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CD再見! 實體數位音樂時代的結束 [RIAA 2020]

前輩,您好!就是您圖中這種,黑黑的,另外一面(非讀取面)還有溝槽。


seanyeh wrote:
前輩,您好!就是您圖(恕刪)


如果是這樣還是少聽為妙~

黑膠CD,確實有可能會加劇CDP鐳射頭的損耗
因為CDP鐳射頭是靠鋁鍍膜反射雷射訊號讀取光碟資料
黑膠CD反射光線差(連鍍膜都看不到)

鐳射頭為了清楚讀到資料必須加大雷射功率
而反射光線差,讀取錯誤也多,CDP也要不斷啟動偵錯動作,疲於奔命
所以鐳射頭的加劇損耗是必然的~

我只有一張黑膠CD,也不常聽,沒有感覺對鐳射頭有什麼影響
如果有多張黑膠CD,還是少聽吧!
tosca0222 wrote:
1. CD是數位資料(恕刪)

我也玩EAC好幾年了,還特別從日本買了光碟機來rip,真的感覺起來比我之前用6位數的訊源轉錄(CD類比/數位輸出轉成MD)要好上很多很多再很多!

也從網路找到還有Youtube看到CD製作的過程,那個過程一看就覺得那麼物理性的生產過程,一定會有很多變數產生,也就是成為讀取CD訊號時的錯誤,當然那些錯誤很細微,但就已經跟原始母帶完全兩回事了...

而且我也覺得CD不是好的音訊載體,但主要的關鍵不在CD本身,而是「播放」,播放的變數比CD的製造更多更複雜...

CD有rip得好,確實也還不錯,單純立體聲也可以有很穩定的音像及活生感,這還只是普通的流行音樂CD!

最近也有在追一些舊版CD,從了解CD製造過程,我是覺得初版的可貴有其道理(越晚生產的CD,壓片Stamper越是耗損)...

另外一些國際發行的專輯,很多都是在地製造,自然也會有產製所生的差異,但像我買過莎拉布萊曼「Symphony」專輯,初買是日本版,怎麼聽就是怎麼覺得糊,那時還是用SCD-1在轉錄,一直不滿意,後來買美國版,哇靠!聲響整個明亮起來,嚴重懷疑這不是產製誤差,而是日本版的母帶有經過調整?

說回EAC,在rip之前我會對CD片做一些處理,以前比較龜毛,會先精細拋光再rip,但真的太耗時,一張CD花上幾鐘頭都可能(拋光效果有經過發燒網友聆聽認可過是有差的,而且是正面效果的),最近簡化程序,雖然也要差不多一個鐘頭,但音質成果也相當不錯(其實應該還是EAC+光碟機的功勞比較大),延宕好久的rip工程應該可以一片一片開始了,這禮拜是rip的是張秀卿的「車站」專輯,以前其實不太聽這張唱片的,覺得這個錄音風格的聲音不好聽,這次rip聽起來覺得聲音很紮實和真實感...
單純的流行音樂CD

因為絕版而漲價

串流音樂可以屏除絕版問題

在本質上,音樂本身不變

可以大量複製,不會飛天鑽地

讓你聽成金耳朵。

頂多是讓你花錢自以為是金耳朵。
CD的消失並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好歌手的消失
實際上感覺是並存的狀態,只能說現在的消費者選擇很多樣,要方便有方便,有預算就可以玩老器材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