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入門款音響挑選

一直喜歡聽古典樂
只是因為之前窮學生時代也沒什麼錢啦
剛出社會沒多久 熬了一陣子了,今年總算有年終可以領了XD
想買個音響犒賞自己
需求想要有光纖支援且中低音表現要ok的音響
預算上大概是希望在10K左右的入門款
上週有去試聽了幾組
目前比較中意的是EDIFIER S1000DB這組喇叭
不曉得有無使用過這組喇叭的大大呢?
想請教心得或者其他款也可推薦
在此感謝了~~
2017-12-18 13:4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入門款音響挑選
覺得S1000DB這款外型還不錯
低音的表現也還算出色

如果預算在萬元內這台可考慮啊
在我有限的認知中,聽古典樂的話,最好有三萬元以上的預算,而且這三萬買的還不是全新的器材,其中一部份還得是二手器材才行,當然我的認知可能有誤,或許有人可以證明能用更低的預算來欣賞很棒的古典樂,但我還是會建議你存到三萬以上再買,目前先繼續用既有的器材聽吧。至於三萬要買哪些呢?我也不知道,這就要請「曾經用三萬元組出一套可以聽古典樂的音響」的人來分享了。

雖然如此,你還是可以拿著你熟悉的古典樂唱片到處去試聽(事實上您也已經正在這樣做了),關於試聽,這裡有位網友詳細紀錄了他的試聽心得,我覺得很適合給所有剛踏入音響世界的人參考:
音響店裡的試聽,比家裡的好聽?

補充一下:
這裡有四萬元的組合,可以參考看看,不過這是很多年前的文章了,其中所列出的器材,或許現在想買也買不到了,但可以去找類似的來替換:
從「音、樂分立」的角度,淺談馬勒後期交響曲的聆聽體驗
ldw406 wrote:
在我有限的認知中,聽古典樂的話,最好有三萬元以上的預算,而且這三萬買的還不是全新的器材,其中一部份還得是二手器材才行,當然我的認知可能有誤,或許有人可以證明能用更低的預算來欣賞很棒的古典樂,但我還是會建議你存到三萬以上再買,目前先繼續用既有的器材聽吧。

我的第一組比較像樣的音響, 是大約三十年前學生時期, 在台北的中華商場二樓某間喇叭店, 買了一對三四千元的木質喇叭.擴大機是在中華商場一樓鐵軌側小店購入, 千元等級, 約A5大小, 可調EQ類似汽車音響的電晶體擴大機. 訊源有點忘了, 隨身聽級別的小型錄音帶撥放機. 線材呢? 以前哪知道線材, 就是基本的紅白小黑線.

印象最深刻是有一次聽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聽得好感動. 多年後我有了幾十倍上百倍當年預算的音響, 仍然是忘不了當時的情景.

入門級的音響, 可能在解析度, 音場, 定位等等的音響二十要都一塌糊塗, 但是最重要的旋律線條仍在. 每次器材有了升級, 從常聽的樂曲中, 聽到更多的細節, 更多的元素, 就有機會感動.

樓主的萬元預算是不高, 再加點預算也有許多不錯的CP值選擇, 不過那些樓主都沒聽過呀! 如果樓主目前用的是幾百元千元左右的電腦叭, EDIFIER S1000DB相對來說, 升級感相當大了. 主動式喇叭方便好用, 就先頂著用吧! 等未來預算夠了要升級, 這對喇叭要留著, 送人或賣脫手賣出, 都不難處理.

如果預算再提高一些, 例如2萬, 可以考慮喇叭加綜合擴大機的組合. 在1~3萬元地帶, 提升預算的帶來的效益是最高的. 到後面可能多花了幾萬元, 提升的感覺只有自己聽得出來....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印象最深刻是有一次聽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聽得好感動. 多年後我有了幾十倍上百倍當年預算的音響, 仍然是忘不了當時的情景.

入門級的音響, 可能在解析度, 音場, 定位等等的音響二十要都一塌糊塗, 但是最重要的旋律線條仍在. 每次器材有了升級, 從常聽的樂曲中, 聽到更多的細節, 更多的元素, 就有機會感動.


我了解您說的,以前聽卡式手提音響時,我也可以聽得很感動,相信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即使用不佳的器材,也仍然可以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悸動。但既然如此,為何我們還要升級音響器材,因為就像你說的,可以聽到更多細節與元素。

為什麼我會以三萬元為一個門檻呢?重點是樂器的音色,若只是聽旋律線條的話,其實不用一萬元,我就算用手機+手機附帶的耳機,也可以聽得不亦樂乎,所以我才請樓主先用既有的器材聽就好了,因為這樣也夠享受了,又快樂又省錢,但若想好好辨識不同樂器的音色,我認為要三萬元以上才相對容易,三萬以下也可以,但要很用力聽,有人可能會說,辨識樂器音色有什麼難的?在獨奏的情況下是很簡單,但在合奏時難度會提高,例如當長笛與豎笛同時演奏同樣的音高時,有些器材聽起來會像在聽一支樂器演奏而已,而且可能還聽不太出來到底是長笛還是豎笛,當然你也可以說是我對樂器的音色不夠熟悉,但我想和我一樣不夠熟悉的人應該很多,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可以方便辨識樂器音色的音響。

大家可以用波麗露測試,聽聽看能辨認出多少樂器,我自己就曾經把波麗露裡的高音豎笛(非普遍的降b調豎笛)誤認成長笛,但在較高階的音響一聽則馬上聽出那絕不是長笛,這還只是獨奏的情況,當所有樂器合奏時,音色辨識的難度會隨著合奏樂器的數量增加而提高,而音色辨識度會大大影響音樂整體的色彩豐富度,同樣是聽旋律,那差別就像是素色的線條vs.多彩的線條一樣。

我不知道樓主目前中意的EDIFIER S1000DB在音色辨識度上的表現如何,或許隨著科技進步,也很不錯吧。三萬元只是我認知中的門檻,並不是絕對的門檻,但衷心希望樓主特別注意音色的表現,而不是只聽好聽的旋律而已,否則這升級就升得就有點可惜了。

ps.三萬元是指訊源+擴大機+喇叭+線材的整套音響哦,不是單指喇叭而已,所以也可以分開買,例如1萬元先買喇叭,其他的之後再買,最後買下來整套也自然有三萬以上了
借問一下,S2000MKII會比S1000DB好嗎?水貨才差兩千多。
Youtube 上有s2000 pro跟s1000DB的影片比較
建議用耳機聽比較聽的出差別
https://youtu.be/FWNgxrC_VUQ

S2000 mkii我這個月淘回來賣家直送含運9000搞定

MXMY wrote:
借問一下,S2000MKII...(恕刪)
有10k預算建議直上s2000 現場聽過覺得聲音的細膩度和密度好蠻多的
Focal XS BOOK聽古典不錯

體積也小
外型氣派的S1000DB,
重點低音表現也不錯,
自己也有購入他們家音響,
蠻推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