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輩好, 小弟家裡聽音樂方式:
Mac上播Tidal > Heos > Denon3700(前級) > b90後級擴大機 > SpendorA7喇叭。
想請教各位前輩 ,在不更換目前設備情況下, 可以添購什麼設備讓聲音有明顯升級?
(如果增加訊源呢?比方Auralic會有幫助嗎?)
預算8萬以內
謝謝
樓主想著Auralic, 是不錯, 但8萬只是G1入門機種, 也沒有DSD ? 升級恐無感...
升到G2.1要燒加倍銀子, 建議不如先把室內串流線路和聽音樂習慣改善
當去年我在接觸到LS 50主動喇叭時, 就得到教訓 : 廠商在你購買前已提供試聽和詳盡的技術數據, 他接收網路訊號源支援到384KHz/24bit, 接收其他CD等室內有線傳輸訊號, 最低也支援到192KHz, 但前提是有線銜接, 無線傳輸時,包括藍芽與WI FI(含主副喇叭間銜接), 也明確告知, 只有96KHz...( 其他數位音響設備, 廠商不說, 一定也會有類似問題 )
類似的問題在收費訊源上, 這些串流音樂, 標示的音訊檔案 數據, 台灣多為192kHz/24bit, 但以 Apple Music為例, 他官方資料有明說 : 如果只是用行動數據播放音樂,而且沒有開啓(外接DAC )高音質串流功能的話, 就會自動改用一般的 128 Kbps AAC 播放音樂...( 使用者本身系統要先改善 )
所以在加添新功能設備或想超前部屬前, 不如先檢查現有系統
1. 電腦或主機前加台穩壓兼不斷電裝置, 你怎知全台尖峰供電時有無產生降壓情形(大於5V, 設備恐會受損 )
2. 接地要做好, 接機殼或是接端子, 能否串連, 設備上都會有說明( 雜訊消除或反效果很明顯 )
3. 將轉接頭數量減至最低( 有些外國規格接頭與台灣不同 -- 魔鬼就藏在接頭裡 )
4. 利用合法地FAST.com 測試Hi Net連線速率( 一般家用多申請100 / 40或300 / 100 Mbps ) 過低要聯繫服務商改善, 影響很大... ( 電視有白點, 音樂台幾分鐘斷訊一次, 數據降低等加載 )
以上個人改善過程, 請參考 ...其他網友會提供更多眉角啦...
藍芽有它的優點, 方便, 屋子裡隨便走, 也省掉一堆線材...
但他就是音質上目前無法比過大家花錢訂的無損音樂...
目前Spotify, Apple Music, LINE Music, YouTube Music, KKbox未付費的是屬於有損的格式。
最大的傳輸頻寬也可達320kbps( 其實已夠好了)
無損的多是FLAC格式,傳輸頻寬從Hi-Fi/CD的1000~1411kbps,
主打高音質的Tidal, Qobuz音質都是至少Hi-Fi/CD以上
而最好的藍芽目前是SONY的接近1000kbps, 但和無損1411比仍有差距, 不知今年能否突破技術障礙
我真正的意思, 聽無損當然好, 但是自己的設備要能配合, 否則花了錢, 跟聽免費YouTube 的Audiophile有何差呢
推薦一個比較法, 若你住台北, 有Tuner, 周六日下午5~7時, 愛樂FM電台和愛樂數位平台997, 同時有後疫情時代歐洲音樂會節目, 是非CD的數位播放, 可以跟真正的無損數位和被弱化的數位還有藍芽三者相互比較一下就知...
哈, 快樂聽音樂就好, 我這簡直是自尋煩惱...
Hoooower wrote:
各位前輩好, 小弟家(恕刪)
如果訊源固定為TIDAL 喇叭也固定為SpendorA7
那中間的路徑應該都是可以改善的,B90應該是一台綜擴
所以有幾個選擇
1.跳過環擴 ,加一台DAC 變成電腦->DAC->B90 但這都是有線連接 選擇也會有點多
2.跳過環擴,加一台訊源或訊源+DAC直入B90 依價格低到高大概是 zen stream(只能同軸給B90)、bluesound node 2021、auralic g1、 TEAC UD-701N) 應該都是能用手機遙控 使用很方便
3.跳過環擴,換掉B90 但要買訊源+DAC 還有直入後級功能的粽擴+ 所以也無法買到太好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