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日前買了台DAC,有USB in的,亦可解DSD 2.8/5.6,目前接法是NAS usb port直接USB DAC,用DS Audio控制且將輸出改為USB喇叭,其效果比AVR Audio out to Int-amp要來的好~
但無奈.dff檔無論怎麼播,DAC都顯示384K,應該是NAS本身將.dff轉成PCM-384K播放...
亦想購入1台streamer,讓NAS回歸他的本行...
尋找後,驚訝對岸在研發streamer技術上的進步,除了規格很高之外,竟也有寫專用APP來伺候!
唯一的遺憾是無法親自試聽,不然的話應該很快可以決定...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k.7385961.1997985097.d4918997.FCSIFP&id=40926495468&_u=51kt5dlu85de
反倒是AVR很久沒開了,小孩在家也無法看電影...
補充:6moons評論
嗯,Rose 大 敗一台來開箱

若有專插,普通版的就好.
宅爸分析
坊間平價 DAC + DLNA streamer.......................... US$500 以下
Auralic Aries DAC streamer ................. US$1300~2000
Marantz NA11-S1 DAC streamer + post-DAC 優化 US$3500
Weiss Man301 CD+DAC streamer + pre-amp module US$7800
DAC 後,輸出優化,Value added 比重驚人,
數位流好聲精華在 抗擾 & 類比部分

rose548 wrote:
宅爸,小弟日前買了台...(恕刪)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坊間平價 DAC streamer.......................... US$500 以下
Auralic Aries DAC streamer ................. US$1300~2000
Marantz NA11-S1 DAC streamer + post-DAC 優化 US$3500
Weiss Man301 CD+DAC streamer + pre-amp module US$7800
宅爸,Auralic Aries本身是不含DAC的,這品牌另有1台DAC:
Auralic Vega
所以6moons文中有說要買Aries的用家的條件,除了本身要建構好NAS外(Aries尚未支援讀usb HDD檔案),還要自備DAC(這一點我自己加的)...
rose548 wrote:
宅爸,Auralic...(恕刪)
哇 ! 近 US$3600,果然 Hi-end

音響強國,丹麥的名牌價格表
1 Den Kr = NT$5
Price in Denmark
畢節望族後裔
小弟遇到一點問題..
採用DLNA網路串聯方式輸入音源
AVR→Analog audio out→前級→後級→Speaker (無聲音)
AVR→PRE OUT→前級(by pass)後級→Speaker (有聲音)
採用RCA方式輸入音源(如CD.DVD.等)
AVR→Analog audio out→前級→後級→Speaker (有聲音)
是SR7008一定要RCA輸入才能Analog audio out,還是需要另外設定?
看了好幾款netwoek player 都沒辦法解DTS WAV檔.
還真的是宅爸的方式最理想
Ans. SR7008 背板

DLNA streaming audio files,AVR 設定 Network 即可,
此時 AVR 為兩(多)聲道串流播放機,宅爸不詳 SR7008 支援 DTS 與否 ?
利用 SR7008 的 media player out (紅框),
從這裡輸出,享有 Room correction,但跳過 VR 音控,前級
訊號餵給 綜擴 or 分離式兩聲道前級/後級 放大. 音質更勝平價 AVR 如 SR7008
一般 Network player 只解兩聲道,多聲道 DTS 等格式不支援.
畢節望族後裔
店家回覆:
Marantz SR7008 由於有 Pure Direct 模式,pre out 輸出可以達到更好的音質,
故數位輸入轉換類比輸出(MEDIA PLAYER OUT),會沒辦法輸出,
除非是更高階的款式才會下放數位輸入轉換類比輸出(MEDIA PLAYER OUT) 。
已知高階機種如 AV8801, 支援 DLNA 數位輸入轉換,如宅爸黃金方程式的數位端.
推論
Marantz 對音質要求不低, US$1600 的中階機種 SR7008 內建 DAC 竟不支援數位輸入轉換 ?!
Why ?
中階機 SR7008 DAC 不算差 or Cost down 以減化線路 ? 一律內定 Pre-out
宅爸先前 Pioneer SC-37/57, DACs 也不爛, 都無此 media player out 設計
「Pure Direct」「Source Direct」音質純度再提升
本機也擁有「Pure Direct」,另外還有「Source Direct」模式,什麼是「Source Direct」?
當我們選擇「Source Direct」時,數位輸入在制式的DA轉換外,並不作額外的DSP處理(包括等化、低頻管理、高低音調整 與 M-DAX),直接直入後級放大。
若為「類比」輸入,輸入的類比信號會以「全類比」方式,不做任何 AD/DA、DSP處理,直接聆聽原汁原味的聲音。至於「Pure Direct」更進一步將與聲音放大電路無關的其餘電路全都關閉,藉此使音質純度更高。
由於這兩種直入模式均跳過 Audyssey 低頻管理、EQ等參數控制,
內部參數會將所有聲道喇叭體型設在「Large」、超低音為「Yes」的位置,
因此,若要使用「Source Direct」與「Pure Direct」,建議搭配低頻量感豐沛、效率高的喇叭。
Marantz 建議重視音質玩家,用 Pure Direct + Pre-out 聆聽音樂
的確 ! Marantz AV8801 兩聲道 Pure Direct 模式是全頻 2.2 輸出,
盡最大努力滿足高難度的低頻動態

推論
中階以下 AVR 機種,因售價成本考量
線路設計,元件等級,抗噪 各方面表現普普,採減少香爐方案,提升音質
畢節望族後裔
因緣際會認識 DIY 真空管機的朋友, 並把劇院+音樂雙系統整合的想法告訴了他,
沒想到真的實現了~
硬體配備:
多媒體播放機: Popcornhour A410
NAS: Synology 1510
7.1前級解碼器(劇院): Emotiva UMC-200
DAC(音樂): 朋友自行設計改裝機
AMP: 朋友設計自己組裝真空管機 (共四台,主聲道/中置/中環繞/後環繞)
VR: 朋友自製鐵芯音量控制器 (不用插電,有頻道切換功能)
主喇叭單體: 全音域 12 吋老單體
中置喇叭單體: 全音域 8 吋老單體 (串兩顆)
環繞喇叭單體: 全音域 8 吋老單體 (中環繞*2,後環繞*2)
喇叭箱: 朋友自行設計請木工師傅製作
玩的硬體比較奇怪, 呵呵~
接法:
NAS 存放音樂與電影
劇院: NAS->Cat.5e->A410->HDMI->UMC200->主聲道進VR->主聲道AMP->主聲道喇叭(其餘聲道出UMC200後進其他負責的AMP,重低音為主動式)
音樂: NAS->USB->DAC->VR->主聲道AMP->主聲道喇叭
平常使用方式
聽音樂時只開主喇叭AMP,並將VR頻道切換到 1 (用ipad mini使用DS Audio控制nas直接撥放音源)
看電影時所有AMP都打開,並將VR頻道切換到 2
操作上盡量縮減流程到我家八歲小女兒都要會使用
從 2014 年初用到現在剛好滿一年,
我看電影大於聽音樂, 原本擔心以音樂系統導向的AMP與喇叭無法表現出電影的大動態感,
但是當組合完成後, 讓我驚艷了!尤其朋友設計的AMP對於細節的表現非常細膩(老單體也很重要),
就像從480P提升到了1080P那樣的感覺,不過聲音是主觀的,對於這樣的雙系統我已經非常滿意,來過的朋友都說讚啦!
(原本劇院部分 Ken Kreisel Q 系列要花下去了)
下面是我的系統照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