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是開始思考需要一個架子來安置我的這些設備
看了一下網路上的架子
外觀可以接受的價格我無法接受!
價格可以接受的外觀我不能接受!
左思右想~最後決定自己來設計一個音響架吧!
首先決定材質
因為想要外觀的質感與強度兼具
所以選擇了 鋁合金底板+不鏽鋼支柱
成本非常高 但為了質感以及實際使用的效果更好 這方面無法妥協!
再來結構方面參考了國內大廠的設計作法
兩大方向底定之後開始畫設計圖


其他圖面就不一一列出來了
在畫好設計圖後接下來就是找合適的加工廠製作了
那為了要降低製作成本 數量就非常重要
因為如果數量沒有到達一定程度 價格也會很不划算
於是就在音響社群裡找到了一些人一起團購這組音響架
雖然花費了很多時間在找適合的廠商
而且中間也經歷過一次打樣失敗
但最後還是成功量產了!

(其實只有10組

接著就來開看看這個MIT音響架的開箱吧~
鋁合金實心支柱 表面為黑色陽極 直徑30mm 又粗又長


不鏽鋼腳錐隔離震動 也可調整高度

底板正面圖 後方有預留走線槽 方便音響架靠牆時可以貼牆走線
鋁合金底板厚度16mm強度高 且用久不會變形 表面為陽極硬化 十分耐刮!

組件大集合!

直接組裝起來!!
每一層都可以分離單獨使用


銀色黑色比一比(銀色為打樣失敗樣品)

再來分享一下大家收到音響架的心得感想
群友A : 聽感整體走向 大致偏向高解析 層板是金屬 更容易把高解析特性發揮極致 年輕人喜歡.
我這幾年 音樂調整走向已經偏向平衡,音樂性. 如果有同好跟我一樣 機器墊材建議上木塊 或挑磁浮性質
來降低高解析感.
群友B : 層板木頭偏音樂性 適合人聲.
層板是黑金石 音樂適合播放 搖滾 重金屬, 古典樂大編制最擅長
層板是金屬 高音較突出 解析偏高 我們這種鋁材多的 低音也是屬於清澈透明的
群友C : 我的訊源跟擴只是AppleTV盒子跟谷津K-422,還很陽春,初步測試上音響架後,背景變黑,聲音變結實,尤其低音部份。所以整體效果就是細節聽得變清楚,然後臨場感更好。
感覺沒有刺耳疑慮,反而是之前從超耐磨木地板底下竄進去的震動,被隔離開了。讚!
以前是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得到刀叉,我一直以為是環境噪音而已。剛剛上架子以後發現鄰居還在裝潢我也聽得到刀叉聲……只能說架子棒!
群友D : 這次團購的音響架我覺得蠻厲害的,中高頻會變的比較靈巧活潑,低頻的部分線條會變的清楚,細節豐富,而且punch很集中,下潛也比較深,沒想到架子差這麼多,這個還是單純只有比較後級放大理石地板跟架子上的差別。我現在是用Kinki b7 mono後級。為了避免腦擴我還找我弟來一起聽,都有相同的感覺!
群友E : 現在小孩睡了,小聲聽都有變好,讚!我老婆剛剛路過問”1812的鐘聲有這麼立體嗎?”看來連她都聽出來了。
群友F : 這次音響架老婆超好評,問我多少錢。我的答案是”燒友一起集資發包的,比市售的(”同等級”,這三個字不能說)便宜很多啦!
以下為實際的使用照片~








我是一個熱愛音樂且執著在音響圈的人
也是因為這份熱情讓我完成了這個音響架
如果你也喜歡這個音響架 歡迎來信或留言討論
以上就是一個MIT音響架的誕生
Top
2022/12/2 更新
回覆一下各位的訊息 因為收到很多人的來信 大家都很有興趣這音響架 先感謝各位對這音響架的厚愛
在來下面統一回覆一下大家的問題
因為這架子本身成本相當高 全實心鋁合金底板+不鏽鋼的支柱 用料非常扎實且昂貴
這是因為我對架子的質感及功能上的堅持
鋁合金底板與大部分的木頭底板兩者的差異大約如下
1.因金屬密度與強度比木頭高 所以在聲音的表現上會比木頭底板好上不少
2.使用上木頭底板會有變形及受潮的問題
3.金屬底板的載重也是遠高於木頭
4.外觀質感金屬較好(可能見仁見智)
5.金屬底板+表面處理後 底板表面會有一定程度的耐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