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分享】Hi-End網路交換器-影音再進化

A+ | 大野狼 wrote:
所以你確定了解buffe是拿來幹嘛的嗎?(恕刪)


take easy~easy
沒注意我把理想加上了"",就是這架構理想性太高實現起來
不等於好聲音.
A+ | 大野狼 wrote:
所以你根本沒看清楚我(恕刪)
我相信有些東西的改變是目前儀器測不出來的,不用一直講儀器.
聲音的改變也絕對不是只看頻譜
你說改變了東西是否有造成影響,實際的聽感就是有,而你只是紙上談兵
宙王 wrote:
我相信有些東西的改變(恕刪)


好吧你要這樣 你就這樣認為瞜 這是你的自由

聲音的改變不是頻譜不是訊號不是聲波 是你覺得有改變是吧 那....我還能跟你說什麼

物理特性沒有改變的情況下 卻能讓你感覺有改變 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的力量吧

你這這種連紙上談兵都談不上好嗎....

反正你高興就好

我們談的東西是科學 是可監測量化觀測的方式

你跟我們扯的是信仰的力量你知道嗎
宙王 wrote:
我相信有些東西的改變...(恕刪)


這點我同意 確實有些東西可能是目前儀器是無法量測的 
如聽感或心靈感受之類的....

真的佩服上面願意解釋的人 其實蠻多可學習參考 
沒提出合理論點 說人紙上談兵真的有點過份
A+ | 大野狼 wrote:
沒錯 且 也可以用頻(恕刪)


不好意思,據小弟了解相同的聲音示波器測量出來的波型每次都略有不同
但是似乎無法測量小弟說的音場、音色、韻味、泛音之類的
例如我們聽到的音場是在喇叭兩側外的多少距離、高度、深淺有沒有儀器可以測驗出來"數據"
或者百萬小提琴跟萬元小提琴音色的差異性有沒有儀器可以測驗出來明確的數值...

還有我們看頻譜的頻率響應數值與實際聽感高中低頻示相近的,但是音色、韻味卻無法看得出來
差不多數值規格的喇叭頻響,但是實際聽感的音色、韻味卻不一樣...
所以才想知道有儀器或者規格可以測驗這類東西
謝謝!!
chariots wrote:
不好意思,據小弟了解(恕刪)


聲波是可以定位

你不知道一些家用的回音壁的音響有用到這功能麼?

在人坐的地方接麥克風跑定位程式他經由軟體調整讓你聽到的聲音位置正確

你要更專業的也有阿 不是沒有更準確聲音定位的公司與團隊 只是你要不要花錢請而已

所以我可以跟你說靠喇叭加上麥克風 高度 距離 是可以測量出來的 深淺是什麼深淺我就不明白了
(潛水艇這東西你知道不?他就是聲波測量甚至能成像)

音場、音色、韻味、泛音之類的 這是通常是發聲裝置的事情 這跟發聲裝置設計與材料有關係

百萬小提琴跟萬元小提琴音色的差異性有沒有儀器可以測驗出來明確的數值 這個問題很好

當然可以記錄 你錄製下來就是紀錄阿 比對當然可以透過聲波頻譜比對 但有任何意義嗎?

因為這個數值沒有可比性 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拉的人是人啊 拉的位置 力道 心情狀態 節拍準不準通通都是變數

一個人不可能拉出兩次完全一樣狀態的演奏 沒有比對的基準點這樣你要怎麼比?

但音響不一樣啊 你撥放的是錄音 所以狀態是一樣的 才有可以比較的基準啊

你這樣完全不懂我們很難探討知道嗎?(我看你也玩聲音裝置蠻久的)

我們是討論不是學校開課教學
A+ | 大野狼 wrote:
聲波是可以定位你不知(恕刪)


呃...我想說的是"數據化"、"量化"例如頻響顯示的規格

自動音場校正、自動音場模擬是一個"效果"不是嗎?靠著反射讓你聽起來有環繞的效果
是人耳聽起來有那個效果(據說很多模擬環繞實際聽來也是沒有實體環繞好)但沒有規格數據不是嗎??
所以有儀器可以"測驗"出音場的規格嗎??而不是做出音場的效果也不是聲音定位...
煩請告知有哪一對Soundbar有實際的測試"音場數據"??
常看板上不是每個人都是買了才說環繞效果不好??有數據可以驗證就不用買了或還要跑去試聽是吧??

另外,不知道您是否有聽過兩聲道的音響器材呢??
人聲的位置可以在兩聲道喇叭前緣一線,然而樂器在人聲的後面
您可以查詢一下Sound Field & Sound Stage
應該會了解我在說什麼...

我不是說人拉的小提琴下去測試,而是CD唱片裡面的音樂,例如Telarc就有一張CD
是同一位演奏者收錄同一曲目不同小提琴的,如果這個是無法測驗的數據
那我上面提到的,頻率響應一樣接近的喇叭要如何看出音色&韻味不同的差異??
您有實際聽過耳機跟喇叭吧??依頻率響應或者示波器確實可以客觀看出高中低頻的數值波型
但是無法測驗出來音色、韻味這些實際的數值跟數據是嗎??

