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年前踏入家庭劇院的領域開始,我就一直使用日系機種,第一個原因是價格,另一個原因帳面上來看,日系機種總是可以跑在規格和技術的最前面。從環繞擴大機階段的Marantz SR-8400、Pioneer AX10i、Denon AVR-4810,直到一咬牙挑戰前後分離的YAMAHA Cxi-A5100前級擴大機和因為對A5100超級滿意而再購入的Ai升級版A5200。
Marantz SR-8200擁有超動態擴大機模組HDAM,影音皆有一定水準。但Pioneer AX10i才是讓弟真正驚豔的AV還擴。第一台導入iLINK高頻寬連接設計,將原本電腦所使用的1394介面帶進家庭劇院系統,更重要的是與英國Air Studio所合作開發的MCACC先進多聲道自動音場補正系統,讓弟首次體驗到”自動EQ測定調音”影音黑科技。當時只要朋友到家裡來,我一定會示範這項屢屢讓他們嘖嘖稱奇的自動調聲技術。後來購入DENON-AVR4810,又是一種自動EQ調音 – Audyssey。4810更有雙3D音場可供切換:Dolby Pro-Logic llz和可以首度開啟front wide的DSX音場技術。記得當時在我小小客廳竟勇敢塞進13支喇叭,第一次看阿凡達時眼前音場磅礡壯闊給我的感動,至今還記憶猶新。在此同時歐美機種有如Lexicon的Logic 7等環繞技術,但一來實在是價格高昂難以負荷,二來是如果已經用上13支揚聲器,很難想像回去用7支的狀況。

及至杜比ATMOS及DTSX物件導向音效發表,劇院之聲不再只用混音來"模擬"或是"壯大"音場來增加包圍感或氣勢,而是將物件在影片中運動的軌跡實際在3D空間中表現出來。為了能充分體驗這樣劃時代的技術,弟選擇了已經在數位模擬音場耕耘多年的YAMAHA,期盼藉由YAMAHA豐富的空間和音場處理經驗,讓弟的小空間能得到"牆壁和天花板都消失了"的大解放。A5100做到了,其優異的表現也讓弟下定決心從此擴大機永遠"前後分離"。而在A5100成功的基礎上再加上Ai及時自動音場調整的A5200當然不能錯過,此技術可以分析影片中的音訊,自動依據電影場景特性調整音響效果。收貨!
弟一直很欣賞YAMAHA的YPAO音場測定,因為它是真正的三維空間測定,所以有包含與視聽位置的相對的"喇叭角度"參數,其ROOM EQ測量和處理的理念讓弟覺得更加完整,在其表現上也十分認同。同時,小弟也留意到歐美品牌在ROOM EQ這一塊的發展也越來越受玩家歡迎和討論。特別是在其"有圖有真相"的測定準確度和修正後立竿見影的效果,備受許多影音發燒前輩的稱讚與推崇。自然也充滿好奇,很想一窺其堂奧。

歐美系ROOM EQ簡介:
目前歐美AV環繞擴大機的ROOM EQ處理技術較常見的是瑞典的DIRAC Live,由NAD、Lexicon、StormAudio及Arcam(未來日系Pioneer和Onkyo)等品牌使用。來自丹麥,在McIntosh及Lyngdorf品牌可找到,強調與高價音響系統完美整合的RoomPerfect;以及Trinnov品牌獨家使用,改良自業務用影廳的Trinnov Optimizer。
最後是今天的主角ARC Genesis,來自於加拿大,由Anthem、Paradigm、Martin Logan所使用,可以測量和調整每個揚聲器在任何設置配置下的輸出,除了校正揚聲器頻率的峰值和低谷外,還可以保持房間有益的聲學特性。這些來自歐美的ROOM EQ技術各個含金量十足,使用者都對其讚譽有加,不禁讓人好奇:真這麼厲害?到底有多麼厲害呢?

