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訊源:個人DIY無風扇PC+Daphile系統
DAC+前級:NuPrime DAC-9
後級擴大機:NuPrime STA-9
喇叭:Usher SD500
USB線+XLR訊號線:PCHOME網購BENEVO牌線材
USB訊號處理:intona usb isolator標準版
喇叭線:台灣某不知名工廠線
踏入這道無底深淵之後實在需要克制自己,不然永遠填不滿慾望!話說我的電腦依然是五年多前買的E3-1230V2,完全沒有買新電腦的慾望!!!但是.........這段期間,我喇叭已經買了七八對!

從單純劇院系統,加了兩聲道後級、又將兩聲道系統獨立出來、再搞上Daphile數位流、最後新購NuPrime STA-9後級,達成了擴大機整套西裝的成就。這中間的心路歷程實在是點滴在心頭,讓我萌生了將心得分享出來做個紀錄,也讓跟我有同樣迷茫的菜鳥,不要踩進跟我同一個坑。
一開始想看電影+聽音樂,換上了Marantz SR6006擴大機,又把Wharfedale Diamond 10.2書架喇叭,換成某個人工作室的落地喇叭,後來沉迷於聽CD又加購該工作室的後級,但是問題來了......Marantz SR6006擴大機前級輸出是1.2Vrms,該工作室的後級輸入建議至少需要4Vrms(老闆後來告知)!造成看電影時左右聲道與中央聲道失衡一直找不出原因,雖透過擴大機內部計算調整到勉強可以接受的程度,但是總是感覺差那麼一點。
後來心一狠整理出一個170*280CM的小空間,直接將兩聲道獨立出來,在選購前級的時候,特意聯繫個人工作室老闆才知道那台後級需要的前級輸出至少需要4Vrms才能發揮.........(挖靠當初買的時候怎不說!),若是提前知道這差異我的劇院就直接加買Marantz PM8005了,只是人生沒有後悔藥吃(你們想的沒錯從此沒有再買該工作室的產品),尋尋覓覓之下發現了NuPrime DAC-9的前級RCA輸出有4Vrms(這規格真的很難找),搭配PSB IMAGE B5 書架喇叭,果然世界不同了。
原本故事應該到此結尾,但是隨著CD越聽越多又從我妹那接收了數百片CD,在一一RIP成數位檔之際,心中的疑惑越來越深,難道我的兩聲道系統就只能這樣(只是因為我當時的愚蠢),一切只是將就而已?因此後來有了Usher SD500(搭配我的小空間)以及NuPrime STA-9後級擴大機!
目前這套系統聽起來如何?我不太會形容!但是它已經讓我在小空間舒服到睡著兩次,所以短時間內不會有吸引我汰換的動機了!
我想要告知跟我一樣的菜鳥:
1.初入手請盡量找大廠牌,我的那套個人工作室喇叭至今無法脫手,但是Wharfedale Diamond 10.2書架喇叭早早就被買走,錢難賺!脫手二手器材來補新器材的預算,才是我等平凡人的正確姿勢(知識?)
2.挑簡單的就好,那種簡單的一體機(例如Audiolab M-ONE之類)是新手的好選擇,把時間花費在聽音樂上。
3.器材整套西裝(同廠牌)最好,遇到的困難度最低。按我一開始的Marantz SR6006擴大機,後續應該是購買Marantz PM8005綜擴,然後再加上Marantz ND8006慢慢升級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若能這樣也沒有我小空間兩聲道的事了。
4.電源處理比線材重要,入門千萬別搞太多錢在線材上,再好的線材你也聽不出來!拉條專線是CP值很高的投資。(高檔線材跟鑽石一樣,買的時候很貴但是很難脫手)
5.有使用USB的DAC,強烈推薦intona usb isolator標準版!誰用過誰知道。
落落長一堆,傷眼多包涵!也感謝曾在各論壇(包含01)幫我解惑的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