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五五、喇叭線正負接反 — 高低音篇)製作特性差異音訊、體驗聽感

MiPiace wrote:
shelter from...(恕刪)

換一台小管機 12B4A 三極管單端,功率約 1.5W (不確定,沒量過).
我是覺得目前這台聽起來比較順,高頻比較沒那麼衝,中低頻量感似乎也多一點點(不確定,我聽力不好)。細節比較細。
有興趣就聽看看。
這一台,本來是我長期使用的主要機器,因為女兒又拿走了一台,太太也要裝一套,小管機就用光了,才重新整理 EL34, 300B 管機。個人最後偏好小管機,省電,不佔空間,比較輕,聲音比較柔和。
MiPiace wrote:
聽起來比較順,高頻比較沒那麼衝,中低頻量感似乎也多一點,細節比較細。...(恕刪)

將您的錄音做頻譜圖相減(EL34 - 12B4A)

高頻10~20kHz有片狀紅紅的,看來是EL34高頻底噪稍多,不知道跟12B4A聽來「比較順」、「細節比較細」有沒有關聯。

5k~10kHz反過來藍藍的,變成12B4A底噪較多。若5kHz以上對您來說就是高頻,這底噪與
「高頻比較沒那麼衝」是否相關,也尚待累積更多經驗。

雖然不知道底噪來源是環境、還是擴大機本身。一般釐清的手法可同時段關掉擴大機錄背景雜訊,或是短時間多次交叉不同擴大機錄音。

若是來自擴大機的話,還倒是個有趣的新發現。我從沒料想過會有這種方式的底噪,跟來自電源的PSRR有關?哈哈,還是別瞎猜了,有更多證據及經驗再說吧~

接下來把Y軸頻率換為log scale,看低頻細節:

在100Hz上下,可看到明顯橫紋,通常是頻率響應不同。這樣看有點辛苦,將資料做統計平均,並轉90度:

100Hz處的突起,可說是EL34相對於12B4A在此處能量較強。但旁邊100~300Hz就反過來,12B4A能量較多。由您的聽感敘述「中低頻量感似乎也多一點」,看來是對這區段的感受要多一些。

跟聽感的關連,仍屬猜想與臆測,還待累積更多經驗。目前也還在較巨觀的頻譜上著手,對於更細節的音色判別方式技術,則尚待開發。
goldbingo wrote:
將您的錄音做頻譜圖相...(恕刪)

太感謝你的分析。
我昨天聽了幾次兩台機器的影片。又現場重播比對。
最後猜el34 問題可能出在前級管,前級管我用 中u管6188 並聯,希望音場,中低頻能量能夠兼俱。
可能因為並聯的關係,算錯Q點,或是錯估了前級管的擺幅,導至前級管進入非線性區了。
因些決定換前級管試試,把前級管改成低u管 6sn7。
6sn7 中低頻比較強,但低u管前級,可能音場也稍窄一點。決定換管試試。
換了之後,中低頻就回來了,人聲也比較聚焦。
高頻雜訊,很有可能是奇數諧波作怪了。你的分析,也增加了這個可能性,但只是猜測。
有空再把6188 裝回去,把Q點拉到高電位區,讓線性區擴大一點再來試試。

小管機雜訊,只能再找找看。
畢竟雜訊的可能性很多,目前沒有明確的方向感。
這台用料沒 el34 那台那麼講究,寬容度會少一點。

擴大機系統有個銘言: 前級出聲,後級出力,用在管機也成立。目前的前級管跟組態,還有很多可能性,但要花時間去嘗試。

再次感謝你的分析,
能夠去分析波型,是非常難得的能力 。
啊,可惜我開始玩管機的時間點太晚,學校學的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只複習了最簡單基礎的小訊號分析,管機電路要用。
goldbingo wrote:
將您的錄音做頻譜圖相...(恕刪)


12B4A 高頻處也有雜訊的話,有可能偶次諧波,或奇數諧波造成的嗎?
三極管模式,前級管設計就會變得比較難。
三極管後極,需要偏壓擺幅大,前級相對上比較容易進入非線性區。
三極管的米勤電容值(柵極-陽極之間的寄生電容)比較大,用高u管前級高頻截止點會下降,
用中u管去降低輸出阻抗,但又要兼顧到比較大的擺幅,就有可能進入非線性區。
我已經特別用了線性範圍比較廣的前級管了,如果是奇數諧波失真,那就要重調了。
MiPiace wrote:
高頻處也有雜訊的話,有可能偶次諧波,或奇數諧波造成的嗎?...(恕刪)

諧波失真要很糟,都聽得到雜音了,才會在頻譜圖上看到高頻問題。您的錄的聲音很漂亮,只能說機率不高。

過大3次諧波失真:(上:原始,下:失真)

Clipping失真:

最簡單有效的確認方法,是錄音不同振幅正弦波進行分析。

也許只是環境雜音也不一定,您的電路並沒問題。
MiPiace wrote:
把前級管改成低u管 6sn7...(恕刪)

重跑了一下分析圖:
(淺色:原始、深色:改6SN7)

改善了耶!您真厲害!現在兩者低頻處就很接近了。

意外的是高頻雜訊:
(上:原始,下:6SN7)

改了6SN7後,竟也改善了10kHz以上的高頻雜訊!也許您的方向是對的,這些都互有關聯。
MiPiace

太感謝了,你的工具太強了,一個錄音檔就可以看出很多細節。[讚][讚][帥翻了][帥翻了]

2025-03-17 23:31
再重新檢視3次諧波失真的分析,這次把失真量調小,並同時來看頻譜圖相減:

果然!會產生高頻雜訊,之前單看頻譜圖時沒注意到,謝謝MiPiace大,讓我從中發現了之前忽略掉的細節,又多學到一個知識!
MiPiace

太感謝了,我也找到了設計上一個很大的盲點。

2025-03-18 0:44
goldbingo
goldbingo 樓主

MiPiace [笑]很高興有幫上點忙~

2025-03-18 9:36
yngwiemore wrote:
這是我喜歡的聲音,比較耐聽
goldbingo大,能分析出聲音不同嗎?...(恕刪)

yngwiemore大您好,在107樓與MiPiace大討論的過程中,有了新的發現:
goldbingo wrote:
再重新檢視3次諧波失真的分析,這次把失真量調小,並同時來看頻譜圖相減。果然!會產生高頻雜訊...(恕刪)

因為這個新發現,之前的分析,有了新的方向:

10kHz以上的雜訊,也可能是諧波失真造成。若您有興趣及時間,分別於同音量下再各錄音一次。也許有機會再多些線索,找出關鍵因素。
GoldBingo 大俠~
有興趣的話,比對看看,這個新錄音檔,雜訊是不是有了變化。
我改了負載線,把 Q 點移到線性比較好的點。
下圖中,下方紅色的點跟線,是上一版的負載線。
這次我把負載線移的藍點跟藍線。線性應該是有改善。
這台管機因為採直交設計,沒有交連電容。前級的直流輸出電壓有一些範圍限制,所以Q 點也無法作大幅度的移動。





MiPiace wrote:
GoldBingo 大俠~...(恕刪)

哈哈,稱大俠不敢當啦!

跟上一版比,100Hz、200~300Hz都變得沒那麼凹陷了,但300~400Hz卻凹下去了。


此外,10k~20kHz的雜訊變強了,甚至5k~10k也多了一堆紅色直條,之前並沒有這麼多。調整電路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也好奇的是聽感方面,跟上一版比,高頻5k~20kHz的地方有感受到什麼聽感變化嗎?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