感謝精研西楓站長大方將總部的MRX1140慨然出借,小弟終於有機會見識ARC Genesis技術,把Amthem最新的旗艦環擴:MRX1140帶回家,終於滿足自己對於歐美ROOM EQ的好奇心。順便也藉由"有圖有真相"的測量結果去檢視自己目前的空間和揚聲器之間的互動結果到底是如何。
MRX1140的規格:
型式:15.2 聲道環繞前級擴大機/後級 11 聲道
支援 Dolby ATMOS、DTS:X 與 IMAX、 Dolby Vision
每聲道最大連續輸出功率:1~5 聲道每聲道 140 瓦(8 歐姆)/170 瓦(6 歐姆)、其他聲道 60 瓦(8 歐姆)/75 瓦(6 歐姆)
DAC晶片:AKM4458VN,最高支援32bit/768kHz,訊噪比:91dB(1~5 聲道),其他86 dB
頻率響應:20 Hz ~ 30 kHz
尺寸:15.24 × 43.18 × 36.4 cm (H×W×D)
重量:15.2 kg

請注意MRX1140的前級有15.2聲道喔!這是什麼概念?請各位看倌配合機器背圖看一下。原來MRX1140不只可以處理7.2.6(6支天空聲道)的ATMOS音效,它還可以跟Audessy DSX一樣讓玩家再添置front wide(前寬)聲道!厲害!

開箱囉!
一開箱,裡面陳列的除了擴大基本體,就是ARC Gensis的靈魂 - 測試麥克風。

MRX1140的遙控器長這樣,為了不要髒污了它,用保鮮膜先包起來。但是想要小抱怨一下,這支全塑膠質感的遙控器,跟它的身價真搭不上阿~~~

這就是1140的實體,15.2 kg的重量還蠻沉的。

線先接起來!寶劍配英雄,旗艦環擴MRX1140當然該配上zidoo旗艦播放機UHD3000 + 旗艦8K HDMI FIBBR PURE 3和MONSTER M3000作影音分流。其他的線材小弟就盡力了,就只有這麼多 orz

Anthem MRX1140配上zidoo旗艦播放機UHD3000一看就是一套西裝啊!

看看這支測試麥克風,也難怪有些歐美機用家對日系擴大機的ROOM EQ看不上眼,光是這支麥克風的質感就沒有一台日式機種比的上。在包裝盒內不只有麥克風,圖中腳架也是標準配備喔!(好吧!看在這角架真材實料的份上遙控器的事就算了。)

開機!ARC Genesis安裝並啟動!
在筆電上登入官網並下載ARC Genesis並且將測量麥可風以USB介面接入筆電!記得喔!是插入筆電而不是擴大機本體。由於ARC Gensis所需要處理和計算的資料量大,所以得用個人電腦之力(PC或Mac接可)否則無法達成。
好啦!終於要開始實測了!其實弟的空間很有限,我相信數據應該不會太好看,但還是想知道到底會有多糟呢?更重要的,是能修正多少呢?ARC Genesis能將測量結果和修正內容結果都清楚地展現在玩家眼前,真是令人期待呀~~~

量測結果
跑了一輪,弟就PO個幾張獻醜。弟的左右中、環繞和前上方聲道都用Ken Kreisel在早期M&K時代愛用的5.25吋單體和1吋高音的組合,表現理論上要很一致才對,但是弟的空間設定是不是能演出這樣的一致性呢?
根據ARC Genesis,這是M&K 2510P在弟目前空間的表現,主喇叭和環繞聲道測出來和修正結果都差不多,大約是在100Hz開始要交接。

但是天空聲道看起來就修很大,原因是弟裝潢時自作聰明在天花板挖了個巢給天空揚聲器安裝,但是其實若不是嵌壁式喇叭是不適合被放在洞裡的啊,這是錯誤的示範!但是,這曲線居然還修得回來,MRX1140果然不簡單!

