stevenkc888

大家會說應該直上Acuphase 3900

2024-08-09 15:31
lingo1388

前級廠牌不是只有Acuphase好嗎?標題【加上前級…】先不論好壞,起碼要搞部真前級嘛!如果「前級」「訊源」傻傻分不清楚,還談什麼音響?

2024-09-19 7:33
popinpopin wrote:
所以能不能請推薦前級給我,aq 沒辦法因為太大,希望是黑色不要太大台的,然後也能頂住以後喇叭換705s3 😂,感恩


去徵一台二手 Woo audio WA22 不管幾代都可,這台當前級可玩的地方很多很有趣
1234567890
tedliu1024 wrote:
T8採用純類比設計架構,但類比電位器與電路構造並不能完全消除左右串擾現象,訊號稍弱屬於正常現象,感謝您的理解。


一年後才看到這篇,其實這類產品在PA工程中應該算是"混音器"加"等化器",
把左右聲道的類比訊號灌到這類產品內用混音器的原理去調Balance,好像還真的無可避免串擾。
這應該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家用音響玩家採用移動喇叭的擺位去調Balance,
因為進到Mixer過後無可避免就是會去改到原始左右聲道的訊號,
最重要的是你還不知道設備是怎麼幫你改的,只能賭人品。

音響迷們視調整EQ為洪水猛獸應該也是同理,誰知道調了以後變怎樣,
當然用耳朵聽自己喜歡很重要,但這樣的調音就會有點像用錢買不同的設備回來瞎調一通了。

換到PA工程人員的立場,我整個演唱會場地喇叭擺位都架好了,最好是有辦法用爬到衍架上改Toe In的方式調Balance啦,要調音用改電源線的方式調? 不要開玩笑了,控盤上面旋鈕調一調,不要太差就可以了。

所以回歸正傳,T8 Pro這組設備,比較偏向是一台改變音色的玩具,要讓音色有質的提升,應該是不可能。
同理,有燒友提出為什麼加上傳統前級會比DAC加上音量控制直入後級好聽,個人認為除了阻抗匹配的問題,還有傳統前級用電路及元件對原始的類比訊號進行了衰減、處理、放大、Buffer等過程後再送過去後級。

舉例來說像是做烹飪,原始的食材不會變,但過程中加了什麼佐料,料理的火侯等等不同的因素,導致吃起來的味道不同,但如果原始的食材爛,後面再怎麼會煮,應該也還是爛食材的道理相同。
tedliu1024

的確是台玩具XD現在被我當擺飾生灰塵了

2024-08-17 13:02
bboyz wrote:
把左右聲道的類比訊號灌到這類產品內用混音器的原理去調Balance

分享親身升級經驗: AQ E470 -> AQ C2850 + AQ A80.
C2850 與 A80 都搭載 accuphase AAVA 全平衡音量控制, 左右聲道獨立各自處理, 避免相互干擾.

bboyz wrote:
為什麼加上傳統前級會比DAC加上音量控制直入後級好聽

我對 Altair G2.1+A80 vs NT-505X + C2850 + A80 的比較心得:
傳統前級在數位訊源音響系統所扮演的角色? 173樓

如果財務沒問題, 老婆又不反對, 那就買台旗艦級前級擴大機.
我最近升級 NT-505X 成 N-01XD SE, 直接跳過 N-05XD. 是因為 N-01XD SE 沒有前級放大線路, 專心做好 "串流+DAC" 的功能.
音響在我個人的觀念裡 前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材 為什麼這樣說呢?前級掌控的除了訊號放大之外 就是音響20要的重要關鍵 DAC直入後級沒有不妥 但是會失去很多聲音 音場 動態 暫態 瞬態 空間與包覆感 當然若是以普通的前級而言 多半時候還不如現代的串流前級 但是當設備到一定的程度進入HI-END的器材 那麼一定需要一台絕對不錯的前級 聲音 音場 動態 暫態 瞬態 空間與包覆感會立刻大幅提升 常常有人問我 你用那麼好的器材若是推廉價的喇叭會怎樣 我會說 你會感覺到喇叭不再廉價 音響最重要的幾個因素順序 第一空間 沒有好的空間再好的器材也會受到限制 第二訊源 訊號來源品質不好 再好的設備也是多餘 第三器材 前後級是很重要的放大與調音的腳色 前級負責把訊號源整合成試聽模式 裡面包含了過濾雜訊 放大訊號 使背景更乾淨 音場更開闊 在更多的細節上給於加強 讓更細小的訊號銳化 讓不明確的動態變清晰 極盡的還原錄音現場這是粗體字 後級的工作簡單就是驅動單元 給於揚聲器最好的工作狀態 第四揚聲器 這部分就是負責最後發聲的部分 當前面工作達到相對水準 後者也不會差到哪去 好的喇叭可以發揮出前面給予的水平 就是音響20要的表現時刻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