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傳統前級在數位訊源音響系統所扮演的角色?

tt_koupe wrote:
PDM也是類比訊號,所以流程上應該都會從PDM"轉換"為PWM(或者說將PDM運算成PWM)訊號後經處理再轉回PWM吧. 兩次轉換會有甚麼變化(失真)?

PDM也是類比訊號?不是數位訊號嗎?
ldw406 wrote:
PDM也是類比訊號?(恕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4%89%E5%86%B2%E5%AF%86%E5%BA%A6%E8%B0%83%E5%88%B6

節錄自維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調變方式

連續調變
類比 :
調幅 AM(SSB · DSB)
調頻FM
調相PM

數位
調幅 ASK(OOK · QAM)
調頻(MSK · GFSK)
調相(CPM)
其他 SM (類比)

脈衝調變:
類比 PAM · PDM · PPM
數位 PCM · PWM
展頻
CSS · DSSS · THSS · FHSS

另見
調變 · 線路碼 · 數據機 · ΔΣ調變 · OFDM · FDM

描述:
脈衝密度調變(英語:Pulse Density Modulation,PDM)是一種二進制信號的模擬信號調製方法。在PDM信號中,脈衝的相對密度對應模擬信號的幅度,並不像脈衝編碼調製(PCM)中那樣,特定的幅度值不被編碼成不同權重的脈衝碼。1位(bit)DAC的輸出與信號的PDM編碼相同。脈衝寬度調製(PWM)是PDM的一種特殊情況,其中開關頻率是固定的,並且對應於一個樣本的所有脈沖在數字信號中是連續的。對於解析度為8位的50%電壓,PWM波形將打開128個時鐘週期,然後在剩餘的128個週期內關閉。利用PDM和相同的時鐘速率,信號將在每隔一個週期的開啟和關閉之間交替。兩種波形的平均值均為50%,但PDM信號更頻繁地切換。對於100%或0%的水平,它們是相同的
ldw406 wrote:
PDM也是類比訊號?(恕刪)


向ldw406大致謝!
再稍稍了解一下PDM運作模式,應該是數位訊號才對.
PDM 是以2進位方式(0,1)開關動作,模擬類比訊號所以應該是數位訊號.
tt_koupe wrote:
再稍稍了解一下PDM運作模式,應該是數位訊號才對.
PDM 是以2進位方式(0,1)開關動作,模擬類比訊號所以應該是數位訊號

不過為什麼維基裡面那個表格寫PDM是類比?

我這個電子白痴看的霧煞煞@@
ldw406 wrote:
不過為什麼維基裡面那(恕刪)


我也是霧煞煞,
後來有找到01 裡 componentbeggar大大關於class-d 文章大致看懂些,還沒時間細想,沒想到componentbeggar已發文聊聊class-d,值得一讀.
~
此議題在它樓多次被提出討論,資訊越來越豐富,內含類比前級的DAC也越來越多,歡迎大家繼續切磋理論和分享聽感差異

以下網兄的見解很獨特供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0K wrote:
你的問題正是所有前級廠商或購買者的難題.....

你看中國做一堆DAC,最近更多人跨入Power AMP....還有一堆人做綜合擴大機

理論上,音量控制這玩意,大家早碰過了?
為何沒人做獨立前級? 明明綜擴或串流就有的功能,獨立卻做不出來?

答案很簡單,因為前級的評斷標準介於無法量測的線材和可以量測的後級之間

打個比方,我今天要賣牛肉麵,如果原本的A醬料缺貨,我可以買B醬料代替....而多數的人只會對我的牛肉麵最終產品評價,他們很難吃一口就說: 你XX醬料有換對吧
(線材可能像是我用什麼碗來裝麵,多數時間要用眼睛看才知道有換)

賣綜擴、賣串流前級、、、就像是賣牛肉麵;賣前級,就像在賣醬料

當你要做前級,你會希望你做出一個大小聲都不改變你的音色的產品....最好從DA到擴大機之間就像一條線一樣連接起來(假如你的哲學是這樣)
但你一做前級,你會發現你這裡一個接頭改變了音色、那裏一個配線改變了音色、大聲小聲又不同音色....