低頻管理一直是許多劇院玩家心中的痛。要重現影片製作時50Hz到20Hz、甚至15Hz的低頻,除了超低音的選購外,視聽環境大小、形狀、裝潢材質、超低音擺位都必須要配合(當然家人和鄰居更是要包容)。好聲低頻是一個"綜效",因為參數實在太多了!
寒舍沒有專用視聽室,就是個客廳。為了家人觀感和動線,我超低音的擺放位置其實很死,又有兩顆超低音要管理。但是因為配合ARC Genesis的圖與數據,我得以將每個位置的結果作差異比較,甚至找出在某頻段上的缺點然後是著找出解決方案。幾個位置多方嘗試,包含一顆一顆單顆測、兩顆疊放及分開放置測量、甚至因為弟兩顆超低音非同一廠牌甚至尺寸及結構差異頗大,我還嘗試哪一顆在左靠牆角哪一顆在右偏開放空間,最後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跑出了覺得還不錯的曲線。MRX1140還是把它的曲線修正起來了!怎麼知道呢?有圖有真相啊!
超低音1號是搭載「雙單聲道」D類功率放大電路,每支超低音單體都擁有獨立的400瓦放大電路的雙8吋單體KenKreisel MX700
我的超低音2號是擁有雙12吋單體和一個12吋被動輻射盆,Back To Back的180°(度)運作方式,配合其獨家的「LMF低失真廠技術」來抵銷其作動振膜帶來微小變形的失真,內建R.M.S.(連續輸出功率)800W的AB類擴大機的STARKE SUB36

超低音測試及修正曲線第一次的結果是這樣,這個曲線弟完全不能接受!50Hz就開始往下掉,我雙超低音情何以堪,所以肯定是我的超低音擺位有問題。

於是我開始了在客廳搬超低音健身的週末防疫假期,一面邦超低音換位置一面跑數據,最後總算來到了這個曲線。我累了,應該可以了。而這也提醒玩家,所謂的ROOM EQ修正,絕對不是萬靈丹,不論是哪一家的技術都一樣。它是一個"補償"、"修正"的角色,而不能作無米之炊。ARC Genesis的曲線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去注意揚聲器在目前空間中實際的表現,好讓我們能嘗試對症下藥。大方向對了,ARC Genesis就能讓您的系統發出正確、平衡的聲音。

測完之後確認就可以將ARC Genesis在電腦上的運算結果上傳至MRX1140,終於要正式開聲囉!為了能好好聽MRX1140,沒有跑出好曲線前我絕不試聽,所以它在我家悶了兩週都只發出「嗚伊~嗚伊~」的測試音,應該迫不及待要引吭高歌了吧?
聽感:
聽感是很主觀的,有了客觀的曲線,就期待聽到最"標準"的聲音。順道一題,Anthem MRX1140貴為Anthem綜合環擴的旗艦,市價高達新台幣二十幾萬,在8歐姆下主要聲道能連續輸出140瓦,次聲道60瓦。所以小弟就直接將它和我的YAMAHA cxi-A5200前級 + Integra RDA7.1/Class'e CAV150後級的聆聽經驗作比較。因為這次借用時間有限,未來若還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使用MRX1140來作純前級,由Integra RDA7.1/Class'e CAV150後級來驅動喇叭試試。但因為我的前三揚聲器M&K 2510P是主動式,相信MRX1140也將其音色考慮進去與各聲道作平衡和調整,應該也具有參考價值。
音樂聽感

接上zidoo的UHD3000,這台是用上ESS最新晶片ES9068,可以直接全硬解MQA的影音雙棲的超級旗艦播放機。我用UHD3000的RCA類比輸出,接駁至MRX1140的RCA輸入,透過mconnect以立體聲(STEREO)模式來聽TIDAL。一開聲,就可以感受到MRX1140直接且頻段均衡的聲音!這是很有趣的體驗。以往在聆聽器材時,比較多用自己的耳朵去評斷自己"喜歡不喜歡"某器材或組合的聲音,但是這當然是很主觀的。而且除非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耳朵,"各頻段均衡"這事真的是很難去判斷或確認。在聽音樂時,我們會討論出現了什麼聲音或是樂器聽感質地之類的,但常常是自由心證,甚至還有一說是有些體驗純粹是心理作用。但,弟想到先前早先HTC手機附贈的耳機有所謂的"專屬耳道優化"的功能,意思就是每個人的耳道結構形狀不同,聽感就會產生差異,才需要將音訊"優化"。所以,當討論"聽到什麼"之前,是不是應該先確認一下"在聽什麼"呢?
各頻段均衡且銜接良好的聲音,是一種很結實,很立體的感受,人聲嘴形的輪廓和樂器的形體十分明確。低頻清晰,而且Q彈有力,中高頻的細節清晰地被演繹出來。當Shallow開唱,我心裡立刻叫好:「It kills!!!」一開始的吉他弦鋼弦讓你能聽到那個弦繃得有多緊,杰克的手指撥弦的輕重力道也演繹得絲絲入扣。直到杰克開始唱,雖然只有2.1,但是杰克的喉嚨彷彿就在我的眼前聆聽位置不到一米處。對於他是如何運氣呼吸和運用哪裡的肌肉發聲及共鳴點在哪裡都聽得明明白白。LADY GAGA的聲線除了力與美,更彷彿抹上一層金黃色的油,許多反差大的高低音,她一滑就過去了。要進副歌的間奏,電吉他的聲線在半空中飛揚、電貝斯的低頻猛潛下去,而更讓人驚喜的是那連續腳踩的鼓。對!不只是鼓"聲",是鼓!繃著鼓皮,被連續重鎚的"鼓"!如此激情的演奏,弦樂繞梁,鼓槌人心,卻清清楚楚,絲毫不亂,令人禁不住喝采!

