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三對天朗 + 四台馬蘭士 — 從 HIFI雙聲道 到 HIFI多聲道


yah302 wrote:
前面說過,以自己的...(恕刪)



這喇叭好美喔!英國喇叭真的很有味道!

YAH大您如果喜歡這張 阿卡多的羅西尼弦樂奏鳴曲 的話可以試看看另一個版本,小弟擁有這兩張的XRCD版,各有味道..但馬利納的版本小弟感覺更棒......可以給您參考看看!!

yah302 wrote:
RCA vs XLR...(恕刪)
Bear4212 wrote:
YAH大您如果喜歡...(恕刪)


這套馬利納的版本我也有,二十多年前就買了,真的很棒! 整個音色很清很明!

這套是大約1965~1969年之間的類比錄音,我的版本是一般的CD,標明ADD,效果就很不錯了. Decca在60年代出的一些類比錄音其實都很棒! 可以看出XRCD顯然是後來重新複製數位帶的時候另外處理的,不是錄音時的原母帶. 我很好奇XRCD聽起來跟一般CD比,有多加了什麼樣的鹽跟醋?

我不是宅男啊 wrote:
這喇叭好美喔!英國...(恕刪)


我也覺得確實是很美。
Bear4212 wrote:
YAH大您如果喜歡...(恕刪)


這套有的,是1991年出版的老版本。手裡現在有4個羅西尼6首弦樂奏鳴曲全集版本,總的說各有千秋。
Monte920 wrote:
這套馬利納的版本我...(恕刪)


我也是那時(1993年)買的,藍色大盒雙張,中價。有人稱其:「天鵝絨般的音色」。

4版羅西尼,阿卡多領銜的那版,採取2小提琴、1大提琴、1低音提琴四重奏形式,其餘3版均為小型弦樂隊演奏。













以上4版第1奏鳴曲第3樂章的錄音,先後順序如117樓圖片。


音源:
LX88 Balanced XLR Analog Audio out(Direct On)→ AV8801 Audyssey模式 五聲道Balanced XLR pre out(Multi Ch Stereo格式) → <
PM-11S3 × 2(COMPLETE BI-AMP)→ Turnberry GR(前置)
MM7055 → Jamo C80 CEN(中置)→ 609 Ⅱ(環繞)

錄音機:
TASCAM DR-100MKⅡ,指向性話筒(UNI)

錄音: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yah302 wrote:
AV8801 Audyssey模式 五聲道Balanced XLR pre out(Multi Ch Stereo格式)




感謝分享,已下載
順便把先前 Apple store 購買的音樂,丟給 Multi-ch stereo(9.1) 播放
古典樂昇華成 3D immersive ,真是好聽
OS : 宅爸習慣是聽中西 pop music


多聲道立體聲模式下,宅爸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2.0 主聲道 path thru media out, VR 由 Densen control
7.1 副聲道 path thru pre-out,AV8801 VR control
因此要微調 AV8801 音量 to match Main 2.0

yah 兄 是否有這種現象 ?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感謝分享,已下載 ...(恕刪)


中西 pop music,輕鬆愉快,很好聽的。


有啊。多聲道立體聲格式或DSD/DOLBY/DTS等格式:
2.0主聲道,AV8801 Analog Audio out,PM-11S3控制音量
3.n副聲道,AV8801 三聲道 Balanced XLR(或 RCA)pre out,AV8801控制音量
這時,需要分別調整PM-11S3、AV8801的音量。

為了省事,現在聽多聲道基本是:
2.0主聲道+3.n副聲道,AV8801 五聲道 Balanced XLR pre out
完全由AV8801控制音量。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