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請問各位串流撥放器換網路線或交換器音感有變嗎

steventsao.tw wrote:
這不就符合我說的, 因為 Streamer 不夠格, 只好搞那些有的沒的? 說喜歡調音, 是可以接受, 終究個人喜好. 但是如同我前面說的, 光是 各種廠牌的鋼琴音色, 你有真正近場聆聽過幾台 ? 這種情況下, 你的調音是更正確, 還是只是符合你的胃口 ? 為何 真 善 美 中, 真 排第一, 要好好去想想


呵...抱歉,路過,探問 (與那些搞有的沒的討論、調音無關,僅就"近場聆聽"與"真"探問)

1.近場聆聽與近距離聆聽的本質是否有異?

2.嚴謹而論,您是近場聆聽?還是近距離聆聽?您的聆聽距為何?

3.您定義的"真"是否包含空間聲學、電建聲耦合、聲振耦合?

4.您定義的"真"是否包含生理聲學、心理聲學、電聲性能、聲重播性能?

5.您定義的"真"在電信號系統中,其失真項之性能項目有哪些?各項目之範圍值為多少?

6.您定義的"真"在電聲產品中,其失真項之性能項目有哪些?各項目之範圍值為多少?

7.您定義的"真"在聆聽點,其失真項之性能項目有哪些?各項目之範圍值為多少?

8.您定義的"真"其"聲重播"頻寬(非電信號頻寬) 該當如何?

9.您的聲重播頻寬如何?頻域態如何?時域態如何?小信號的重播態如何?大信號的重播態如何?

10.近場聆聽是否會受空間聲學所影響?

11.近距離聆聽是否會受空間聲學所影響?



PS.
僅路過探問,可不用回答,若欲回答,建議先深思、深思、再深思....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thxman.tw wrote:
呵...抱歉,路過,(恕刪)

我講的 真 和 你習慣問的 電聲規格保真 不在同一水平. 當你家裡有 平台琴, 提琴,南胡, 古琴, 烏克麗麗, 排笛 等樂器, 又可以近距離聽彩排或發表會時, 你才能知道真實的音色和其在空間呈現的狀態. 這是我講的 真. 電聲規格保真在其 之下, 以 一般家庭來說, 後者永遠不可能達到前者的真, 但, 得先知道原始的真, 才能試圖調整 電聲 去還原. 如此而已.

ps. 我沒甚麼不好回答的, 君子坦蕩蕩, 至於你可以回答甚麼,用甚麼方式回答, 或回答到被迫改名, 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steventsao.tw wrote:
我講的 真 和 你習慣問的 電聲規格保真 不在同一水平. 當你家裡有 平台琴, 提琴,南胡, 古琴, 烏克麗麗, 排笛 等樂器, 又可以近距離聽彩排或發表會時, 你才能知道真實的音色和其在空間呈現的狀態. 這是我講的 真. 電聲規格保真在其 之下, 以 一般家庭來說, 後者永遠不可能達到前者的真, 但, 得先知道原始的真, 才能試圖調整 電聲 去還原. 如此而已.

ps. 我沒甚麼不好回答的, 君子坦蕩蕩, 至於你可以回答甚麼,用甚麼方式回答, 或回答到被迫改名, 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呵...

1.從上言,您所定義的"真",顯然並非為眾性、共性下之客觀與主觀的綜合評價,僅僅只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與評議",未進行(甚至可能也無能進行)客觀的測量與主觀的測量辨證與驗核。這項"原始"的"真",也僅僅只是以個人過往於某情態的空間下所聽過的樂器聲與空間態之聲作為參考準線,並非以載媒信號中那只樂器聲原始真實聲音與原始空間態聲作為參考準線。

2.你的個人定義可以進行你的表述,然你的個人定義與辯證過程在問題研究、科學研究、思辨問題上往往問題與漏洞多多。而以這樣的定義去認為你聽的是"真",而去言說問題或導人觀念,那就更易問題多多矣!
(鄙人幼時有習樂器,也曾為學校樂隊之一員,未敢也未能以閣下之論點定義其"真")

3.未知閣下的"近場聆聽"又如何定義呢?


PS.
1).鄙人問的非電聲保真規格...呵
2).以誤導誤不等於君子坦蕩蕩...呵
3).供參
https://blog.xuite.net/thxisf/twblog/5890192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9ltjbx80Q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thxman.tw wrote:
1.從上言,您所定義的"真",顯然並非為眾性、共性下之客觀與主觀的綜合評價,僅僅只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與評議",未進行(甚至可能也無能進行)客觀的測量與主觀的測量辯證與驗核。這項"原始"的"真",也僅僅只是以個人過往於某情態的空間下所聽過的樂器聲與空間態之聲作為參考準線,並非以載媒信號中那隻樂器聲原始真實聲音與原始空間態聲作為參考準線。

2.你的個人定義可以進行你的表述,然你的個人定義與辯證過程在問題研究、科學研究、思辨問題上往往問題與漏洞多多。而以這樣的定義去認為你聽的是"真",而去言說問題或導人觀念,那就更問題多多矣!
(鄙人幼時有習樂器,也曾為學校樂隊之一員,未敢也未能以閣下之論點定義其"真")

3.未知閣下的"近場聆聽"又如何定義呢?