別笑我,最近弟常常聽Pitch Perfect歌喉讚,從第一集到第三集的電影原聲帶真是老少咸宜的傑作。大家都知道阿卡貝拉這種音樂是不允許有非人聲的成份出現的。所以無論在歌曲中精彩的眾多聲音中聽到什麼都是人聲喔!換句話說,都是演出者的唇齒和肌肉所發出"有機"的聲音,帶血肉的。在第一集的Trebles Finals: Bright Lights Bigger City/Magic中,MRX1140將這樣所謂人肉樂器演繹得恰如其分,除了主旋律的美聲當仁不讓,每個噴氣、嘶聲,悶音或是低吼的貝斯都是充滿彈性和肉感,引人入勝而且還帶來超現實的聽覺感受。

電影聽感
既是環繞擴大機,重頭戲當然是電影播放效果啦!整體聽起來,1140不愧是Anthem環擴旗艦,推力極佳,聲音厚實,密度極高。ARC優化完成後音場正確,聲音物件的移動彷彿就在身旁發生,移動的軌跡刻劃得更深。走過必留下痕跡,彷彿每一個聲音都要博取你的注意。雖是聲音重播,但是那結實的聚像確實讓人"目不暇給"。請原諒用手機拍攝投影機畫面的成果不是太美,好在重點是在聲音表現。
先用杜比示範片來感受一下MRX1140調教出來的ATMOS表現。光是在這一幕,那些唱歌蟲蟲瞬間飛散出來的那一刻,我不自覺向後一坐,因為聲音的密度高,形體確實,感覺那些蟲真的瞬間迎面撲來,太驚人了!

這段葉子從右上開始,從中間劃過頭上到左後再移動到右後,再佐以上方樹葉因風吹掃娑娑的音效示範效果更是不惶多讓。MRX1140所導演的移動軌跡之犀利明確,竟讓我在觀賞時聯想到"血滴子"!這葉子聽起來不是葉子,感覺更大更加厚實,像一把大刀,隨四週風聲鶴唳,刀起刀落,在頭顱四週劃一圈,這不是血滴子嗎?

MRX1140太厲害了!趕忙正式上片!聲音驚人的質地和結像已經讓人無話可說,接下來就該測試低頻的質感了。神力女超人單挑坦克的這一幕,當坦克發射那顆砲彈時,你覺得聲音聽起來應該如何?請注意這顆砲彈可要衝過厚厚的粗口徑金屬砲管,然後是猛爆出「碰!!!」一聲衝向黛安娜。衝過金屬砲管的聲音要清晰到有些刮耳,那聲「碰!!!」更是要讓你看見那顆砲的口徑之粗,威力之猛烈,一股壓力朝著我們壓來。MRX1140的砲,就是這樣威!

