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迷海德堡 Heidelberg 120 Gold)
音響玩這麼多年了,一直沒玩過真空管機。其實平價真空管機並不貴,但我不懂真空管,聽說真空管的坑很大,而且長得好看的管機都貴森森,所以就一直與真空管機無緣。
小時候家裡有真空管收音機,還有黑膠唱盤,但聲音就沒印象了,只記得很巨大的一台。那是1970年代,四五十年前的事情了。
其實真空管機的音響我也是聽過的,不過很極端,不是超級貴的,就是入門霧霧糊糊的機子。一直很好奇,真空管機跟我的accuphase A類擴大機,音色相差有多少。
前陣子在友站二手區,看到有燒友出售保固內的管迷Heidelberg 120 Gold 真空管綜合擴大機,看看外觀還蠻漂亮的,就有點心動了。
做了一點功課,手工搭棚,有整流管可玩,單端擴大機,外觀雖然不夠炫麗,也但比一堆平價機漂亮了。
心動不如行動,感謝燒友割愛,還附送了我一些真空管,讓我可以更快的入門。
搬回家後,我把谷津HA2+XP200前後級下架,換上新歡。

整流管目前使用RCA 5R4GY。訊號管是標配的英國古典管Brimar CV4068,目前還沒想到要更換,先玩功率管。
這台管機功率管可以相容EL34, KT88 / 6550, KT120。EL34是前手附送的, kt120是標配管,我自己又準備了kt88, 一次玩到飽。

Mullard EL 34,功率6W


Mullard EL34聲音華麗,高頻美,中頻較薄,低頻較少。整體聽感偏上盤,初聽很討喜,適合聽女毒及new age音樂。跟kt88 kt120比起來,聲音稍微硬一點。音色跟accuphase A擴蠻接近的,不過我的Accuphase系統高低頻延伸都比較好,中頻也有肉厚。
Mullard EL34搭ATC SCM11還蠻合拍的,既補充了scm11的高頻,也減少了中頻的顆粒感,讓聲音更滑順。管機本身的韻味,也讓scm11帶了點甜味。
el34只有6W功率,scm 11效率又只有86db,但在書房聽不是問題。音量開到九點鐘附近就已經很大聲了,我是覺得聽小品很夠用了。
Tung-Sol KT120 , 功率10W


這對是海德堡KT120標配的管子,聲音豐潤,中下盤有厚度。聽完EL34再聽這支會覺得高頻少了點華麗感,初聽以為它溫和無毒,但其實它解析度相當好,弦樂泛音很多,像是要冒出水來。

KT120聽Sercet Garden很空靈,甜甜水水的讓人陶醉在其中。
這台海德堡出廠配的整流管是Chatham Electronics 5R4WGY,聲音清亮,剛好補高頻給KT120. 不過我還是喜歡RCA 5R4GY的聲音,比較有韻味。

KT120跟金字塔叭很合拍,金字塔有美美的堂音,我蠻喜歡這種寬鬆飄逸的聽感。scm 11沒什麼音染,感覺就比較正經嚴肅。
Gold Lion Genalex KT88 ,功率8W


大金獅的名字很響亮很氣派,我也慕名買了一對。因為是新的管子,剛好也體會一下run in熟化的變化。
初開聲就覺得這管子蠻均衡的,比Tungsol KT120還暗沈一點,但不會覺得不足。run in大約十幾小時以後,聲音的圓潤度,甜度都可以感受到有提升。

低頻量感雖然也不夠多,但還是比EL34多一些。聽Female Audiophile第一首前奏的bass,基本上彈跳感都有出來了。

換成scm 11聽diana krall這張the girl in the other room, 覺得scm11似乎也蠻好伺候的,單端管機都可以推得有聲有色。 叮叮咚咚的bass音,線條還蠻清晰的。
不過KT88也是搭金字塔比較合拍,聽感輕鬆無壓。
本來以為Genalex KT88聽感跟Tungsol KT120比較接近,結果差異還蠻大的。 KT120聲音明亮飄逸,Genalex KT88比較內斂,音場有立體感,結象感也比較好一些。
Electro Harmonix 6550 EH , 功率8W

