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大概符合大家普遍對於USHER的映象~~
1.C/P值高
2.需要有大推力的AMP才有更加的表現
我轉貼的原因,只是想說....幾天下來的討論!大家都沒錯!只是太各自堅持各自的立場~
可以講出自己喜歡的聲音~但是不需要強迫大家接受你喜歡的聲音
有人喜歡大推力~亦有人喜歡溫暖寬鬆!!
希望大家試著將01變成另一個MYAV吧,讓更多喜歡聽音樂玩音響的人!多一個地方可以討論~
PS:文章未完全轉貼,想看全文者請自行前往USHER網站!
原作者:John Potis
譯自Sixmoons網路音響雜誌
言歸正傳,Be-718確實是值得擁有的頂級揚聲器。我敢說,至少可與我所聽過的任何頂級的高價揚聲器(包括售價超過5000美元的在內)媲美。依據我的聆聽經驗,3,000美元上下的書架式揚聲器目前是「益/價比」最佳的價位,因為此價位附近恰巧有不少是我最喜愛的優質揚聲器(包括低於2000美元的ACI Sapphire XL在內)。超過此價位的揚聲器大多數皆可列屬於奢華不實的設計,所增加的價格往往未必換得更多值得稱道的傳真實質。換言之,目前3,000美元上下相當於頂級書架式揚聲器的恰當價位(僅有極少數例外),Be-718即為最典型的代表作。超過此價位的任何二音路書架式設計,幾乎可說買不到比Be-718更好的揚聲器,就算使用更新奇的技術與更複雜的音箱等,所獲得聲音品質未必符合經濟效益。
Be-718採用了一個新型的「中音兼低音單體」(型號8948A,紙質錐盆直徑七英吋)以及一個當今最佳的「Be高音單體」(使用Be金屬振膜,直徑1.25英吋)。Be是鈹金屬(Beryllium)的簡稱,極端堅硬,又極為輕盈,通常少量摻入各種合金當中,藉以強化其堅硬度。Be質量只有鋁金屬的三分之一左右,可以製作成更薄的金屬膜,而且更不易變形,因此是高音單體的理想振膜材質。
Be-718(亦稱Tiny Dancer)屬於二音路書架式設計,依據原廠公佈的技術規格,靈敏度87dB,額定阻抗8 Ohms,頻率響應42Hz至35kHz,可承受功率200瓦。音箱高15英吋、寬10英吋、底板深16英吋、頂板深12英吋(音箱背面的兩對大型鍍金喇叭接線柱增加兩英吋接線深度)。分頻點位於2.06kHz。
Be-718音箱製作得非常精緻美觀,箱板處理勝過我之前擁有的JMlabs Mini Utopia(售價是Be-718的兩倍)。兩對大型鍍金喇叭接線柱之間沒有提供跨接導線,意味著最好採用二路分音驅動的方式。音箱上的黑色鋼琴烤漆比其照片更加優美,觸摸起來感覺非常豪華細緻,堪稱當今的極致品質。此外,音箱內部採用的是JPS Labs Alumiloy接線,與我音響組合系統所用的訊號線相同。當Be-718擺妥於喇叭架之後,看起來十分壯觀,不容小看。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Be-718的額定靈敏度為87dB,不過,實際驅動之際,每聲道輸出功率40瓦的EL 34真空管綜合擴大機似嫌不夠,無法讓Be-718完整地發揮。慶幸的是,Be-718並非一定要真空管機來匹配;試聽期間,我主要使用Bel Canto e.One REF1000單聲道(500瓦)組合功率擴大機驅動之,Be-718表現最佳。當改用Musical Fidelity A5綜合擴大機驅動時,Be-718亦表現得非常好,顯然,選用任何優質的高功率晶體機均可徹底展現其潛能。
◆結語
雖然我對Be-718的文宣內容有一些意見,然而對於Be-718,我始終認為,不論製作上或表現上,均接近於找不到瑕疵的境界。只要匹配一台輸出功率足夠的擴大機(不論管機或晶體機),Be-718就能給予領先尋雄的音樂詮釋,低音動態與延伸均屬上乘,中音飽滿連貫,高音飄逸悠揚、無拘無束、韻味十足。儘管目前市面上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揚聲器設計,然而,真正能夠達到傳真又傳神的設計可謂少之又少,我認為Usher Be-718正是超凡絕倫的經典之作,以忠實詮釋音樂錄音為依歸,讓愛樂者得以盡情享用音樂重現之奧妙。以當今二音路書架式設計而言,以聲論價,Be-718堪稱首選,多年來難得一見。
‧試聽所用的音響組合系統
類比訊源:Merrill-Scillia Research MS2轉盤、Hadcock GH Export唱臂、Ortofon Kontrapunkt H & Garrott Bros Optim FGS唱頭、K&K Audio MC放大器。
數位音源:Accustic Arts Drive 1/Audio Aero Prima SE DAC。
前級擴大機:Bel Canto Pre2P。
功率擴大機:Art Audio Carissa、Bel Canto e.One REF1000、Canary CA-330單聲道組合、Opera Audio Cyber 211單聲道組合、Musical Fidelity A5綜合擴大機。
揚聲器:Tidal Audio Pianos、Homing Perikles、Thiel CS 2.4, Ohm Acoustics Walsh 4(含4.5 mk.2升級)。
訊號線、喇叭線、數位線:JPS Labs Superconductor 3。
電源線:JPS Power AC、Analog AC、Digital AC、Aluminata and Kaptovator。
電源調理器:Balanced Power Technology 3.5 Signature Plus(配合ZCable Cyclone電源線)。
附件:Sound Mechanics Performance平台、Butcher Block平台(含Quest for Sound Isol墊)、Vibrapod隔離墊與腳錐、Ultra & Heavy ZSleeves、Viablue QTC喇叭腳錐、Auric Illuminator、Gingko Audio Mini-Clouds。
聆聽室:長16英呎、寬12英呎、高9英呎。
其實對於欣賞音樂,可以有很多的態度
WHY SO SERIOUS?