另外,紀錄兩把小提琴的聲音波行比對當然沒意義
我的意思是,有儀器可以"數據化"各個"音色"的規格嗎??
你看這個規格就可以知道高頻延伸到幾Hz開始衰減,中低頻幾Hz有隆起聽感就會比較突兀
但是有什麼"數據"可以知道這喇叭或耳機發出來的音色是什麼??
這對喇叭音場可以到多寬、多高、多深之類的"數據"??

還是依造您的邏輯,音場、音色、韻味、泛音這些都是自行補腦產生的形容詞??

現在不是討論科學??
不知道是您看不懂我敘述的問題還是故意跳過問題避重就輕
我前面有說過,小弟不是理工科,只想知道是否有儀器可以數據化實際的規格
如果您不清楚或不想回答可以避過...不用這麼氣憤填膺!!
謝謝
chariots wrote:
呃...我想說的是"...(恕刪)


所以你要說清楚你想知道什麼嘛

Q.自動音場校正、自動音場模擬是一個"效果"不是嗎?

A.音場校正 不是喔 他是利用MIC偵測單體發聲至MIC收音的方向 響度 時間差來判斷空間大小與距離來優化調整各單體該發聲的時間差讓你聆聽位置為最佳位置 確實是體整調整並不是你單單認為的是一種效果 當然Soundbar為回音壁方式來處理環繞當然是沒有環繞喇叭好 但也沒有那麼差,純音場模擬才是一種效果。

Q.所以有儀器可以"測驗"出音場的規格嗎?

A.音場有規格嗎? 沒有規格的東西怎麼生出規格給你? 且你知道音場是怎麼來的嗎?

喇叭發聲之後再透過反射 各喇叭發聲的時間差 殘響 回音 場地種種因素加起來才會讓你感到所謂的音場

變數太多怎可能會有規格?

而且我們大多在談的東西甚至都還沒出擴大機 但是你跟我在談的東西都是喇叭所帶給你的你知道嗎 ?

單純以數據>>DAC>>類比資料 是無法看出來什麼音場之類的東西

因為那些都是要真的到喇叭發聲>>反射>>耳道>>內耳>>腦 後你才有辦法感受到

但重點來了接上不同喇叭有不同感受 不同喇叭接上不同擴大機也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也不要說不同喇叭 不同人都會有不同感受了 每個人的耳道 耳膜位置 甚至腦部處理聲音的方式都不同

你聽到的鐘聲不等於是我聽到的鐘聲 你看的草的綠色 不等於我看到的綠色 這是你要先知道的

所以比較最好的比較基準就是DAC出來的類比訊號用頻譜去前後比對

但這部分沒有聲場 因為沒有聲音產生怎會有聲場呢?

Q.人聲的位置可以在兩聲道喇叭前緣一線,然而樂器在人聲的後面

A.這個不只有喇叭好嗎? 耳機也是同原理跟音場一樣

發聲的時間差 殘響 回音種種因素加起來才會讓你感到各物件的位置所謂的相位
讓你聽的時候有辦法在你腦中成像讓你感受到各個樂器的位置
(但 該樂器或人就真的錄製的時候在那個位置上嗎?)
說白點這就是欺騙聽覺 因為單體並不在那個位置發聲用以上因素造成你錯覺

再說白點 所有的音響耳機此類發聲設備都是模擬都是欺騙聽覺你懂了吧

但這都屬於發聲單體的個別特性 不同發生單體對於每個訊號的處理方式(靈敏度)都不一樣

所以每個人對不同單體產生的聲音造成的音場與模擬發聲的位置感受也不同
(當然不同型號不同牌子的擴大機解出來的類比訊號也不同 但最主要的不同是DAC晶片的邏輯算法不同到電路設計的不同都是 所以你可用這對喇叭聽到人聲靠前 那對喇叭人聲靠後 另一對喇叭通通糊在一起這都是喇叭對於訊號處理方式與靈敏度不同造成的因素居多)

Q.我不是說人拉的小提琴下去測試,而是CD唱片裡面的音樂,例如Telarc就有一張CD
是同一位演奏者收錄同一曲目不同小提琴的,如果這個是無法測驗的數據
那我上面提到的,頻率響應一樣接近的喇叭要如何看出音色&韻味不同的差異??

A.同一位演奏者 同一曲目 不同小提琴 當然無法測阿

因為就算同一曲目 他拉的方式手法節拍也完全不同 懂嗎?

只要是人操作就是無限變數無法做比對,更何況一首曲子那麼長

你有辦法做出兩次一模一樣沒有差別的空翻嗎?

他拉的每一次琴都是唯一性 就算用同一把琴也一樣 錄製比對是沒意義的

頂多能看出他節奏準不準而已

Q 還是依造您的邏輯,音場、音色、韻味、泛音這些都是自行補腦產生的形容詞??

