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買了一台新電視,想添購音響,爬文許久,日前有去聽Klipsch bar40,但後來看到這台SONY HT-S40R ,支援後環繞,兩台難以做選擇。
還是有比較好的推薦,價格落在2萬內,為了想點杜比的燈。
北風底海底撈月 wrote:應該快有人開箱了。
近來買了一台新電視,(恕刪)
不過,這組雖然有無線後環繞基地台當作銷售亮點,但只支援PCM與DOLBY AUDIO是有點令人擔心劇院表現問題。
從以往的多聲道音響到現在使用次世代音訊的聲霸看過DVD、藍光與串流電影後,個人很確認目前主流的DD/DD+5.1在一般的機上盒或者電視棒(GOOGLE TV)上表現跟DVD音訊差不多。
就算是網飛將音訊品質提升到藍光等級的位元流640kbps(E/AC-3 5.1),部份電影在壓制後仍有人聲過小的問題(動作的動態很大)。
但同樣的影片,用藍光在同樣音響設備下觀賞,人聲就沒有這種過小的問題。實際上DVD版的DTS音訊雖然壓縮率比DD小,動態高深受好評,但一樣在某些電影中人聲也有過小的問題。
那麼,當網飛要上架以往只有DTS音軌的電影,是否是以轉換的方式製作DD5.1格式呢?這樣的話,原本人聲過小的問題就會延續到串流的影片上。像網飛的黑暗騎士、黎明升起就有明顯的人聲問題。
就音響的支援度還說,個人比較偏愛支援各大音訊的產品,這樣看電影時不僅有多元的選擇,也可以比較後馬上知道是音響問題還是訊源的問題。
所以,我想不只是HT-S40R,可能所有僅支援DOLBY AUDIO(實際只到DOLBY DIGITAL)的聲霸,都會偶而面臨到這個狀況。這時候可能就得接上藍光機看片才能解決問題。不過,藍光機也只能接到電視,因為HT40R沒有HDMI IN,藍光是可以接光纖,但遙控器就要切換INPUT。而音訊的位元流也就最高到640Kbps,並沒有完全發揮藍光的效能。
至於音質如何,我想這組聲霸採用的是42*100的全音域單體,對一般編制得不錯的杜比音訊來說,電影中的各種聲效、產生的包圍感應該有一定的水準。尤其它的前身是HT-S20R,這一版應該針對S20R令人詬病的中高音被低音蓋掉的問題有所修正。
總之就是擴充性很有限的串流音響吧,HT-S40R。
如果有兩萬的預算,目前能杜比點燈的聲霸很多,三星、SONY、PHILIPS、KIPSCH、BOSE,建議是買新規不買舊規,讓自己在看電影聽音樂時多點選擇。
PS:
DVD時代的AC3(DD5.1)有什麼問題呢?簡單講就是動態比較小,預設響度也比較低,在當時DVD如果有DTS音軌的話,大家通常會挑DTS來體驗,原因無他,就是響度與動態、壓縮率都比DD好。(當然DD也有經典之作,並不是所有AC3的音訊都不行)
可是進入藍光/UHD時代之後,我的天平就倒向藍光去了,畢竟高解析音訊還是做出了更大的改良,之後出現的3D音效更加令人沈浸其中不能自拔了啊。
前天晚上剛到還熱騰騰的
當然是趕快裝起來聽阿
小弟電視是55JX750W,因為這一組一直延後出貨,只好先把前陣子要買來給電腦用的R1855DB先擋著
其實我覺得一般看Youtube或是聽音樂,R1855DB的解析力已經很對得起他的價格了
重點來了
換上HT-S40R之後,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聲音變小了一點
再來就是後置喇叭指向性比較強
原本我擺在沙發的左後跟右後(離地高度大概45CM),但發現包圍感不好,且聲音明顯靠前
昨天趕緊再買一組喇叭支架來用,最後架高到大概坐著時的耳高,效果就有出來了
不過
我試過三種擺法:
1. 後置喇叭正對沙發區(90度)
2. 後置喇叭斜對沙發區(60度)
3. 後置喇叭正對電視
但第三種我猜是因為指向性的關係,聽感最差
第一種則是會覺得包圍感有出來,但說不出哪裡怪,聲音會有靠前的感覺
最後,我目前是選擇第二種
如果有高手有更棒的調整方式,希望可以跟我說,感恩了!!!
總結一下,這一組喇叭我在蝦皮買的,當時一堆拉拉雜雜的折扣,我大概只花8800左右吧?
CP值我覺得是高的,尤其是像我這種還沒有擁有過5.1的使用者來說,我認為很值得試試看
我家看電視的那個矩形大小大概5坪左右,如果空間再小一點點可能會更好吧?
ps.音樂我是用youtube上面天能的官方音樂來聽,這幾天如果有時間,就再聽聽別的類型音樂跟大家分享~
Knowledge is power.
襯の衫 wrote:
請問使用到現在真實的5(恕刪)
其實使用到現在我還算滿意這組的CP值~
畢竟也才不到一萬



真實的5.1我只能說有總比沒有好
像最近用HBO GO看沙丘的時候
那個太空船的聲音真的讓我好幾度覺得是真的旁邊誰的手機出聲音
結果聲音慢慢往前面才意識到其實只是5.1的關係
主要的問題還是像之前分享過的,可能需要特別調整一下後置喇叭位子體驗會大為提升
我自己覺得應該最好的體驗環境是像DM那樣
「沙發不靠牆,後置左右,但應該角度要調整成45度~60度對沙發人坐的地方」
我對音響也沒有特別了解,我覺得可能只是因為後置喇叭的功率偏小
所以當聲音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環繞感會有差
不過~
反正它的定位本來就是入門等級
我還是不改之前對這組的想法
「還沒有擁有過5.1的使用者來說,我認為很值得試試看」
當然更有預算的人就可以忽略它啦~
Knowledge is power.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