這一幕神力女超人被坦克砲擊落後,直接用雙膝衝撞坦克,大家有沒有想過聲音表現該如何呢?首先, 定要有"雙膝輪流"攻擊,意思是您應該要聽到"咚!咚!"兩聲,不是一聲,是兩聲,而且這個膝擊是本幕重點,絕對不可以"混"在週遭仍然如火如荼的戰鬥聲中,一定得突顯出來,一定要十分清晰!再來,就是對"質"的考驗了。想像一下,大家覺得"神力"女超人盡全力膝擊鋼鐵坦克的聲音該是如何?是不是應該聽到硬中有軟的"連骨帶肉"猛烈撞上超厚鋼板的聽感?MRX1140就是能將這樣猛烈卻又複雜的細節演繹出來,太棒了!

接下來再換上聲畫大考盤銀翼殺手2049,在開始的這一幕,經過ARC Genesis調整過的低頻,真的表現得太好了!音樂音效的低沉和細節清晰是一回事,重點是我感覺整個視聽空間的空氣密度彷彿都改變了,連地心引力都多了好幾個G,壓得我感到心臟跳動有些困難。然後有股低頻在皮膚上走,酥麻地遊遍全身,這可是新鮮的體驗!雖說音響是聽在耳朵裡,但是聲波可是靠推動空氣來傳播,說音響器材能改變空氣密度一點也不誇張!

這一幕,K要"強迫退休"長期潛逃的上一代複製人賽特。大家是否有注意到打從賽特一進門開始,我們就可以聽到滾水"咕嘟、咕嘟"的聲音。這個煮水聲其實一直存在,無論影片中發生什麼事或是誰在說話,這個滾水聲都沒有消失,彷彿在暗示我們即將要爆發的一場複製人生死鬥。MRX1140讓這"咕嘟、咕嘟"的聲音特別清楚,讓水滾得似乎格外劇烈,使得觀影時格外感受到風雨欲來的張力。誰說音效、錄音、混音不是戲?

打起來了!複製人賽特將K抓去掄牆這一幕,每一個撞擊都可以說是鏗鏘有力,低頻餘音繞樑!每一下撞擊都像是用鐵鎚鎚中我的胸口...是的!沒寫錯,是像"鐵鎚"一般"硬生生"地鎚在"我"的胸口!然後還有餘波蕩漾...您就可以知道這聲音的雕琢真是厲害。這種表現,我會說是"有心臟病史,老年人、孕婦及孩童不宜"了。

兩人穿牆而出,在地上扭打,大家都知道K往賽特的喉嚨上捶了一記,但是有誰注意到那一記做了什麼事嗎?當然後來可以用劇情判斷,但是MRX1140教你直接"一清二楚"地聽出來:"喀滋!!!"一聲頸骨斷了。老實說,這折頸一招如此清脆鮮明地讓我"聽出來",這還是第一次。

最後是我非常習慣用來聽電影音樂表現的"大娛樂家 The Greatest Show Man"的開頭第一首歌來在確認一次MRX1140的低頻質感。此時菲尼斯即將走進馬戲團表演區,而在這一幕的這一刻開始,除了他的歌聲,觀眾的踱步聲,大家是否能聽到電貝斯是從這裡加進來?此景我聽過無數次,但是這一次,是我聽過貝斯聲線從一開始就如此明確,如此有勁足以跟其他聲線並駕齊驅的一次。這樣清晰的低頻演繹,我相信絕對是ARC Genesis的功勞,是其成功將低頻妥善管理運用的功力。

後記
其實MRX1140還有很多可玩的參數可以讓玩家的系統再更上一層樓。若是再有機會,希望可以試試MRX1140以純前級輸出的效果,甚至啟動Front wide的音場演繹。可惜時間過得很快,灰姑娘時間到,只能期待有緣再見了。
很多人都問我聽完Anthem,會不會想換掉YAMAHA。我這樣說吧!兩者相比,Anthem MRX1140以ARC Genesis精準強大的ROOM EQ為基礎,像是戰地記者,將新聞一筆一劃,血淋淋清晰見骨地呈現在大家眼前;而YAMAHA cxi-A5200則是憑藉著多年錄音工程的經驗及其音場科技之巔 - Ai 即時音場計算,成為將新聞先咀嚼消化,考量閱聽群眾,再融入個人意見的社論專欄作家。怎麼選?看您囉!若您還難以決定,就想像一個是健美端正搏鬥本格派的美國隊長,另一個則是老練華麗趣味橫生的鋼鐵人,哪一位超級英雄是你的最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