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串流播放與擴大機一體化的趨勢愈發明顯,Wiim 以「高性價比、高整合度」為品牌核心,迅速打進串流與兩聲道市場。這次的 Wiim Amp Ultra,可說是將前作Wiim Amp 的易用性 與 Wiim Ultra數位轉盤的高階規格融合,實現 1+1 大於 2 的綜效升級:更高的輸出功率、更完整的 HDMI ARC 支援、Wi-Fi 6 與 RoomFit 自動校正,以及更強的多平台串流相容性。
在串流音樂成為趨勢,市場對「串流播放 + 綜合擴大機一體化」漸成顯學。Wiim 以 Wiim Amp 在入門 Hi-Fi 市場建立了亮眼口碑,整合多平台串流、HDMI ARC、體積小巧、操作便利,是許多新手與輕資族的首選。這一次,Wiim Amp Ultra 的登場,不僅在規格上大幅進化,更在聲音表現上直接切入中階 Hi-Fi 的領域。
在思考被動式喇叭有沒有機會放在房間作為一個可以搭配的可能,本次將搭配Wiim Amp Ultra 搭配筆電及電視實測其可行性。檢視這台串流擴大機在同價位推力及音質了得外,再進一步挖掘其潛力。
- 正面外包裝
- Hi-Res認證(3.5mm)
- 側面外包裝
- 背面外包內容物
- 背面外包規格
- 背面外包規格-2
- 包裝內容
- ultra amp 所有物
- remote2 新款遙控器
一、外觀與結構設計
Wiim Amp Ultra 採用鋁合金一體成型機箱,結構紮實,重量相較一般桌面串流擴大機稍重,重達2.4Kg,這是因為內部電源模組與放大電路均做了屏蔽與隔離設計。前面板僅保留中央一顆多功能旋鈕與觸控式 OLED 顯示螢幕,整體簡約但有科技感。背面介面分佈清晰,從喇叭端子到 HDMI、網路一應俱全。- 正面觸控式螢幕
- 背面端子
- amp ultra重量 2.486kg
- 遙控器重量82g
- amp ultra底部
- amp ultra-2
二、回顧 Wiim Ultra+Wiim Amp 與新機性能比較
以下是3台規格比較表:

