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pebble x plus 開箱分享

  想換電腦喇吧想了很久,決定邁開塵封已久的腳步,去3C賣場尋找目標,桌面空間有限,因此找到的名單有 體積非常小的EDIFIER M60,以及放在目前的桌子很緊繃的EDIFIER MR4,比較後發現,各有千秋難以抉擇,逛著逛著便看到這組本篇的主角,2.1聲道的creative pebble x plus。

  creative這牌子在電腦音箱領域本來就有幾個評價不錯的選擇,好多年前是使用creative t20,便對這牌子有不錯的印象,本篇的主角creative pebble x plus,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預算四千左右,真的可以列入名單去聽看看,是很討喜的聲音,該有的都有,沒甚麼特別的短版,唯有聲音定位的明確沒有標準2.0聲道來得好。

圖片來~creative pebble x plus 開箱分享



整體的質感真的蠻不錯。
creative pebble x plus 開箱分享



  各單體外觀的部分,衛星喇叭是塑膠的,有拿起來有點份量,單體應該是有下本,感覺很像鋁盆,官網沒有特別說,明明是高中音混和的單體,但他的高音卻比單獨分離出來的M60跟MR4還要來得,主觀覺得好聽,也是我選他的原因之一。
creative pebble x plus 開箱分享creative pebble x plus 開箱分享


左邊的USB-C是訊號的部分,單獨插他也可以使用,右邊的USB-PD是額外供電,建議使用30W以上的充電頭,聲音差很多,很多,很多。
creative pebble x plus 開箱分享



  低音的部分,沒意外應該是紙盆,是使用被動式輻射器的方案,不是傳統的迴音孔,也是低箱可以做得那麼小顆又強勁的原因,他低頻的質感跟解析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低音類型,拳拳到肉而且又有細節跟質感,不是大片大片又糊的那種低音,他這尺寸也註定比較難有大片大片的低頻襲來啦。

creative pebble x plus 開箱分享creative pebble x plus 開箱分享




我不太在意的功能但他有,亮燈的感覺就是這樣。

creative pebble x plus 開箱分享


  功能上就不贅述,藍芽,aux,usb三種模式,有手機app跟電腦版軟體可以調整燈跟聲音,但我基本上都是關燈且聲音模式不調整,所以對我來說也不是賣點,燈就是帥,聲音上我還是最喜歡默認的狀態,調一點點都會讓聲音嚴重的不自然,雖然他本來就不自然了,要自然要選MR4。


  最後是大篇心得文章的部分,有耐心的觀眾可以繼續讀下去。
  配置是衛星啦叭指向耳朵後,稍微往外開一點,低音放桌子右下的地板上(放正前方會踢到),單體指向自己。
  首先是聲音的部分,整體音場寬大,三頻自然均衡,沒有特別誰蓋過誰,或誰拖累誰導致不自然的問題,畢竟低音都單獨分出來了。
  三頻整體解析度,細節也都有不錯的表現,屬於人聲靠前的喇吧,樂器有好好的圍繞著人聲且沒有蓋過人聲,中頻不是厚實的類型,要聲音細節還不錯,要定位就比較短版了,這部分還是2.0的喇吧表現會比較好一點,高頻就普普通通,沒特別驚豔,剛剛好的狀態,至於MR4跟M60主觀覺得偏暗,沒有特別喜歡,但在遇到本篇主角前,還是覺得不錯的,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再來是喇吧細節設計的部分
  衛星喇吧本身自帶揚角,不用擔心喇吧高度的問題,防滑墊面積夠大,不用擔心容易滑動,或操作的時候一直位移,低音喇吧就,目前也只能放地上,但放地上聲音很不錯,體積小巧也好配置。
  音量調節是數位調節,意味著不用擔心小音量偏音的問題,可以放心的開很小聲,而且音質完全不打折扣,這點真的很滿意,電腦USB模式下可以做到非常細節的音量調整,所以使用環境隔音不好,想要小音量高音質,音量調節又很細的話,非常推薦。

  最後就是,要發揮這組喇吧全部的實力必須要做的準備,30瓦以上的充電頭去提供電力,這點是絕對必須要的,否則直接接電腦的聲音比起有單獨供電的狀態,會非常悽慘,但還是算好聽啦,然後電腦USB的部分用額外供電的HUB,也可以讓聲音有小小的提升。 以上
2025-07-21 21:14 發佈
感謝分享
這牌子在PC界真的歷久不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