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關於Wharfedale EVO 5系列,冠頭哥先說結論:

Wharfedale EVO 4 本來就是高CP值的選擇之一
如果你本來就喜歡 EVO 4那 EVO 5 你應該也會愛。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冠頭哥今天要來開箱的是 Wharfedale EVO 5.1
因為一直沒有擁過木紋色的,所以這次選了木紋的來看看它質感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Wharfedale 這次沒有亂改,也不是擠牙膏,
而是把 EVO 4 的優點:AMT 高音、中音單體、箱體結構、分音器配置
一樣樣都保留,然後——升級!
這次EVO5 加入全新的氣孔設計、改良材料和更精密的分音設計,讓整體聲音更穩、更有層次,動態起伏自然、音樂更有靈魂。

Wharfedale EVO 5在幾乎不調漲售價的情況下,顯著提升了這些喇叭的表現,中低頻也加入專利材質,採用高階機種elysian靈感配置,讓中低頻表現更出色

EVO 4.1 vs EVO 5.1 升級重點整理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主角 EVO 5.1商品規格

型 式:2音路‧書架
箱體設計:低音下反射
驅動單體:高音 35 x 70mm AMT 、中音/低音 5吋雙向黑編織Kevlar錐盆
建議功率:25 ~100W
標準阻抗:4Ω
靈敏度:87 dB
頻率響應:56Hz – 24kHz
低頻延伸(-6dB):46Hz
分頻點:2.7kHz
尺寸mm(高*寬*深):340×220×325(含網罩,喇叭端子40mm)
重 量:8公斤/支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 外觀細節
EVO 5.1:改成更厚實的「梯形圓角」,前面板更寬、箱體更大,聲音自然更有份量。
新增「月光灰 Lunar Gray」,有點像 BMW 或 Audi 的高級車色,現場看超有質感!
箱體變大意味著低頻更深、音場更寬、聲音更進化。
至於EVO 4或5哪個世代比較漂亮,這個就因人而異了
冠頭哥自己是較喜歡前一EVO 4的外型啦

👇圖片白色為EVO 4.1,木紋色為EVO 5.1 ,你更喜歡誰呢?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整個EVO4系列有 「胡桃木/經典黑/雅致白」三色木紋紋理明顯深刻
EVO5系列木紋色才有細緻木紋刻度,經典黑/雅致白則改為平面無紋理的消光色,
質感光滑高級,
👇本系列新增「Lunar Gray 月光灰」,這是 BMW、Audi、Mercedes 等高階車廠新款車型都採用的水泥灰顏色。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月光灰它是否會成為經典配色,還有待市場驗證, 但實際看到的人都表示很有質感、時尚又大氣。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我個人是偏好白色的…下圖為5.4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EVO 5.2真的是蠻大支佬的,放在桌面上可能會有點壓力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另外可惜的是只有5.c,沒有像4系列還有三音路的4.CS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外觀箱體部分evo 4.1圓角水滴狀箱體設計,evo5.1外觀呈現梯形圓角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每一款 EVO 5 的體型都比 EVO 4 更大一點,正面喇叭面寬多了1-5公分,單支喇叭相比重量0.2-6.6公斤的落差。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Wharfedale說這可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精算過的設計,箱體容積增加後,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低頻更深、音場更開闊
實際聽感就是整個聲音「站起來了」,不只更有沉浸感,聲音的擴散也更自然、更有層次。喜歡大場面或重視臨場感的玩家,這點升級應該會有感!

👇EVO 5.4的爆炸圖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 底座設計再升級

底座設計巧思 聲音最終會被箱體與擺位影響。

Evo 5 新增金屬+木頭混合底座,增強結構剛性、抑制共振,讓聲音更穩定,細節表現也更細膩。喇叭底座(plinth)設計厚實,連腳錐也很有份量(EVO 5.3、EVO 5.4))
Evo 5.1 與 5.2 更另外販售EVO5系列專用高碳鋼腳架,不只好看,還能減少地板反射、讓定位更準確。

👇EVO4.1底座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EVO5.1底座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 EVO5 系列Port 氣孔設計:SLPP 3D

