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inuum wrote:
看哪各大論壇不乏人炒(恕刪)
在下聆聽音響也有數年時間,去過音響展也不少次
前些時日還常常光顧音響店,聽過不少品牌喇叭(3~10萬)
若要說贏過小舞的,還真沒幾個,只能說各有特色
至於單體性能,這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用成本考量去看,經銷商要抽成,代理商要抽成,原廠要抽成,運輸、稅金、廣告、售後要抽成
真正用在喇叭上的實際成本,也就1~3成,能用多好的元件
別說一般喇叭,有對400萬台幣的旗艦落地喇叭,在國外被抽絲剝繭,成本也就1、2千美金
另外有對90萬台幣的落地,被一個老外拆開發現用料及其低廉
其中負責中頻的單元一顆才3000台幣上下
濾波器技術已經是一個類比時代的舊技術了,只是因為單體影響所以要因物置宜
說破了不是甚麼了不起的玄學,也只有音響界會用"原廠秘辛"、"大廠調音"、"獨家配方"
等等話術來忽悠消費者,其實還是脫不開電腦軟體模擬、實際測量響應、修正調適
實際上做單體有名的也就那幾家,有零售,更多的是供應大廠(訂製單體)
所以你製造喇叭的單體成本其實就已經佔了80%的聲音素質
再加上合理的線路設計,自製喇叭要幹翻身價數倍的根本輕而易舉
也只有些腦袋被洗昏頭了才以為大廠有多了不起
我以前幫親戚訂做過Limune-one,那聲音真的是嚇死人的好
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沒跟小舞比過,我相信解析素質上肯定是好過小舞
(只少我的記憶上他仍然優於小舞),畢竟單體技術、價差就在那裏
只能說你想付出多少你就會得到多少
如果你只想方便、買大廠牌,那就是給人賺個幾成利潤
然後得到一個價格、成本、定位考量下的商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