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劇院、雙聲道雙修請益!

藉此 協補 Levelzero兄 之文
以下一文,係7~8年前,友站站長開題串『為什麼有些發燒友害怕測量?』時,小弟為文以簡概述之以明,爰機於此,供眾看倌參茲

為何有些發燒友在音響重播事物上畏懼或排斥測量?


買音響的消費者目的不盡相同,有人是為了當作高檔裝飾品,有人是為了當作享受音樂的工具,有人是為了當作娛樂的興趣...許許多多的理由與目的皆有所不同,因此所會擦出的火花就多變多樣,再者加入了商業行為等因素於其中,則複雜性更是千奇萬種.筆者無能一一紛說.僅就目前較容易常見與較常態性的經驗簡述.

先秉除測量設備與測量方法的問題,假定一個具有正確性的客觀測量結果產生後,發燒友至少將有以下幾個大方向的問題:
1.面對矛盾
2.面對缺陷
3.面對處理

1.面對矛盾:
許多發燒友從踏入音響重播以來,皆以耳聽作為憑判,耳聽後的評判是含有許多極度的個人喜好主觀感,當經由許多客觀的測量結果測量後,若發覺本身所喜歡聽的是一種較高度音染的聲質聲色時,此時矛盾便開始產生,有人會懷疑是要相信量測的結果還是要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為若要相信量測的的結果,那這二.三十年來甚者四十多年來,本身喜歡的聲音是不足作為憑判的標準,以前在自身口中說多麼錄音如何如何的話語或對器材的許多評價其實是假象,是不足為評的,因此也必須面對是否得改變自己聆聽習慣的矛盾,走向較低聲染的重播聲音?若然覺得以耳聽為憑,那又何須進行測量?又再回到自己喜好的主觀世界即可

因此面對本身的矛盾便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2.面對缺陷
不管是器材或空間,都有它的缺陷,尤其在空間上它的缺陷更是最難的問題之一,當一個客觀的室內聲學測量之後,空間的缺陷便揭示開來,相同的也會面臨到第1項的矛盾之外,再者就是缺陷問題的呈現,當知道這些缺陷後,心裡是否真得願意去接受?要是接受了,那以往可能本身的許多言論是自賞耳光,是要去放任它還是要去改善它?放任它便知本身所聆聽的聲音是較高度缺陷.較高度聲染的聲音,若要改善它那又將準備面對下一階的問題

3.面對處理
當問題揭示後,要處理問題的能力又常是發燒友的能力範圍之外,有不少發燒友是以客廳作為聆聽空間,但是客廳並非是一個好的聲學空間,聲學問題非常多,家人等因素所願意給予它的改變容域度又是很有限的,更別說要大興土木一番,因此要改善它的能力便受制了.

再者運氣好一點的發燒友能擁有一間專屬的播放空間,不過專屬的播放空間也不是萬能,它需要許多的條件與規畫設計及施作...等,而且不同的條件下它的改善度是有別的,因此專屬播放空間經測量後要處理的問題其實還很多,要處理問題尚需尋求相關聲學專業人員,並且還需大興土木,這費用可又不小,且處理後的聲音在主觀聽感上也許可能又非個人主觀喜好的那種聲音,還有這些聲學設計及裝修的費用可又比起一般室內設計與裝潢材還高出很多,這筆預算往往比起音響器材還貴上好幾倍,要有這預算與決心也才能處理

因此面對處理亦是問題叢叢.


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問題疊合,當問題都不是能簡單輕易解決時,發燒友就可能選擇不正視它,不面對它,不處理它,因此去測量一事對發燒友或廠商...等,如同拿石頭在砸自己的腳一般,造成本身更多的困擾,更多的無奈,更多的感概與遺憾.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thxman.tw wrote:
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問題疊合,當問題都不是能簡單輕易解決時,發燒友就可能選擇不正視它,不面對它,不處理它,因此去測量一事對發燒友或廠商...等,如同拿石頭在砸自己的腳一般,造成本身更多的困擾,更多的無奈,更多的感概與遺憾.

曾看將軍大說過,他就是發現限制太多,再怎麼追求昂貴的器材、再怎麼調整都不能達到理想,索性十年不玩音響,認真賺錢,最後直接買下一整層房來打造夢幻音響室,不只精神上的標準奇高,決心、魄力與實踐力也很驚人!
Puff Daddy wrote:
我看到不少台灣的發燒...