在騎腳踏車時,我聽一般MP3+一般耳機
出差在旅館休息時,我用IPOD+HD595
在家看影片,用台灣土砲5.1聲道,感受超強劇院震撼
在書房看書,用書架型喇叭+兩聲道AMP
重點是,聽這個音樂快樂嗎?
因為要測喇叭所以要固定CDP/AMP甚至是線材都要固定(東西不變),這樣評論的變因才會最少!!
若是要評CDP/AMAP那至少喇叭不能改變~
結論是喇叭的表現是好的!要表現出100%的實力,也許就要看口袋深不深!
但是不能說因為要高價的AMP,就說喇叭不好~只能說沒榨出100%的實力~
君不見B&W的鸚鵡螺用低價的AMP推出好聲過,至少我看到都是PASS的後級X4
但是你可以說鸚鵡螺不好嗎??
可能會有網兄說:別牌的喇叭就不需要用"貴"的AMP就可以出好聲,這又會回到"喜好"的問題
從科學的角度上這喇叭是好的,大家多聊聊音樂器材...不分高低價!這...不是很贊嗎?
小弟也玩過小功率全音域(COLIN系統)也很優喔!!
阿聖5257 wrote:
總算有高水準的評鑑出...(恕刪)
這是從USHER的網站轉過來的,該怎麼說比較好呢??
難道USHER網站會貼Be-718負評的文章嗎??
MikeTPE wrote:
查了一下:
Bel Canto Pre2P: USD4,490
Bel Canto e.One REF1000: USD4890/pr
也就是說, 國外用將近一萬美金(進口後,恐怕沒50萬買不到)來去推BE718。
啊!這不是窮人的玩具!
我想這才是重點吧.........
一萬美金等級擴大機組合,可不是一萬台幣等級的AU8500
當你用50萬等級的擴大機組合時,3萬等級的喇叭當然是"平價".........
重點是,如果你用8000等級的擴大機時,發出來的聲音跟50萬等級的擴大機差多少呢??
回過來,總預算是4萬時,擴大機 + 喇叭的搭配為呢??
雜誌評價,有時候只能參考
讀過工科的人應該有做過實驗吧,在某些小地方去做調整,會讓你的結果差了10萬8千里......
但是如果那個小地方不被點出來,你永遠搞不懂差異在哪.........
郭紅人
鍋弘人
鍋紅仁
這三鍋人到底差在哪我也搞不懂
鍋紅人 wrote:
這是從USHER的網...(恕刪)
呵呵~郭兄!的確~沒有公司會貼自己負評的文章與評論!如果可以的話可請您提供有負評的文章嗎?因為這樣對想購買的網兄也有讓他們參考的依據!
文中也有提到
1.Be-718音箱製作得非常精緻美觀,箱板處理勝過我之前擁有的JMlabs Mini Utopia(售價是Be-718的兩倍)。
2.當改用Musical Fidelity A5綜合擴大機驅動時,Be-718亦表現得非常好,顯然,選用任何優質的高功率晶體機均可徹底展現其潛能。
小弟拙見~AU8500音質雖不佳!但推力絕對夠~若以一般的喜好應該也足已!沒人規定要是賽車手才能開法拉利吧!
小弟對USHER沒有特別的意見~對其他的喇叭也是!都只是每個玩家都有喜歡的族群~
有人喜歡大功率~我就喜歡小功率~(小功率不好嗎?您可以查一下Colin Sound Lab參考看看! )
接不接AU8500都不能否定BE-718是顆好喇叭!多好?不知道?就數據說明~它還不差!值不值3萬1千9小弟沒有辦法幫您量化~
阿聖5257 wrote:
關於您所說的細部調整...我想如果我阿公還在的話也會...(不用工科的喔)(經驗換來的)
差異就像是..相機版常說的..鏡頭後面的那個腦袋...
我指的是擴大機
以音響雜誌來講,他只說喇叭很好
但是有多少人在看雜誌推薦時會注意到"一萬美金"??
如果改用"一萬台幣"的擴大機讓雜誌去評的時候,那結果又是如何呢??
我沒說USHER不好,只是用來誇它"平價",在某些觀點上是不成立的.......
把話再講難聽點,雜誌上有多少東西的評價是花錢去打通關的
就像某人說MARANTZ的擴大機有多爛,MYAV二手都沒人要
結果前天我在FNAC看到某本音響雜誌上,還不是把MARANTZ的擴大機評的跟神一樣.....
你提到的"相機",那些攝影雜誌就更扯了
有多扯??我身邊一堆幫攝影雜誌寫稿的,某些文章真的能相信??看看就好吧
拿D200 + 18~200 vs 40D + 24-70/2.8,鏡頭完全不同等級
可以告訴我這樣的評鑑文章代表什意義??最後下的標題叫做 "D200 vs. 40D"
郭紅人
鍋弘人
鍋紅仁
這三鍋人到底差在哪我也搞不懂
內文搜尋
X
發燒音響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