所以大家不做前級,說前級最難做,是因為大家心裡那一把尺過不去(單獨賣醬料,我不覺得我做得好;混一起做牛肉麵,我覺得我不輸任何人)

所以前級一定有調味,正確 (至少調得比線材多很多)
調味好不好? 這沒有答案,因為你本來就活在一個有調味的音響世界中
(牛肉麵的味道有太多東西組合而成,喇叭就像是牛肉,但你不是生吃牛肉對吧....)
小弟對音響的認知,分為三個區塊:
A訊號——B放大器——C揚聲器。
A: player
B: 前級、後級
C: 喇叭

數位音源指的是什麼?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訊號(不管是類比或是數位)被產生之後,到它到達B這一區塊之前一律要轉成類比訊號(謂之D/A轉換),然後才能在B這個區塊裡做放大不是嗎?
然後出了B這區塊就以電流型式給喇叭作功,產生空氣的疏密波。疏密波跑入人耳經過人耳複雜的構造,謂之聲響。
樓主的題目讓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有點莫名其「妙」,或許小弟才疏學淺,各位就當野人獻曝、以管窺天、聊備一格好了。
New_One

數位音源就是PLAYER,你不知道CD就是數位訊號嗎...

2022-08-31 2:48
目前類比訊源主要指黑膠唱盤,和數位訊源相比,對獨立傳統前級的需要性差異:

1. 唱頭放大器: 黑膠唱盤需要而數位訊源不需要
2. 前級放大器: 傳統類比訊源輸出電壓大多比較低所以需要,而數位訊源輸出電壓較高且大多(非絕對)高於後級輸入靈敏度(達額定輸出功率所需輸入電壓),所以不一定需要,實務上大部分的組合正常音量聆聽時,前級放大器的輸出電壓是「低於」輸入(數位訊源fixed output)的,也就是前級在做「電壓衰減而非放大」(例如:先經音量控制衰減50倍再經前級放大器放大10倍,或可變增益放大器gain <1)。但是…… 前級放大器除了放大電壓,是否因其電流等其它電器特性設計優異,而多經過這台前級可以讓系統的客觀音質(非指主觀音色)或THD+N提升? 這仍有爭議待討論!
3. 音量控制: 如果數位訊源不含音控則需要,若含類比音控是否仍需前級的音控? 不同組合答案可能不一樣,這仍有爭議待討論!
4. 訊源輸入選擇、耳機輸出孔等其它功能: 這要看數位訊源是否含這些功能和是否符合用家需求? 這題較簡單無爭議
5. 調整音色: 似乎越來越多人認同傳統獨立前級主要功能之一是調音,但這種調音效果有無機會由DAC前級或後級取代,這仍有爭議待討論!
PY8888 wrote:
前級放大器: 傳統類比訊源輸出電壓大多比較低所以需要,而數位訊源輸出電壓較高且大多


先要澄清一點, 你所謂的數位訊源指的應該是CD機, SACD機, BD/DVD機, DAC機, 串流機等等. 它們讀取的源頭是數位, 但它們的RCA輸出無論是你接前級或後級, 則都是類比訊號.

這些類比訊號電壓, 雖然各廠牌都有不同, 但比起黑膠唱盤, 都是屬於高的. 包括類比訊源的調諧器以及卡式錄音座, 類比電壓也是高的. 因此你的這點問題幾十年來並沒有基本的改變.

近年來稍有的改變是因為有些串流機為了耳機族的方便, 增設了可調音量, 比且多了一個小的增益. 至於這個小增益在發燒音響界裡能否取代傳統前級(增益通常大很多)的地位? 見仁見智. 這沒有標準答案, 而是喜好問題. 從幾十年前分離的傳統前級就是小眾, 但至少現階段來說, 從市場來看傳統前級並沒有消失的現象, 可選擇的品牌與型號還蠻多的.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