這對6550EH是從燒友的管機上借下來的,聲音通透度不錯,高音比Genalex KT88多一些,少了點肉厚,結象感也稍弱。音場開闊,聲音帶有甜味。
6650eh聽感是介於mullard el 34及Tungsol kt120之間,但比較偏EL34.
上面幾支都是現代管或複刻管, 各有風味。 聽感上我會選KT88的均衡耐聽,結象感好。但我會想念EL34的華麗,KT120要潮出水來的泛音,所以偶爾還是會換換管子換換口味。
至於老管,聽說這個坑很深,目前還不敢碰。
音響架:
書房音響我以省錢為主,手邊有的器材湊合著使用。這個玻璃音響架會讓聲音比較毛噪,加了農夫鼠壓一下,聲音有微妙的改善,感覺比較穩定。

線材:
本來以為真空管系統對線材不敏感。 我將Cardas Hexlink Five喇叭線換成VDH SCS-2,整個解析度,聲音密度及音場定位又提升了一大截。
看來線材還是蠻有幫助的。

跟我主系統accuphase比起來如何?
初聽海德堡管機,覺得聲音似曾相識,金黃色的光澤跟accuphase A類擴大機很像。 畢竟只是中階單端管機,在音響性各項指標上都沒辦法跟高階accuphase相比。 不過在聲音的柔軟度上還是管機比較好,如果說管機的聲音是柔情似水溫柔婉約的少女,晶體機就像是美麗活潑的姑娘。
我是也蠻喜歡管機這種軟Q寬鬆的聲音,尤其是聽弦樂,弦樂最怕刮耳,這台海德堡聽弦樂有一股咕溜油滑的韻味,聽起來很舒服。
跟谷津HA2+XP200前後級機相比呢?
HA2+XP200的低頻及動態要比海德堡好上不少,但豐潤度及甜潤韻味就完全被比下來了。書房小系統我想要聽有特色的,所以谷津只好下架。
這台海德堡KT120有沒有比較不足的地方呢?
我覺得最可惜的是它不相容KT150..... 要再多噴十幾萬買它的上階機才有KT150.
機身很安靜,但喇叭在近距離可以聽到底噪。我離喇叭約二公尺,這個距離是聽不到底噪。
沒有遙控器,要常常起身到機子前面調音量,還蠻麻煩的。我的變通辦法是機身音量稍調大一點點,然後從roon上調降音量。 Lumin T1有個Leedh無損音控技術,號稱調降音量不會影響解析度。 不過我自己的測試是,減個20%沒問題,減60%以上就很明顯會影響解析度。雖然只能調個十幾格,但還是很有幫助。
單端機聲音雖然甜美,但功率小,低頻力道小,更不適合需要低頻大動態的曲子….例如1812, 請饒了它吧!
聽了幾天的海德堡KT120,我幾乎忘了低頻應該是要到什麼程度。 當我回臥房聽Esoteric +F1-8,同樣是書架叭系統,聽到那震動心臟的bass琴弦抖動….單端管機的低頻真的要認命啊!
這陣子聽管機,我有個體認,就是有心玩管機的話,機身儘量買體質好一點的。 畢竟管子也不便宜,機身好,管子的效果發揮得更理想。
我的配備:
訊源: Lumin T1 , 電源線 Kimber Kable PK14, 訊號線Siltech New York RCA
真空管綜合擴大機:管迷海德堡Heidelberg 120 Gold
電源線: Oyaide Tunami GPX-R
喇叭線: Cardas Hexlink Five, wbt接頭, 跳線 siltech 770L
電源處理: 無專線,國際牌壁插, 谷津AC2濾波
後續補充:
海德堡120推Fyne F1-8
海德堡120推B&W 802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