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耳朵能辨別出來的時間差大約是0.65ms。
當我們聽到左邊一輛超跑奔馳而過。引擎的聲浪透過空氣的傳導,先經過左耳再到右耳。聲音抵達兩耳時間一定不一樣,我們稱為雙耳時間差。
家庭劇院的調校按照約定俗約作法,每一支喇叭到皇帝位的距離,必需確實的設定。才能達到良好的劇院效果,聲音移動的連實性才會更好。
試想,家庭劇院的組合,動輒7、11、13支喇叭,甚至更多的聲道數。
如果基礎建設(距離)沒有做好,我們體驗到的家庭影院還會是正常無違和感的效果嗎?
雙耳的相位差對低頻較敏感。人耳對於1Khz以上的頻率靈敏度較低。
我們的耳朵間距不會改變,所以相位差的大小是由發聲源決定。
700hz的半波長大約是24cm(一般人耳大約的間距),所以我們很難分辨出那一支耳朵的聲音比較早到、那一支耳朵的聲音比較晚到。
反射音多的空間中,相位差也會讓人搞不清楚,因為駐波以及反射的疊加,讓我們聽到的聲音被早就被扭曲。
這時如果做超低音的調整,單純以人耳接收訊息。我們能很正確的判斷修正方向嗎?
我相信經再驗豐富的人,只能大概、大約判斷調整方向該怎麼做。如果需要精準,還得依賴儀器較能快速而且明確的抓到方向。如果光聽音樂能非常明白精準的回答這是25hz、78hz、666hz、978hz。我想他的腦開發的程度應該超過40%(參考圖片、自已猜電影)。我相信絕對音感、但是我不太相信人體頻譜。

透過儀器的輔助,我們能快速找的修正的方向。但是光仰賴儀器就可以了嗎?
答應是否定的,當數據誤差不大時,我們就應該用自身的經驗來驗證音響效果是否已經達到了合理範圍。
相對影像調整也是一樣。光從儀器上顯示出來的是你做的動作沒有錯。但是結果是否正確、色彩是否在合理範圍內?還是需要透過經驗來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