A.音場、音色、韻味、泛音 這基本上都是喇叭的腔體設計 單體與種種搭配然後給你造成的感覺
(這主要都是關於發聲單體對於訊號的反應與靈敏度 然後腔體設計,音場部分請看上面)

對於我們在談的東西其實相關不大 我們主要是在談數位的東西好嗎訊號都還沒出擴大機呢

Q.另外,紀錄兩把小提琴的聲音波行比對當然沒意義
我的意思是,有儀器可以"數據化"各個"音色"的規格嗎??
你看這個規格就可以知道高頻延伸到幾Hz開始衰減,中低頻幾Hz有隆起聽感就會比較突兀
但是有什麼"數據"可以知道這喇叭或耳機發出來的音色是什麼??
這對喇叭音場可以到多寬、多高、多深之類的"數據"??

A.有用的數據化比對的前題是要有基準
你可以確定兩把琴在比對的時候全程都是兩把琴在一樣的位置 一樣力道 一樣的角度 一樣的節拍拉出那個音符嗎? 不行? 那就沒有比對的基準 沒有基準就沒有比對意義 高頻延伸 中低頻多少Hz那都是力道 角度 位置 深至上個音符到這個音符的間距甚至收音的位置(畢竟拉琴的人動來動去)都可以改變收音的結果所以怎比

但是有什麼"數據"可以知道這喇叭或耳機發出來的音色是什麼??
這個問題簡單 就比對時間與鋒值 放出來聽就知道音色是什麼拉 如果單看數據就可以知道發什麼聲是不可能的 那不是人類判別資料內容的方式OK? 就算你電腦再厲害程式再會寫 我給你一串二進制數位代碼 還是給你16進制代碼看你也沒辦法看出這個圖是什麼內容啊 相對的道理(難道你電影看太多?)

喇叭音場可以多寬多高多深我上面說過了要所有的設備所運作產生還要包括場地所以沒有基準 沒有基準當然就沒有測量的必要 因為不同環境與設備測出來的結果都不同如何測量? 那測量的必要性在哪?
如果哪天有某個權威組織訂立規定在多大的房間用什麼設備濕度多少高度多少等等的情況下所測量的結果為基準那將來或許將來會有很多測量的數據與方式也說不定

我覺得後來都被帶離題了但我還是很有耐心的回答你了 現在你覺得你問的問題有意義嗎?
(如果你還不能懂一點簡直浪費我時間)

所以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數據化 但不能數據化的原因是變數太多 數據化沒有意義 無法制定標準

裝再多隻喇叭出來的聲音效果終究是模擬的懂嗎 跟Soundbar一樣都是欺騙聽覺 只是誰的效果好一點而已(我講這句話會不會太殘酷了但這就是事實)

其實嚴格來說 你看到的東西聽到的東西 摸到的觸覺 味覺 你感受到的一切感知以科學來說都是腦補產生的

總之再問這種離題沒營養的問題我不會拉黑但我不回應了
A+ | 大野狼 wrote:
好吧你要這樣 你就這(恕刪)
看來你也不了解我說什麼?目前的儀器確實可以測出聲音的改變在儀器下有何差異,問題點是許多改變也許是目前儀器測不出來的,但你卻認為目前儀器測不出來就認為沒改變!這樣懂嗎?
不是目前儀器分析不出的改變就一定是腦補
宙王 wrote:
看來你也不了解我說什(恕刪)


大哥 問題是檢測的儀器就是訊號或是高敏度的收音器啊

如果連你聽不到的聲音都能採集到的收音器都無法採集到明顯變化的話你跟我爭論這不是腦補有什麼用?
反而你要跟我證明你不是腦補啊

我都證據顯示你殺人了,現在換你要證明你沒殺人啊,而不是在那邊喊我沒殺人就想證明你沒殺人啊。

有些聲音例如音場 你們說的泛音之類比較抽象的聲音型態雖然沒有檢測的規格但是有改變的話高敏錄製的設備在錄製後頻譜上一定會有前後差異相對的沒有差異就是沒有(實際沒有但你心裡有但這不在監測意義上),不會有什麼沒有改變但你感覺到有這種話,講實際的等你盲測個幾十次都能說出有改或沒改能完全準確那我就相信你真的能聽到儀器檢測不到但是確實有改變的聲音。而且你可以當最頂級調音師,你會有接不完的調音工作保證比現在賺更多因為你的聽覺比99%以上的人還靈敏設備抓不到的聲音你抓的到 根本就是聽風者。

這就跟安慰劑的測試一樣 你知道安慰劑測試吧

廠商出了一個產品告訴你裝了就會有改變,所以你裝了且你感覺到改變 但是這是無用的東西 但是你就是感覺到改變,這是真的會發生的情況 不要不相信。

醫藥大廠在測試新藥的時候也是要做這種測試
分兩群人 一群人吃新藥 一群人吃沒有任何醫療成分只有樣子的安慰劑
但真的有人只是吃了安慰劑就把自己醫好的也有啊
而且有時候比例還不低,所以心裡會影響生理,
而且影響的程度遠大於你的認知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