二、Wiim Ultra Amp 規格解析
在串流播放與綜合擴大機領域,Wiim Ultra Amp 的出現,顯然是對自家「Ultra + Amp」組合的一次全面整合與性能再造。雖然兩者同樣搭載 ESS ES9039Q2M DAC,並具備完整的多平台串流支援與 Room Correction 空間校正功能,但 Ultra Amp 在功放架構上的躍升,讓它的聲音實力有了明顯的層級差距。Wiim Ultra + Wiim Amp 的分體組合,Ultra 負責串流與解碼,Amp 負責功率放大,雖然靈活度高,日後可獨立升級任一環節,但訊號必須經過額外線材傳輸,路徑相對較長,也可能引入額外干擾。Amp 本身採用單顆 TI TPA3255 晶片同時推動雙聲道,推力在中小型系統中已綽綽有餘,但當面對低阻抗或低靈敏度喇叭時,持續大功率輸出下的控制力與穩定性略顯不足。
WIIM Ultra Amp 則在此處大刀闊斧,直接採用雙顆 TPA3255,左右聲道供電與訊號完全獨立,並引入D類擴大的 PFFB(Post-Filter Feedback)後濾波回饋技術,讓高效率與低失真兼得。先進的散熱管理,則確保了長時間大動態播放依然冷靜,這使得低頻的收放更精準,動態爆發更具衝擊力,同時保持聲音的穩定與細節的完整。類比段方面,Ultra Amp 延續 Ultra 本身的高規格設計,內建六顆 OPA1612 運放,從 DAC 後級緩衝、濾波到前級驅動,層層把關訊號的純淨度與密度,背景更黑、音場更深、定位更精準。電源也由8字孔轉為3圓孔電源輸入,新增接地也讓在大功率輸出時供電穩定,減少漏電風險。
因此,雖然兩者在串流與解碼的核心技術上幾乎一致,聽感差異卻不容忽視。Ultra Amp 在推力餘裕、聲道分離度與低頻控制力上,明顯優於 Ultra + Amp 組合;後者則在靈活性上保有優勢,適合日後想要單獨升級功放或 DAC 的用家。但若目標是取得最短訊號路徑、最佳功放性能與全方位的系統穩定度,Wiim Ultra Amp 無疑是一台從設計之初就鎖定高聲音品質與一體化體驗的成熟之作。
另外比較可惜的是Wiim Ultra Amp 目前不支援airplay2。 但有Wiim 家族商品 Wiim Mini 作為 AirPlay 2 接收端,讓Apple 用戶可額外購買搭配。透過 3.5mm to RCA 將 Wiim Mini 輸入到 Wiim Amp Ultra 的類比端子,享受無線播放的便利性與擴大機的驅動實力。
- Ultra Amp V.S. Ultra+Amp-1
- Ultra Amp V.S. Ultra+Amp-2
- Ultra Amp V.S. Ultra+Amp-3
- Ultra Amp V.S. Ultra+Amp-4
三、被動式喇叭選擇
如果在小房間裡用被動式喇叭,挑選時可以先看重點:反射孔位置。如果是臥室或書房這種空間不大的地方,建議選向下反射或前置反射孔的書架喇叭,例如 Wharfedale EVO 5.1書架喇叭、ELAC DB52 書架喇叭。這種設計對擺位比較不挑,貼牆也不容易讓低頻變得混濁。
如果喜歡後置反射孔的聲音,那就別直接放桌上,最好買一對喇叭腳架,離牆留點距離,聲音會開闊許多,低頻也比較乾淨。至於落地喇叭,除了同樣要考慮反射孔位置外,靈敏度也很重要。尤其擴大機功率不大時,最好選 90dB 以上的型號,例如靈敏度高達 95dB 的 Klipsch RP-5000F II落地喇叭,小音量就能有不錯的動態和厚度,聽起來輕鬆又有力。
![]() |
![]() |
![]() |
![]() |
|
名稱 | EVO 5.1 | Elac DB52 | RP-600m | RP-5000F II |
類型 |
書架喇叭 |
書架喇叭 |
書架喇叭 |
落地喇叭 |
反射孔位置 |
下方反射孔 |
前置反射孔 |
後方反射孔 |
後方反射孔 |
靈敏度 |
87db |
86db |
96dB |
95dB |
阻抗 |
4歐姆(兼容8歐姆) |
6歐姆 |
8歐姆 |
8歐姆 |
高音單體 |
35x70mmAMT高音 |
1吋布質圓頂 |
1“鈦LTS通風高音揚聲器 |
1“鈦LTS通風高音揚聲器 |
低音單體 |
5吋功夫龍單體 |
5.25吋芳綸纖維 |
6.5英寸金屬陶瓷錐形低音揚聲器 |
5.25英寸金屬陶瓷錐形低音揚聲器X2 |
響應頻率 |
56-26kHz |
46Hz – 35000Hz |
45-25kHz +/- 3dB |
40-25kHz +/- 3dB |
分頻 | 1.9Khz | 2.2Khz | 1.5Khz | 1.9Khz |
四、RoomFit 校正實測
在開始之前,請務必確保:喇叭擺位已達到基本要求——左右對稱,與聆聽位置等距,高音單體與耳朵高度接近。
房間內大面積的硬反射物(如玻璃桌、大理石地板)盡量有軟質物品吸音,避免量測時反射過強。
手機或平板已安裝最新版本 Wiim Home App,並與 Ultra Amp 在同一 Wi-Fi 網路下。
麥克風使用手機麥克風,測量時手機水平到聆聽位置高度,避免量測曲線失真。



Wiim Amp Ultra 擴大機 × HA2-320eS 影音分離器——遊戲與音樂的雙模式應用
現代家庭娛樂,筆電往往同時承擔遊戲與多媒體播放的任務,如何將影像與高品質音訊精準分流,成為系統規劃的關鍵。這次,我們將 Wiim Amp Ultra 搭配 HA2-320eS 影音分離器,嘗試在確保聲畫同步的前提下,同時滿足 Hi-Fi 聆聽與大螢幕觀影需求。