Puff Daddy大您好
小弟拜讀過您的分享文章
小弟真心認為您的家庭劇院實在太讚了
Levelzero wrote: 樓主能有明確的目標,強過那些裝模作樣的「假」老屁股。

L大
小弟不敢當啦,小弟只是努力去理解且不要浪費前輩們對小弟的指導而已
越做功課越覺得音響世界的高深莫測,不過也因此越能理解前輩們對小弟的建議及指導
,或許小弟沒有那樣的財力可以做到完美,不過小弟期許自己至少在未來的音響路上可以有正確的觀念來幫自己做出適當的選擇
thxman.tw wrote:
藉此 協補 Leve...

謝謝thxman.tw大的分享
小弟真是越爬文做功課越能初步理解T大所說的追求忠實的播放是怎麼一回事
不只是靠後端程式的運算修補的需要性,也需要靠前置配合環境的硬體設置的重要性,小弟受教了
ldw406 wrote:

曾看將軍大說過,他...

ldw406大所說的將軍大真是有魄力的人啊~
關於打造完美空間,先說說壞消息。

即使是音樂廳,縱有實體縮尺模型和計算機模型輔助設計並做為和業主和建築師溝通的橋樑,建築風格設計往往更被看重,之後才是音質設計。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室內裝潢風格設計和和音響空間音質設計兩者的較勁,主導者通常是室內設計師、溫柔體貼的另一半(笑)。

一般發燒友設計音響空間,往往就是打造一個長寬高比例合宜的房間,不會有實體縮尺模型和計算機模型的輔助。所謂的黃金比例,是先假設房間所有的模式都能被均勻的激勵,再調整比例讓所有的模式均勻的分散。然而現實並不會依循假設的理想條件,例如左右喇叭擺在房間對稱的位置上時,橫向的奇次模式就不會被激勵;正中間的座位是處於一些模式的節點上以及另一些模式的腹點上,結果房間內的低頻響應仍然是不均勻的。再來是反射音的破壞性干涉(反相抵消),在越大的音響室中,喇叭和座位往往離牆越遠,抵消的頻段就越低。低頻凹陷並不容易處理,巨型的喇叭在這樣的情勢下猛虎也得變成小喵喵了。

接下來是好消息,一些正牌聲學專家給音響玩家提供了可利用的方案,在客廳、在現成的房間中玩音響,仍然大有可為,甚至可以好過具有黃金比例的房間配上一對厲害的大型喇叭。(方法已經講過了)
ldw406 wrote:
曾看將軍大說過,他就是發現限制太多,再怎麼追求昂貴的器材、再怎麼調整都不能達到理想,索性十年不玩音響,認真賺錢,最後直接買下一整層房來打造夢幻音響室,不只精神上的標準奇高,決心、魄力與實踐力也很驚人!
協補 Levelzero兄 之文


1.
聲學設計≠室內設計

聲學設計≠室內設計

聲學設計≠室內設計

多年前以來,小弟常把此事提明(若有興趣者,應可在相關的音響論壇尋得),讓多數音響玩家有個觀念上的概知,相較於一、二十年前,漸有概知者有增多了,雖不豐,然有所進。


2.
關於黃金分割比例一事,小弟7~8年前一篇舊文概述,供看倌們參茲

黃金分割與室內聲空間三維尺度之關係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理論上,環繞擴大機內建的音場自動調整可以彌補空間的缺憾,但就是有很多人把音場修正、EQ調整視為洪水猛獸

大部分發燒友的音響沒有做過空間補償修正,真的可以聽到好聲音嗎? 還是把不正確、扭曲的聲音誤以為正確,變成Dr. Floyd Toole所說的SILLY

要驗證其實很簡單,找一家音響店,使用相同的空間、相同的喇叭與其他周邊,只更換調教過音場的環繞擴大機來對照雙聲道擴大機,當下聆聽,看哪一組聲音比較好,就可以馬上判別了

很多人一直說雙聲道系統會比家庭劇院系統好聽,真的要實際比較看看才知道


Levelzero wrote:
AV擴大機ooxx、AV喇叭xxoo、超低音喇叭oxox、音樂講究音質、電影只求音效....

音響圈內的偏見很多,Dr. Floyd Toole這麼說過:The assertion is silly. Good sound is good sound, whether it is in movies or music-only performances....(恕刪)
在世為仙 wrote:
理論上,環繞擴大機內建的音場自動調整可以彌補空間的缺憾


希望看倌們,莫被上文『理論上』所誤。

這往而今,在科研『理論』層面上,環繞擴大機內建的音場自動調整(DSP)都無法真正全整的弭補空間的缺憾,在科研與工程實務上也都是如此,若網兄有見哪篇科研指出環繞擴大機內建的音場自動調整(DSP)可真正全整的弭補空間的缺憾,煩請告知、分享,相信多數的科研人士或相關的工程人員,都很想拜讀,進而學習或挑戰他的研究。


DSP有DSP之長,用其長、避其短,是智取。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