PS.
1.以誤導誤與君子坦蕩蕩是兩回事...呵
2.供參 https://blog.xuite.net/thxisf/twblog/589019207



1. 我追求儀測, 是為了選 電聲器材 ,用耳聽, 是確認 與我所謂真實的差距. 聽, 本來就主觀, 但, 若有每年測聽力, 那就是另一件事. 至於你講的東西, 就成為了廢話, 因為 你 我 的耳朵 不是精密儀器, 你當然可以用儀測確認你覺得客觀還原度有到, 但實際上, 儀測卻無法真實還原各種狀態, 你知道李斯特 彈壞鋼琴, 1812 的砲聲, 雷擊 等 的收錄與還原, 能夠不壓縮收錄與還原嗎 ?

2. 你講的, 原文奉還, 我又不是不知道你發言的模式, 所以不用在這裡嚼舌根, 更別說 你的幼時, 那是過去是, 我還在 現在進行式. 我說的, 有主觀, 有客觀, 因為我向來不相信有 絕對的客觀, 如果你認為你有達到, 那也是在你主觀的認定你達到客觀罷了

3. 近場聆聽, 若你只是要定義, 那, 業界怎麼定義, 就照那個定義. 就像, 我問你, 你對於 牛頓運動定義 如何定義呢 ? 就是個廢話

PS
1. 是兩回事, 但最起碼比你躲避提供你主觀意見好, 不明講你所謂客觀的定義, 就說別人是以誤導誤, 只不過是一種暗箭傷人的行為
2. 這種類似的早就聽過試過很多遍, ,30, 80, 150, 300, 600 鋼琴一字排開, 要人猜哪台最高價, 我猜 300, 我老婆猜對 600, 但對我而言, 一個級數以上, 已經是音色喜好問題, 不代表有演奏上的絕對優勢.
steventsao.tw wrote:
1. 我追求儀測, 是為了選 電聲器材 ,用耳聽, 是確認 與我所謂真實的差距. 聽, 本來就主觀, 但, 若有每年測聽力, 那就是另一件事. 至於你講的東西, 就成為了廢話, 因為 你 我 的耳朵 不是精密儀器, 你當然可以用儀測確認你覺得客觀還原度有到, 但實際上, 儀測卻無法真實還原各種狀態, 你知道李斯特 彈壞鋼琴, 1812 的砲聲, 雷擊 等 的收錄與還原, 能夠不壓縮收錄與還原嗎 ?

2. 你講的, 原文奉還, 我又不是不知道你發言的模式, 所以不用在這裡嚼舌根, 更別說 你的幼時, 那是過去是, 我還在 現在進行式. 我說的, 有主觀, 有客觀, 因為我向來不相信有 絕對的客觀, 如果你認為你有達到, 那也是在你主觀的認定你達到客觀罷了

3. 近場聆聽, 若你只是要定義, 那, 業界怎麼定義, 就照那個定義. 就像, 我問你, 你對於 牛頓運動定義 如何定義呢 ? 就是個廢話

PS
1. 是兩回事, 但最起碼比你躲避提供你主觀意見好, 不明講你所謂客觀的定義, 就說別人是以誤導誤, 只不過是一種暗箭傷人的行為
2. 這種類似的早就聽過試過很多遍, ,30, 80, 150, 300, 600 鋼琴一字排開, 要人猜哪台最高價, 我猜 300, 我老婆猜對 600, 但對我而言, 一個級數以上, 已經是音色喜好問題, 不代表有演奏上的絕對優勢.



呵...

1. 追求儀測是為了選電聲器材?請問您測了您追求的電聲器材哪些性能項?你的客觀數據為何?

2.聲重播中,對於聲重播的失真、扭曲、畸變,僅僅止於電聲器材?其後之影響性亞於電聲器材?

3.您的真實差距,其原始基準線就是有誤(非載媒信號之原始樂器聲與空間聲態,且還不可得),以誤驗誤,對否?

4."聽"是人類的主觀感知,然經一定的規劃、測量、分析、統計,可得相關定性、定量的客觀參據

5.收錄音本身就有侷限性,因此,站在最終聆聽的消費者端,還以為能以原始聲、原始空間態做基準線參考,無疑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根本就是認知上的錯亂與錯誤。(你好好看看你的觀念有多少問題吧!)

6.業界是如何定義"近場聆聽"?
"近場聆聽"之網文、不良的業界生態所產生之錯誤說法,沒弄清,卻還隨亂進之以說以誤 !?


