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數位思維的音樂世界 Densen B-275 & Marantz AV8801



What Thomas answered about the surround board
The SB are designed for surround performance. The preamps are designed for long time listening pleasure. It is a little different. But take a blu ray with 7.1 out, and match it with a B-2xx

and I doubt it is possible to get better performance from any surround preamp no matter the price.... (not joking..)

A 7.1 analog out Player is then the source,right ?

請問有人試過 SB-01 or SB-02 嗎 ? How it sounds like ?

網路擷圖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 好久沒欣賞影片了
打開 Projector, Bit streamer, AVR ....etc
Center, Side surround, back surround 5.0 湊合著看
對白清楚,環繞有出聲 主要是看劇情

各位樂迷們會否一樣 漸漸不甚考究劇院音效 ?
聽音樂感受好粉多



p.s
片子一直有在收, 硬碟滿了就換,10 片/Month 這點沒中斷


畢節望族後裔


Linn Kiko 為一體式 迷你 "兩聲道" 音響組
Kiko 的設計, 多聲道的考量已然 Design-in

它的音響主機具備 hdmi in/out for DSD/DTS audio stream
透過 iOS or Android 遙控音樂串流 from PC or NAS

是否透露 hdmi 將成為 兩聲道/多聲道 大一統介面 ?

其實單論影音串流
PC -> HDMI -> AVR 包山包海各種音樂格式播放, 且支援 iOS(Android) Remote
要詬病的話,就屬 AVR 多為 cost down 產物, 音質不夠考究
誠如宅爸說的 75 分 ....... SC-57

終於盼到兩聲道大廠 開始跟進

畢節望族後裔


換一顆 DAC Burr Brown PCM-1789 192/24 bit 來聽


Path : NAS -> BDP -> Pre-amp

大環牛


Densen B-275 音色隨 DAC 改變, 若要宅爸說這兩者的音色支配性
大概 DAC 70%, 前級 30% or more

畢節望族後裔


看到一則專輯介紹 "喇叭的夢魘" 引起宅爸好奇

Albrecht Riermeier 人稱 "鼓怪" 的作品 : 四鼓齊鳴
本以為又是大鼓測超低頻的聲樂,玩下潛地震之類的

哇, 居然是以高頻敲擊樂器為主

宅爸以 Main 2.0 + Side 2.0 高音陣列 4 支 Be & 兩支超高音 應戰
左右半球音場 將高頻變化敲擊 發揮的淋璃盡致

不怕音樂刁鑽, 多聲道能以各種組合,陣仗 應付不同的音樂.
Main/Side 合力破解 鼓怪的喇叭夢魘, Outstanding !

供樂迷們參考 ~~~~
畢節望族後裔


數位流架構,
籃光播放機 擴充版圖 幾乎通吃 ?
CD 播放機可否劃出藍海偏安 ?
上述圓盤都式微, DLNA Player 強化解碼能力,植入高階 DAC 成為主流 ?
擴大機往上侵略, All in one 一統 數位機海 ?
NAS 能否越界提供 hdmi 輸出 ?
各式機上盒,高清機 要追加 DAC 嗎 ?
再議 數位流趨勢 ....... stay tuned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用 SA-30 客串書架, 看上它的節能
兩音路兩單體 音域 算大落地的一個子集 subset
拜 8" 低音盆之助, Bass punch 約略點到, 有加到分 !

書架先天底聲不足,高音仍顯偏亮 口水,齒音 比例過高
宅爸不認為值得大書特書 "解析好", 兩音路兩單體 本是一種經濟 & 空間的妥協
單純 "小書架" 不宜再玩高音 , 2.1 的音色比較均衡.

宅爸是 8" 鎮底的心得,主流 5~6" 低音盆小書架 只怕更刺耳
底聲何其重要,耐久聽也 !
從音樂後製作到發燒機,高階喇叭,線材 都嗅的出各家絕活.

這也暴露了 W5 弱點 => 底聲不足
三音路六單體的 W5 為中高音特級模範生 比如聽 玻璃杯落地,碎片四濺,上文的鼓怪
It's Outstanding !
連聽幾個小時 碎片落地 ? 跟久聽重低音爆棚一樣無趣
點到為止的音效 不能當主旋律
W5 比 SA-30 更需要一顆重低音平衡聽感

聽感的參考級為各家旗艦
對稍有積蓄的社會上班族 (學生,職場新鮮人不計)
宅爸建議購買喇叭前,先聽過系列旗艦
可知預算妥協後的"子集" 應往何處補強, 增加方向感.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這回用 Bit streamer 高清機 當 Decoder (Capability second to PC)
這種小盒子倒是 Stereo/Multi-channel 幾乎通吃
hdmi 便利性 實在無法忽視它
解碼能力強大的 AVR 內含的 DLNA audio player 確只定位在 stereo,自宮 ?
品牌商的默契 ?

仔細聽 DTS-ES wav 音效 vs Extended Stereo (宅爸常寫的多聲道同步輸出)
1)DTS-ES Center 為發聲的一環 vs Extended Stereo 不需要中置
2)DTS-ES 側環繞 80% 聲音同 Mains, 不確定是否 X.over 濾掉了低頻
implies Extended stereo 有立足之地, 後者 100% = Mains
3)AVR 的 Full band phase control, Room correction engaged
Extended stereo 兩聲道前級 無此功能

宅爸頗看好高階 BD player 一統江山
> 影音 2.0~7.1 解碼一機包辦
> 圓盤,硬碟,Net 通吃
> DLNA 串流, Remote control 交給行動裝置

若追求 Hi-end, 每聲道需有獨立 DAC, 也就是 7.1 = 8 顆 as minimum
只有市售多聲道前級能辦到 => 這類選擇相當收斂了 ......
BD Player 若裝 8 顆 DAC 價格太貴了, 還是分工為佳 !

靜待各 高階擴大機品牌 (DAC >= 8) 追加 i-Device remote control
操作便利性也將一流.

再等等 ~~~~

p.s
近來網路上 DTS wav 增加甚多, 這是趨勢嗎 ?
畢節望族後裔


Symphonic explosion 爆棚古典 ?
收錄動態較大的一些交響名曲

各廠的高階系列喇叭,頻響最寬 => 聽大編制 非常舒服
空間夠的話, 音樂享有吞吐呼吸的緩衝,漸近漸遠,層次分明
就像請舞者表演 衛浴空間 大概看 原地肢體動作,靜態美姿
舞台才真正看到舞藝,看大動態,看大編制表演


雖然宅爸以為空間 早在器材入厝前 早應先期規劃完畢,
宅爸花三年 思考空間配置 ; 一年認識 音響器材 ; 半年學數位流

p.s
空間絕非常見的臨時起義, 新居客廳預算 XX 萬,快交屋了 急喔 !
年終領兩個月,書房音響怎樣搭最好 ? ......
但,這些都是音響店家賣套餐的好機會 , "速食" 已是民粹所愛.

不是樂迷該有的程序.
畢節望族後裔


兩聲道聽了一陣子, 宅爸回頭用 AVR 複習 DTS 5.1 演唱會
Mains/Sides audio output 聽不太出來兩者差異
Center 營造前方音場, 一旦關閉 center 則剩下包圍音場

對照兩聲道 Densen B-275 直接輸出 4.0 as Extended stereo
包圍音場 with better sound quality than AVR 4.1 with center off

若樂曲無強烈低頻 則 .1 在 stereo 4.0 mode or DTS 5.1 mode 都不顯著.


畢節望族後裔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