本次使用的影音分離器3進2出切換,輸入可靠遙控器切換輸入孔,輸出孔一格eARC視訊輸出,以及eARC音訊輸出,聲道數可切換2聲道、5.1聲道、7.1聲道,Standard audio, DSD audio, HD(HBR) audio,(include Dolby Atmos),高頻寬輸入輸出孔,維持遊戲所需規格;線材規格選擇高頻寬線材。
分離器的 HDMI Audio Out 端口負責輸出純淨數位音訊至 Wiim Amp Ultra,讓擴大機直接接收高品質音源;視訊訊號則透過 HDMI eARC/ARC 直送電視,確保影像完整無損。
首先我們先使用影音分離器測試接擴大機。
連接方法:筆電IN → HA2-320eS 影音分離器→ OUT Wiim Amp Ultra 串流擴大機
將 MSI 筆電透過 HDMI 輸入至 HA2-320eS影音分離器後方按鈕設定為 2.1 聲道輸出。音訊由 HDMI Audio Out 傳送至 Wiim Amp Ultra,影像則透過 eARC 傳輸至電視。實測時,聲畫整體表現均衡,使用 Klipsch RP-600M 喇叭播放,聽來力道強勁,高音輕盈,耐聽度佳,擴大機輕鬆推動,對於擴大機根本小菜一碟。Wiim APP 則確保輸入輸出端子是否切換到對的位置,筆電則須留意關閉電腦預設環繞音效,確定輸出端切換到HD Audio Driver上。

接下來讓我們更進一步將視訊傳輸到電腦上:筆電 → HA2-320eS → Wiim Amp Ultra(ARC)+ 電視(eARC)
同樣將筆電連入 HA2-320eS,維持 2.1 聲道輸出,但啟用 ARC 音訊直送至 Wiim Amp Ultra,並同時將視訊從 eARC 輸出至電視。這種接法在實測中展現出最佳穩定性,ARC 傳輸流暢,即使長時間遊戲或觀影也未出現斷音問題,因此更適合作為日常的主要使用模式。透過影音分離器,Wiim Amp Ultra 不僅能在音樂播放時充分發揮高階 DAC 與 雙功放的實力,還能在遊戲與電影場景中提供低延遲、高解析度且穩定的聲音輸出,真正達到「一機多用」的影音全能境界。
除了在Wiim設定後,還需要再檢查電視上設定,音訊輸出 HDMI ARC / eARC
音訊格式 PCM 或 Dolby Digital(避免選 DTS,WiiM 不支援),可選自動,由系統自行切換。電視喇叭 關閉或設為「外部音響」,CEC 控制 開啟(有助於電視開機時自動啟動 WiiM)以三星電視為例,但偶爾會遇到音訊中斷的狀況,需重啟擴大機或重新連線才能恢復。

設定三星螢幕須注意數位輸出格式選擇自動,喇叭標示則為Wiim標示代表設定成功。
六、個人視聽體驗 Klipsch RP-600M
以下為個人主觀聽感
視聽曲目一 Alicia Keys – If I Ain’t Got You
在 Alicia Keys – If I Ain’t Got You 的現場錄音版本中,Wiim Ultra Amp 將鋼琴的重量感與琴弦泛音描繪得十分飽滿,鍵觸之間的力度變化層層分明。RP-600m 的高靈敏度與號角高音讓 Alicia 人聲有極高的穿透力,在Wiim Ultra Amp 的控制下,這份穿透力並沒有原本高音的刺耳感,而是保持著一種溫潤且凝聚的質地。低頻部分的腳踏鼓與貝斯線條乾淨俐落,沒有多餘的拖尾,整體氛圍兼具力量與情感張力。
視聽曲目一Lana Del Rey – Blue Jeans
切換到 Lana Del Rey – Blue Jeans,Wiim Ultra Amp 與 RP-600M完整表現曲中那種低迴迷離的氛圍 。Lana 的嗓音位置略為前傾,帶著絲絲沙啞與空氣感,背景的混響尾韻在音場中層層展開。襯托出人聲的慵懶與畫面感。Wiim Ultra Amp 在此展現出它背景漆黑的優勢,讓細微的呼吸聲、吉他撥弦與背景環境音都能被輕鬆辨識出來,使得這首歌的情緒張力更加濃烈。無論是 Alicia Keys 的靈魂樂現場感,還是 Lana Del Rey 的電影感音場,這套組合都能在動態、細節與氛圍之間取得理想的平衡。Wiim Ultra Amp 不僅提供了 RP-600M 所需的推力與控制,更進一步將這對書架喇叭的瞬態反應與細膩刻畫能力推向了更高的層次。
遊戲體驗 使用 STEAMDECK 玩《黑神話:悟空》
開放式空間將RP-600M 書架喇叭放置筆電兩旁後使用 RoomFit 校正,再進入 Steam,開啟《黑神話:悟空》金箍棒揮動的破風聲與每一次擊打的低沉衝擊力完美還原,號角高音讓金屬碰撞聲充滿穿透力。中低頻鼓點則紮實、有彈性,不僅有重量感,也保留了速度感,讓整體節奏緊湊而有張力。即便長時間遊玩,聲音依然保持開放、自然,不會有壓迫或疲勞感。若想在遊戲或觀影時獲得更強烈的臨場感,建議額外搭配一顆主動式重低音,補足 40Hz 以下的極低頻段,讓爆炸、雷鳴與腳步震動更具沉浸感,同時也能讓 RP-600M 將中高頻表現發揮得更純粹。
音質與解析度上當然會比平價主動式喇叭好上不少,整體動態也不錯,但可惜的是定位感稍嫌不足,可判斷左右聲道,來自後方的怪物會比較難判斷。若同樣預算以遊戲與電影需求為主,支援多聲道與 eARC對接的環繞擴大機在規格上會更有優勢,剩下的就是外觀藏線的考量。

