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電影聲音工業

個人對電影聲音工業很感興趣,希望能多了解以下資訊,有請大家多多分享所知:

一、全球主流商業電影院通常採用什麼品牌的器材?這些器材和家用音響有何不同?

二、全球主要電影錄音室通常採用什麼品牌的器材?是否會特地選用和電影院相同的喇叭,以求得高度一致性?

三、如何建構專業電影錄音室?

三、有什麼中文或英文的書籍與網站可以讓人深入了解這些相關資訊?

感謝大家的分享
2019-03-08 10:4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電影聲音工業
我只記得之前看過的資料是電影院用JBL為大宗
其他的部分我也想知道 哈哈哈哈
如果你真的有興趣

可以去hollywood附近看看

會很有幫助的

ldw406 wrote:
個人對電影聲音工業...(恕刪)
Harvey Hsu wrote:
我只記得之前看過的資料是電影院用JBL為大宗

我也有聽說過,不過現在還是嗎?我近幾年去電影院時,會注意一下喇叭品牌,但有的看不到,有的則是沒聽過的品牌,JBL反而沒什麼看到,所以在想會不會有所改變了?(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去過的電影院太少,且剛好不是用JBL,但JBL實際上還是佔大宗)
誰 誰撞我們 wrote:
如果你真的有興趣

可以去hollywood附近看看

會很有幫助的

是去參觀那邊的錄音室嗎?能去看的話當然很好,不過那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吧?大大有管道嗎?
這問題超大的,裡面包含了Sound Design、Foley、ADR、Mixing...


常常不是一間錄音室搞定。

器材更是五花八們,錄音機、DAW、Mixer、喇叭也都沒有一定的品牌型號(但是絕對不是家庭的Hi-Fi),但是電影工業還是有標準要去遵守。


我比較偏向音樂工業,電影我很少碰,有機會建議可以去中影看看



https://www.facebook.com/cmpcstudio/

如果有興趣,我記得之前講台灣配音師胡定一的傳記和電影有一些介紹,還滿有趣的
早期兩聲道世界,電影配音主要工作都是在收音和混音,和專輯錄音不太一樣,配音師要錄到符合劇情需要的聲音,常常要到處跑,去收集材料,所以他們用的錄音器材大多都是攜帶型的,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Nagra 的。

電影院的喇叭,通常很 low, 因為劇院比較講究聲壓和頻率響應,沒有在考慮什麼韻味音場動態的,所以通常和錄音室也不太會配合,錄音室都要求準,劇院就是要求爽和規格 (THX...之類的)

如果你要搞收音,那腦袋和耳朵比器材重要,你只要知道該收什麼和怎麼收,一台 Canon 5D 加上一支一萬塊的麥克風,可以搞定一切。如果你要搞混音,例如說不同音軌如何混成 7.1 (大多都是模擬而來,錄音不可能帶八支麥克風出去),這就比較有錄音工程了,混音設備,電腦,軟體和腦袋都重要。台灣以前兩聲道配音水準相當不錯,但是比較多都是師徒制,沒什麼 SOP 或教科書流傳,現在比較流行多聲道,我這個局外人就比較不知道狀況了。如果樓主不打算去當學徒重頭開始,可以考慮一些配音或音效製作的線上課程 (ex. Coursera or youtube), 裡面很多料。台灣類似的課程 (以前像是 Midimall 會開班),比較偏實戰,如果你不是已經在業界,比較難進入狀況,老外的課程比較會假設你是素人。

以上是局外人的觀察,如有錯誤,歡迎指證
Puff Daddy wrote:
https://ww...(恕刪)

看到有一段:
An Immersive Near Field Mixing Stage and an Imax Versioning Stage were recently added to the facility.

我知道目前主流的電影聲音會有7.1, Atmos, IMAX的版本,而從SONY的網頁看起來,還有近場混音的版本,推測是給影院小廳和家庭劇院用的?不知電影的近場混音版主要差異在哪?我猜是低頻量感會減少一點

然後每一間混音室都有JBL,看來JBL為大宗的說法,目前還是成立。擴大機則以QSC為主。比較特別的是,主要的幾間以演員名字命名的混音室,用的都是客製化的喇叭。另外Stage 6 - theater 3 用的喇叭則是JBL LSR4328P-8,一對1559美元,以SONY這樣的大公司來講,還滿平實的(猜測是為了讓混音成品也適合在相對低階的系統上播放)。

ldw406 wrote:
看到有一段:An I...(恕刪)



原來只在意喇叭.....可惜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