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SACD與SACD Hybrid的音質比較

Monte920 wrote:
我自己的心得是, CD...(恕刪)

昨天我rip新買來的sacd, 順便也聽聽oppo 103D的sacd類比輸出聲音. 電源處理一樣是透過PS Audio P10, 線材搭配Siltech.

聽感上來說, 103D的低頻很重, 下潛不來糊在一起. 中高頻聲線很瘦, 像是被低階濾波器材處理過的聲音, 但形體感很好, 背景很黑, 細節量也不少. 如果不管聽感喜好的問題, 其實中音頻部份的音質也算得上細膩了.

以細節量來說, sacd player及新世代的DAC都有相當的水準了, 差別大概就在高階機的自然感上比較好, 十分錢一分貨.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我的dp85有美麗的(恕刪)

再弄個3頂的如何.....
或是雷神索爾之父也不錯
tt_koupe wrote:

再弄個3頂的如何....(恕刪)
個人淺見
SACD、CD、XRCD
只是味精(播放器韌體)的不同,並不等同音質誰優誰劣
SACD的人聲或主角會比較退後些,大編制樂曲偏含蓄,適合小空間聆聽室
CD為比較級,當然各版本壓片還是有音質好壞之分
XRCD則人聲主角中高頻明顯突出,讓人感覺動態較好
事實上極低頻延伸不佳,或者說過量且臃腫的低頻掩蓋了極低頻表現
適合愛重味精重口味之人

所以看人喜好與設備調整
擇一而定,專注調整即可,無須心猿意馬
SACD/CD共片的CD層,音質好過一般CD是沒錯
不過呢,可能過往技術問題,收藏10片已壞6片
更早買的原版CD與XRCD卻還好好的
staurtsh wrote:
或是雷神索爾之父也不(恕刪)

這個超級....讚(2代代價很高). 幾乎是必備之一.

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系統都可以用上,線材在越高價系統裡,發揮的效用越能感受,也不是高價線材統統用上,這系統就一定第一名. 完全要取決於試聽過程中,不斷來回調整,微調,包括喇叭位置,及各器材間各種線材互換,不斷拆換,聆聽,這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樂趣,不斷累積經驗值,以及提高判斷能力.
那個雷神他爹, 之前有燒友帶來試聽, 有暗黑的, 有據說八九成實力的, 也有號稱百分百只是被切下來的. 

血統純正, 有身份証明的我借過一代平衡線, 聽了大約一個月.  很好聽但也很貴,這真的是天人交戰, 它像是能治百病, 卻又差了一口氣. 最終還是因為搭配不出比較理想的音色, 又送還了回去.

純正的二代我只在燒友家聽過, 因為跟一堆帽子還有鱷魚皮的混搭在一起,  所以沒有概念到底毒性如何。 
vicence wrote:
SACD/CD共片的CD層,音質好過一般CD是沒錯
不過呢,可能過往技術問題,收藏10片已壞6片

也有可能是播放機老化了, 會挑片.

SACD Player很特別, 可能是版權保護比較複雜,之前借聽過Marantz SA10, 有次讀不到片子居然就當機了......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也有可能是播放機老化(恕刪)


連電腦光碟神機liteon都讀不到了
有的最後一軌(外圈)出問題

話說SACD讀頭也似乎不太耐操
當年SA11S2才用2年讀頭就掛,災情不少
換新頭後就賣了
聲音是不錯,就是要熱機久點

手上還留一台B226S
聲音以現在標準,其實一般般
灰灰濛濛,人聲、琴聲耐聽,捨不得賣罷了
但CDM1頭還是說讀就讀,抓軌快速
vicence wrote:
連電腦光碟神機liteon...(恕刪)


機器久總是會有問題的,應該不是和SACD有特別的關係. 我最早的SACD機是Marantz SA-12 S1, 2002年製造的,已經快18年了. 另有一台Marantz DV4001,可播放SACD, 2004年製造的, 都還不是頭壯壯的? 大概是每個人的運氣不太一樣吧?

vicence wrote:
連電腦光碟神機liteon...(恕刪)


SA-12應該是SA11後繼機種吧
可能有改良過
去內湖羅大那換頭也不貴,不到3000的樣子
記得當時有SA1、11、14
很特別是
SA-14聽SACD比CD好
但是高階一點的SA11、SA1,聽CD卻比較好(filler 2)

其實個人認為訊源還是日本機比較超值
無論sony、AQ、marantz還是teac
雖各有味道,但越高階機種的音質細膩度、音場與兩端延伸就是比較好
當年常玩歐美日PK
其實到一層級也聽不太出歐美機好在哪,各有調音與擁護者
  • 1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