進一步來看氣孔設計。:

Evo 5 採用了三向 SLPP (Slot-Loaded Profiled Port) 氣孔系統(SPLL3D) ,
能有效降低空氣亂流與擾動,讓低頻更緊緻、反應更快,避免「喘氣聲」或高音模糊現象。這不只讓低頻更乾淨,也讓整體聲音更清澈
按這裡檢視網頁
、解析度更高。
即使大音量播放,也不會亂成一團。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分音器設計:從電腦到耳朵,雙重調校

一款好喇叭不只看單體,而是整體系統的協同整合。
這些都來自於分音器的設計。
這次 EVO 5 系列在分音器上也大幅進化!
不只重新設計了整套分音網路,還結合電腦模擬 + 實際反覆聽感測試
直接從理論到實戰雙重調校。

其中最有感的就是:
▶️PCB 走線重新優化,元件之間、甚至元件到單體的距離都縮短,
訊號路徑更乾淨俐落。三音路機型更是將高低音分別配置於不同電路板,減少干擾。

▶️三音路型號(像 EVO 5.2、5.4)更猛,直接採用雙層 PCB 設計——高音/中音一塊板、低音一塊板,這樣做就是為了降低彼此之間的電磁干擾,聲音更純淨!
用料也完全不馬虎:中高音部分選用高階聚丙烯電容 + 空心電感,確保解析力夠又自然
低音則用矽鐵層疊式電感,讓低頻更穩更乾淨,不會糊成一團。

整體聽感就是:相位銜接順暢、各單體融合自然,沒有那種「哪一頻段特別突兀」的感覺。說白話一點,就是整體音場超級一致,聽起來非常舒服!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 高音:AMT 進化版

頻寬多出 2kHz,高頻延伸、空氣感、細高音:Evo 5 的 AMT 更上層樓
高音AMT尺寸從原本的 30x60mm 擴大為 35x70mm,讓高頻擴散更平順、範圍更寬廣。不只單體加大,背後加入了靜音編織阻尼材料「SilentWeave™」來減少內部反射, 並且在單體邊緣新增一層彈性墊圈,有效減少機械共振。這些升級不只是讓高頻更純淨,更讓高頻的頻寬增加了 2kHz,整體聲音更通透、有空氣感、細節更豐富且更細膩。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EVO 4.1氣動高音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EVO 5.1氣動高音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按這裡檢視網頁

EVO5全系列型號皆搭載了名為『ResoFrame™』的新型聲學避震框架,由軟質材料組成的齒輪狀外觀,填充於高/中/低音單體與外框之間,進一步的減少單體發聲時與外框間的共振與碰撞,使EVO5三頻的整體表現更加平滑順暢。

👇ResoFrame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按這裡檢視網頁

✅中音及低音升級

中音:Evo 系列的軟絲球中音單體是大家公認的靈魂角色。Evo系列 給你的會是那種「歌手就在房間裡」的體驗。
與前一代相同使用2吋絲質軟半球中音單體,負責1.3kHz以上中音及中高音
然而為了能與升級後的高音相匹配,Evo 5 在兩處採用了新型的吸音材料『SilentWeave™』,這將讓中音與AMT氣動式高音一樣,減少共振與聲波反射


👇中音炸爆圖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低頻不只是為了電影爆破音,它是整個音場的基礎,沒有穩定深沉的低頻,就無法讓高頻與中頻有強而有力的支撐。
Wharfedale 繼續沿用 Kevlar 編織振膜作為低音單體材料,這種材質輕盈且剛性極高,能提供 Evo 4.4 那種震撼房間的低頻表現。

👇EVO 5.1 Kevlar低音單體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EVO 4.1 Kevlar低音單體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在低音的升級上,這次 EVO 5 系列的低音單體升級加上了 Wharfedale 最新開發的 ResoSeal™ 技術 —— 簡單說就是在振膜與懸邊接合處,多加了一圈「輕量化彈性阻尼膠圈」,用來吸收多餘振動。
這一圈看似不起眼的小東西,實際上超有感!不只讓人聲的中頻段更穩、更厚實,連情感的表達也更自然、飽滿。像是聽 Adele 或是蔡琴那種人
聲細節多的曲子,會發現人聲位置更前,咬字更清楚,聽起來整個「人味」都回來了!

