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贵坛用简体汉字发此帖,主要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话题:一是构建超越传统的数播、AV、HIFI三合一多声道系统,二是数码音频载体的优劣与未来,主旨就是把前述器材硬件和音乐软件结合起来,进行多方位的闲谈或探讨。还望各位老少爷们儿多多体谅、多多关照、多多参与。
我听古典若干年了,纯属软件派、音乐派。虽然对折腾器材一直不感兴趣,但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初,听了23年、一直服务的HIFI双声道原器材先后三坏二,而且,它们已经修无可修。无奈,只得走上换新器材的折腾之路。没想到的是,这一换竟然陆陆续续折腾了28个月,最终结局:从传统的CD到新兴的数播,从单一的HIFI到兼容AV,从HIFI双声道到HIFI多声道,构建了一个超越传统的数播、AV、HIFI三合一多声道系统。凡此种种,杂记在此;茶余饭后,作为谈资。欢迎对数播、AV、HIFI三合一(AV与HIFI二合一)多声道系统感兴趣的同好一起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以听音乐为主(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影院)的HIFI多声道系统,要想播放效果比较理想,达到甚至超过相同价位的HIFI双声道系统,我认为其相关部分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必须以一至两套、最好是两套能与AV前级对接的HIFI双声道后端系统为基础构建;否则,HIFI根本不可能实现。其次,该系统的前端是近几年的(次)旗舰BD机(或相应的播放机)+(次)旗舰AV前级,后端为可与之对接的若干HIFI功放(后级)+ HIFI音箱。另外,AV前级、若干HIFI功放(后级)最好是同一品牌的同代产品或相同型号;HIFI音箱最好也是一个品牌的,同品牌、同系列或同代的则可能更佳。再次,还要有多年软、硬件方面积累的各种经验和阅历,实际的操作能力,等等。最后,虽然各家的房间布局、摆放位置等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无法统一要求,但如果房屋缺陷太大,恐难有好声。
目前,我的三合一多声道系统:前端 — 数播、HIFI、AV三合一系统播放机:Pioneer BDP-LX88(BD、SACD、DVD-A、CD等实体盘播放;网络存储或硬盘高格音频、高清视频数播)AV前级:Marantz AV8801(Audyssey 房间声学自动校正;多声道控制;计算机等音频、高清视频数播)后端 — HIFI五声道系统(含2个既可与前端对接、又可单独使用的HIFI双声道系统)合并功放:Marantz PM-11S3×2(完整双放大器模式,即2台单声道集成功放)前置音箱:TANNOY Turnberry GR后级功放:Marantz MM7055(五声道)中置音箱:TANNOY 609 Ⅱ(并联)后级功放:Marantz SM-11S1(双声道)环绕音箱:TANNOY GOLD LSU/HF/3LZG/8U电视SONY KDL-46EX520
12天前,又进了一台期盼许久的晶体管时代马兰士7+9旗舰前后级下面、PM-11SX上面的次旗舰前后级中的后级SM-11S1。这样,整个HIFI五声道系统的功放就算逐步配置完毕。Marantz AV8801领衔,2台PM-11S3(完整双放大器模式,即2台单声道集成功放),2台后级 SM-11S1、MM7055,后接 Tannoy Turnberry GR、GOLD LSU/HF/3LZG/8U、609 Ⅱ,并且预留5.2.4全景声(更换AV前级,添加低音炮、天空音箱即可),这套5台马兰士功放、3对天朗音箱构成的三合一HIFI五声道系统,物美价廉,音质、音效都非常好,性能价格比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