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監(鑑)聽喇叭/專業用喇叭

網上流派眾多,高手如雲。

無意挑起不同意見的對立。

這一篇拋磚引玉,希望釋疑

到底監聽喇叭可以不可以用?

我自己先說,

監聽喇叭是錄音室使用,

所以不一定合適用在家庭,

知其然,不知所以?
2020-07-05 21:2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喇叭
為什麼不能? 你聽的入耳就可以了,音響器材不就是如此。

監聽級喇叭首先沒有低音可言,而且是原汁原味不加修飾的輸出,結論仍然是你喜不喜歡那種聲音。

每個人接受的聲音不一樣,如果是家庭成員要一起使用的,還是建議用一般喇叭會比較好。
我不是很懂喇叭,

依照網路上我認為比較符合的

找了一篇文章。
https://digilog.tw/posts/1087

監聽喇叭的特點在音程準確度。

所以不一定會好聽,
高低音不一定會增量修飾。
這是我看完的感覺。

但是,也有符合錄音室及家用,
這種監聽喇叭,所以蠻難敘述。
要打太多字,會很辛苦的,又沒稿費!!!

首先,要說是”鑑聽”不是”監聽”,只有CIA幹監聽監控這檔事,才需要監聽喇叭(不過電影演的好像多用耳機,難怪有監聽耳機,哈哈~~~開開玩笑) ,而錄音室是拿來鑑別聲音,所以是”鑑聽喇叭”.

其實喇叭就是喇叭,即便各有設計概念,工藝和技術…等,但表現應該不致於太懸殊,所以不必神格化也不必污名化,而且市場上根本不存在什麼才是,什麼就不是的”鑑聽”標準,事實上,一如網路蒐尋”錄音室 監(鑑,都找得到)聽喇叭”,會發現大到可以當運兵車,小到巴掌一般,不管什麼玩意兒都有,認為只要是錄音室(應該含個人工作室吧)拿來鑑聽用應該都可以稱之為”鑑聽喇叭”,而不只侷限於大家口中的BBC吧!?
所以,樓主可能得先費心,釐清啥是”鑑聽喇叭”,大家才好吵!!!

哎呀,打完字就不是頭香了~~~~~~
監聽喇叭應該是翻譯過來的吧,國外都把錄音室適用的喇叭叫做active monitor speaker。

錄音室所要求的喇叭當然是強調不經過喧染的音色,所以必定自帶放大來驅動自己的喇叭。

而原汁原味當然能聽。個人覺得如果是玩遊戲或是看電影,這種原汁原味最能代表現場錄製的原音了。

那如果是聽音樂歌曲或是交響樂就耐人尋味了,有人會說不好聽...,我也想不通這個道理。

只是市面上有些幾百塊的喇叭,因自帶放大也能稱說自己是監聽級的就有點好笑罷了。
眾多品牌還是會把鑑聽(PRO)喇叭跟家用(HI-FI)分開,
專業的錄音室的室內聲學完全是經過處理,
揚聲器要求很平直響應,這些響應平直的曲線也是為了專業錄音室而生,
一般家用喇叭高頻幾乎都會滾降,也是反映一般家用未經處理的室內狀態。
但也沒有PRO的喇叭就一定不能用在家用,
測量數據都是客觀,但好不好聽還是很主觀的。
沒有那麼複雜啦~前幾天才說了一個自以為是的人
有興趣蒐尋一下人稱"音樂人聖地"的英國倫敦艾比路錄音室,之前用的是B&W M801,現在用的是B&W N801
是的,就是你我都買得到的B&W M801, N801一模一樣!!!

應該這麼說,有些公司是做專業喇叭起家的沒錯,如ATC PMC...但市場家用(HIFI)大,專業(Monitor PA)小,在成本考量下,絕大部分機型都是通用(少數特例就不贅述),當然也有例外,如DYNAUDIO本身有專業喇叭產線,所以產品、型號是獨立的

由此可知,大部分是沒有在分的啦!不但做喇叭的人不分,連用喇叭的人也沒在分!大家焦點只有一個---"要什麼樣的聲音"!如此而已.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時候就要採用傳統音響業界,最愛賣弄的行銷手段:
神 秘 感 !
來推薦

若不是自己親身體會,光看別人敲打鍵盤的文字
就會貼近真實的模樣嗎
所以,趕快買一對active studio monitor來用心體會吧
好嗎?
請搜尋:2024年 音響規格
lingo1388 wrote:
沒有那麼複雜啦~前幾(恕刪)




ju5888 wrote:
這時候就要採用傳統音響業界,最愛賣弄的行銷手段:
神 秘 感 !


沒錯,用神秘的電子術語取個很威的行銷名詞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