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聽apple music 發現串流音樂收藏的 好像是一般國內發行的CD 版本
與日本發行的版本好像有差….
那擷取出來的音質是不是就差了一點?
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 Johann Strauss 1
曲目相同, 同一首歌, 封面顯示相同, 有單曲, 有整版的, 單曲就有1-2秒差, 聽感略有差異, 起頭和尾音鼓聲會有較長或短延續, 樂器清晰度' 音場感差不多, 若要挑剔, 誰家收掉最低頻( 實聽便知, 這裡我用白話說法表達不夠, 有時想到自己音響份量在哪就不再挑剔...康澤爾的指揮就是大眾化, 一堆樂器演奏, 讓你的音響去分辨...這片剛好沒人聲比較, 就不提了 ), 金耳一定聽得出來, 但對我個人來說沒差...很幸福很好啦

JohnTitor wrote:
以上面的觀點來看,其實串流比較好聽,真的
有沒有串流比CD好聽的實際案例? 可以的話, 麻煩多舉幾個例子, 看看家裡有沒有剛好有CD可以比對的.
我是以聽Tidal為主, 有發現某些專輯, tidal播放的音量會比CD的小聲. 但這是跟CD一樣的音源降音量上傳, 還是未調整響度前的版本上傳, 這我就不曉得了. 我比較傾向於降音量上傳, 開大音量實際上跟CD就一樣, 媒體公司應該是不會有那個心思多花成本去從母帶找出沒調整響度的版本.
實際上我聽到的串流跟CD比較, 都是CD比較原汁原味, 比較好聽. 有遇過一張專輯串流比較好聽, 但曲目順序不一樣, 我覺得應該是版本不一樣, 所以這樣的比較不客觀.
「類比」類情形最複雜,眾多前後版聲音表現就不一樣(再版方法也不同),再轉成數位後為各平台採用,結果必然不同,經驗上ED1還是最好,其後就看版本。
CD「數位」有大半是類比轉(錄)檔而來(同類比),(AAD、ADD)素質參差不齊難有定論,另外就是自身是數位錄音(DDD),以上轉成串流必然需要CD播放(轉盤)器,讀取器材對聲音表現差異很大(現有CDT、CDP各兩部及DAC兩部交叉比對),普遍來說偏解析。
「Hi-Res」應該就沒有那麼多的咩角,只要不轉換規格,剩下的變因只有用家的音響系統。
「日本」西化很深,絕大多古典類都有的「日本製」的版本,又有很多只有日本才有的版本(應該獨立一類),無論何者,聲音取向都偏向「日本聲」(日版和歐美版的LP就有價差),「不同」是必然的結果。
以上為個人聽感整理,可能未臻周全完善,提供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