👇低音單體爆炸圖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Evo 5.2 與 5.4 型號的低頻延伸分別增加了 10Hz 與 2Hz,而這兩款也是 Evo 4 系列中最受歡迎的機型。

✅輸入端子設計

Bi-wire 雙路分音設計,改為更簡潔的一體式雙孔接線端子

Evo 5 系列也做出重要調整——
由 Evo 4 系列的 Bi-wire 雙路分音設計,改為更簡潔的一體式雙孔接線端子。
這樣的變更有助於減少訊號干擾風險,讓接線更直覺,並與多數用家現有的喇叭線更為相容。對於不使用雙擴大機驅動或 Bi-amping 的用戶來說,這樣的設計更實用也更穩定。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個人視聽環節

首先我用EVO 5.1播放Adele 的《When We Were Young》試聽中頻細節
Adele 的聲音一開頭帶著低沈的厚度,中頻共鳴渾厚卻不模糊,搭配歌詞帶出的懷舊情感,瞬間把人拉進時光隧道。情緒層次分明:聲音經過層層疊加,最後的那個高音真的像把整首歌推到最高點。

高頻走向-我來試聽Mariah Carey 的《Hero》
採用 AMT 型高音,聽起來非常順、很有質感,不會刺耳、不會尖銳。這顆 AMT 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採用折疊式薄膜設計,氣動速率是傳統圓頂高音的 4 倍,推動力強、失真低 。簡單來說,Mariah 的氣音、氣息尾音、vibrato 微細抖動瞬間都能被清晰捕捉,聲線高頻更亮、更乾淨。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最後低頻表現來聽Teddy Swims 的《Lost Control》
低音不是打爆房間那種轟炸感,而是溫厚卻有勁道,節奏干脆俐落、沒有拖泥帶水。無論是聽電子樂、爵士鼓、Reggae 那種類型,彈性與 Punch 感都能蹦出來,節奏帶動得既穩又抓耳。

綜合來說.EVO 5.1 不是那種聲音特性單一的喇叭,而是一種細膩卻兼具力度的完美平衡。中頻充滿靈魂、高頻柔順細膩、低頻沉穩夠力,就像把現場演出搬進你家一樣,讓人聽了就很舒服、想一直播下去。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結尾

Evo 5 並不是徹底改頭換面,
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精緻升級。
如果 Evo 4 是標竿,那 Evo 5 就是打算再次將這個標準拉得更高。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好啦,最後還是來個圖片欣賞~
下圖為evo 4.1,一樣是我的菜…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EVO 4.2
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EVO 4.4+4.1 +4.C熟悉的聲音,再進化,Wharfedale EVO 5 .1系列開箱! EVO 4 vs EVO 5 系列升級重點整理
2025-07-22 13:56 發佈
EVO 5.1 現場試聽~實際聽感真的是紮實許多。外觀元素簡化,比如中低音單體外圍反光元素拿掉,素色消光真的是讚,側面看起來很平整,不管在音質跟外型上都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EVO再進化,SLPP再升級低頻有感厚實
新色月光灰 看起來很有質感 終於擺脫黑/白/棕 三原色了
好文推推!!
有升級低頻是真的有差...,EVO4聲音也非常不俗(當初CP值就很高了)
看來EVO5改良得更為萬用了!

真想試聽看看落地款EVO5.4!
優文給推!

Wharfadale的CP值真的很不錯,不論外型、性能還是價格,都沒有明顯的缺點

但還是希望Evo 5系列未來可以出一個三音路的中央聲道
喇叭本身美就算了,冠頭哥的小姐姐依然很香
好棒的文章
很不錯啊!比想像中來得有誠意
PCB 走線還有重新整過
到時來看看新的技術有沒有比較好聽
白色跟楓木色看起來都很棒,怎沒重低音
小丸子一朗 wrote:
白色跟楓木色看起來都...(恕刪)



翻了一下原文官網,好像幾乎重低音都是分開的型號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