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娛樂室裡只有用客廳淘汰掉的電視來接switch/ps5/netflix等影視娛樂,不過3C產品用久了總是開始想一些有的沒的升級手段,也漸漸受不了45吋小螢幕與稀爛音質,再加上年輕時看人玩黑膠與投影機感覺就是比別人厲害;最後心一橫,乾脆重新裝潢房間的同時順便把想要的都一次搞定

先行安裝好的投影機與布幕,爽快感一流,後文再提到與音響喇叭的搭配體驗

本次開箱介紹的主角群:
- SONY-LX310BT

- QUAD artera solus play

- Amphion Argon3S

--------------------------------------------正文開始-------------------------------------------------
首先是SONY-LX310BT藍芽黑膠唱盤,在參考了好幾種入門選擇後覺得這種最符合現在的需求,不但可以普通的用紅白線接給擴大機,甚至能用藍芽輸出給無線耳機 or 主動式喇叭,可玩性非常之高。
再者,自動校準唱臂針頭等等工作的功能對於我這種菜蟲掉滿地的來說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一切都無須操心,只要放上黑膠按下play即可享受音樂~

再來是QUAD ArteraSolusPlay 一打開就看到一片漂亮的玻璃蓋,斗大的logo & 銀白腳墊,配上微霧黑的鏡面,滿滿的精品感油然而生

機子本體,上方的凹槽就是拿來放玻璃上蓋的,因為有腳墊墊高的緣故,散熱孔不會被擋住,溫度問題應該是不用擔心。
後方面版的功能性也是直接拉滿,不論是數位輸出入、類比輸出入都有,甚至還帶有平衡輸出&電腦USB輸入可用,這個版本的還有加入DTS串流平台,使用方便性更上層樓

放上玻璃蓋&正面,前面版比後面單純不少,按鍵只有開關機和CD進出閘而已,簡潔好看之餘反而讓人比較擔心萬一搖控器掛掉的話操作起來就比較麻煩了。
順帶一提,旁邊還有一個小螢幕可以看現在的音樂來源等資訊。

與傳統托盤不同的吸入式CD轉盤,比較不會有CD放歪導致刮片的情形
(剛好拍到阿柴入鏡)

最後則是amphion Argon3S純白書架喇叭,比起專業度更高的消光黑,還是覺得文藝氣息更重一點的全白色比較適合這個房間的規劃構想。

調節低音用的”假單體”,看介紹說這顆低音雖然沒有音圈和磁鐵發聲,不過也是會跟著聲音播放來做振動,藉此來調整低頻反射與背波問題。不得不說能想到這招來取代傳統後反射孔的設計師真的很有創意

背板標簽驗明正身,還有一個trable控制鍵可以微調高音,斗大的喇叭端子外罩猜測應該是想要盡可能隔絕外界可能的干擾,讓訊號傳輸上更單純、乾淨。

因為是要擺地板上,還特地去找廠商幫忙訂製了一個仰角腳架,讓角度上可以對著沙發人耳的位置


高品質的器材&喇叭一路排開,感覺整個房間都高檔了起來。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電視櫃兩邊忘了留孔,只好先讓擴大機待在地上線走外面,之後再找師父來鑽個孔好把東西通通放進中間,這樣走道淨空後在視覺上會更加舒服

擺上唱盤,純白的黑膠唱片配上科技感的黑色轉盤,彷彿就像是誠品專櫃會出現的文青場景

試播擴大機的DTS PLAYFI串流音樂,原本用手機播尚嫌不佳的SPOTIFY音樂透過Argon3S簡直跳了不止三級,比嗑藥還誇張。
本來以為這麼小台的擴大機+書架喇叭極限大概就那樣,想不到推起來比想像中還要飽滿純淨,低音不會有太多於的轟轟聲,中高音的樂器感有出來

借用音響店的tidal來試聽傳說中的mqa,的確細節表現等等都比spotify好上不少,不過比較可惜的是亞洲區這邊的歌(不論是中日台韓)比較少,就算有也要用英文名字,使用上不便加上聆聽習慣比較不一樣,可能先暫時不跟這個平台

試播電視的netflix,選用的是麥可傑克森:未來的未來演唱會記錄片

全片的聲音表現穠纖合度,方向定位清晰;配上投影布幕,關燈後不論是聲音還是影像的臨場感都十分優秀又相輔相成,似乎把觀眾真的帶到了那場他來不及呈現給世人的完美演唱會….

紀念不朽的搖滾天王

最後一張團體照,開啟快樂的數位影音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