PS.
供參視頻其核非在論哪個音色好壞、演奏優勢,供參視頻其核之要係空間聲學態將影響現場聆聽、現場錄音、重播聆聽的比對與評判,你對變因控制影響性沒搞清,如此舌根之嚼,不僅廢話,更顯許多誤知錯知。...呵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steventsao.tw wrote:
我只告訴你一句話,你我所追求的,全然都是 贗品。你以為的,或是業界所定的標準,其服務的對象為何,又要以何種態度面對,你自己去想,只希望你不要又被迫改名,因為你並沒有從過去的風波中學到,仍然滿滿的自以為是的自我認知客觀。更別說缺乏 已簡御繁 的能力,無法在眾多參數中,排列出影響的順序,只想著每個都要達到。律法使人死,精意使人活。

ps. 就給個 link 然後就希望別人知道你想表達啥?然後再批評別人沒有 catch 到你想表達的重點? 更別說,演示的空間,就代表一切嗎?在贗品的世界裡追求,仍然只是贗品,你嚼再多舌根,再多標準,仍然如此,因為你只講 電聲 保真。


呵...


鄙告訴您,論壇管理制度是人治,被論壇管理制度與網友之作為迫害到,不等於您的認知、說法、辨證是對的,您沒學到的是好好地進行自身的檢視、認知、辨證上的問題與錯漏,在此亦無與之談論真品贗品,若竟只網上舌根之嚼,這樣對您的以簡馭繁之說之論,無疑是緣木求魚。

PS.
1.) 鄙所提非僅只電聲保真,顯然閣下沒看清楚在下之探問,且電聲保真並非就是等於一切。
2.) 何不捫心自問,是否真有好好看人家的LINK?人家的探問、提問?還是只是想在網上舌根以嚼?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steventsao.tw wrote:
人所在的地方,當然才會有人制,所謂的法治,標準,亦是基於此。你號稱 要辨證,卻不知自我所行,只規責於迫害?你以為世界是繞著你轉的嗎? 你所講的,無不基於你所謂的標準,但卻不知道,所有的類比,都存在誤差,只有數位,才能保證是否100% 符合。再進一步講,你活在醫學的標準定義下嗎?如果不是,你拿那些類比標準出來套人有何意義?你真的真確想過嗎?當我可以近距離聽到樂器聲,你卻不行時,你真的知道是誰在嚼舌根嗎?


呵...

1.從你還繞在論壇管理之為,竟不知檢視自身的問題與錯漏,就可知,你真的蠻可悲的,拿此來說嘴,僅僅只是舌根以嚼,並處處在逃避與掩飾自身的問題

2.在下偶能有幸,會去遊歷錄音之事,近距離、遠距離、MIC位置、觀眾席位置、錄音控制台區位置...等,不同位置、不同空間、不同樂團、不同規模...等,都有所差異,不知您是否對這些聲學現象與特性經歷多少?認知多少?還是僅僅以為自身現在是樂團隊員之一,就以為是全部?竟行舌根以嚼之事?奉勸您,這樣對您自身並無認知成長與助益
https://blog.xuite.net/thxisf/twblog/330161032


3.你的前後論述,問題與矛盾真是多,跟你的自身定義也一大堆矛盾...唉
感覺像一個沒從事過科研的人,若有,那你真對不起你的指導教授與你自己。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thxman.tw wrote:
呵...1.從你還繞...(恕刪)
我說過了,你被你所謂的標準套住了,更進一步,還要求別人也照你的認知方式做,真是可笑。至於我前後矛盾處,你就直接講出來,你講了一堆,卻缺乏明確事證,你教授是這樣教你的嗎?更別說,我早講我是 資工本科,既然不是 電聲 本科,當然會有不足之處,至於你,說了一堆參數,但標準呢?你說了甚麼?不也只有一堆批評和判斷。

我說過了,空間很重要也很不重要,既然你有在多點聽過響應,就知道差異性,所以我才講,近距離的直接音。至於你想要套空間,我有必要跟隨你嗎?

至於我持續講改名問題,就是在看,你到底有沒有察覺你的問題,但,看起來沒有。一個人被50% 人喜歡, 50%人討厭很正常,但,你,mobile01 & myav 聲名狼藉,仍舊一本初衷,真有你的。
thxman.tw wrote:
呵...1.你的自證...(恕刪)

你不遑多讓。 更明確的說,你至今為此,沒有拿出任一套標準,只有批評和空談。充滿了傲慢仍無自知。 更別說,此論題可不是在談論聲學。
steventsao.tw wrote:
你不遑多讓。 更明確的說,你至今為此,沒有拿出任一套標準,只有批評和空談。充滿了傲慢仍無自知。


呵...

1.閣下把自身的定義、自證、論證的矛盾與問題,自身的誤知、闡述,經由別的地探問引導使之問題現明,卻說成別人沒拿出一套標準,別人在批評與空談,別人傲慢無知,你這樣的心態與作為真的問題很大...唉.這就是困住你的框架(標準)。

2.建議您還是好好把那些問題深思與釐清,這樣對您才有所成長,也才能降低許多以誤導誤之說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 1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