七、結語
Wiim Amp Ultra 用精巧的機身,塞進高階 DAC、雙單聲道功放架構、完善的類比放大與多平台串流核心,不僅承襲了 Wiim Amp 的易用性與整合優勢,更融入 Wiim Ultra 的高解析與高規格輸入輸出,在實際聆聽中展現出推力、控制力與細膩度兼備的聲音風格。這次透過筆電搭配 HDMI 音訊分離器,將影像直送大螢幕、聲音交給 Amp Ultra 擴大機驅動喇叭,試玩Steam 平台的角色扮演大作,簡單享受劇院沉浸感。筆電換成家用主機(PS5、Xbox)同樣適用,視覺解析度與音效沉浸感同步拉滿。
回到主題,親身體驗這台擴大機是否能在同時當兩聲道及遊戲劇院,個人覺得無法從這台擴大機是無法達到雙修的境界,如果是10分,我會給6.5分。如果您的優先考量是兩聲道,那麼這台擴大機確實值得列入清單。Wiim Amp Ultra 對於不希望因器材堆疊而犧牲空間,又要求操作便利與高品質聲音的用家而言,它可說是目前市場上最務實且動聽的串流綜擴方案之一。
然而,如果你已經習慣藍牙喇叭,這款Wiim Ultra Amp已經可以滿足你的需求;若使用情境以電影與遊戲為主,尤其需要多聲道沉浸感與定位感的場合,Wiim Amp Ultra 增加重低音外,建議將環繞擴大機作為首選。對於不具 ARC 功能的筆電以及家用遊戲主機,影音分離器依然必不可少;在規劃上可先投資主喇叭與線材佈局,後續再循序擴充多聲道系統,以達到最佳的影音整合效果。
若您在串流應用上有更多獨到玩法與經驗,也非常值得交流探討。

品名 | Wiim Ultra Amp 擴大機 |
DAC晶片 | DAC ESS ES9039Q2M |
D類擴大器 | TI TPA3255 * 2+TPA1612 * 6 |
晶片規格 CPU | 四核心 A53 |
DARM/Flash | 512MB/512MB |
音頻輸入界面 | HDMI ARC, 光纖, RCA, USB 硬碟 |
輸出功率 | 8歐姆,每聲道100w 4歐姆,每聲道200w |
音訊編解碼器 | MP3、AAC、ALAC、APE、FLAC、WAV、WMA、OGG、MQA, AIFF |
家庭劇院音訊格式 | Stereo PCM, Dolby Digital (不支援DTS), Wireless 5.1 |
音頻輸出界面 | 香蕉座x2, 重低音, USB Audio |
重低音輸出 | YES |
USB Audio 輸出 | 連接外部DAC |
輸入 / 支援 | FAT32, NTFS, and EXT4 檔案格式硬碟 |
支援串流平台 | GoogleCast Audio, Spotify Connect, Tidal Connect, KKBOX, Alexa, Roon Ready, Qobuz Connect, DLNA(不支援Airplay2) |
類比輸出 | SNR 121dB, THD+N -113dB(0.00023%) |
音頻性能 | 24bit / 192K |
空間音頻校正 | YES |
觸控螢幕 | YES |
多房間播放 | Amazon Alexa, Google, Linkplay |
網路規格 | Wi-Fi 6, BT 5.3, Ethernet |
遙控器 | YES |
電源孔 | 3圓孔 |
內容物 | 1.擴大機本體*1 2.remote2 遙控器*1 3.使用說明書*1 4.3圓孔電源線*1 5.HDMI線*1 6.RCA To RCA線*1 7.光纖線*1 8.香蕉插*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