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當Definitive Incline遇上ASUS Essence STX II

昨日前本來的音響設備是 Definitive Incline+墊黑金石+SW-150重低音,接電腦USB用Foobar2000播放喇叭內建的USB DAC
一整個很滿意,三頻的聲音、音場定位、空間感、包圍感等等..以自己來說,真的很滿意!

但心裡知道還有提升的空間,好還要更好,因為還有USB線和電源線還沒換...

文章爬了很多,最近又找了一些外接USB DAC或PCI-E音效卡,後來想了很久,我也有常看影片的興趣和習慣,USB DAC對我來說,只有聽音樂時有幫助,看電影則..沒有太大效果!

後來就往音效卡方面找尋,也比較過好多款,無疑的就是ASUS、Creative、Onkyo這三家
Creative是電腦的老字號,但得知軟體後續更新服務比較沒著落..
Onkyo音效卡也得知純聽音樂效果很棒,但我感覺就跟USB DAC差不多,只能聽音樂用..
最後就找上ASUS的音效卡,看了很多開箱或測試文章,ASUS音效方面在中高階等級評價好像不錯
尋覓比較後,昨天入手了ASUS Essence STX II 7.1
它有附贈額外3顆OP可自己替換,自調音色,可玩性較多,另外重要一點的是,
看電影也有很多花樣可調整,也有Dolby虛擬環繞音效認證,可以接上子卡,
裝上後置喇叭達到真正7.1聲道,自己是不會去接後置喇叭,頂多看電影用虛擬效果

昨日大概測試幾部影片,效果還滿讓人滿意的,空間包圍感,震撼感都不錯的表現
本來也看上一個有趣的東西,XPUMP這個小東西,有試聽過效果也挺不錯的,不過現在的這塊音效卡的模擬效果,已經打消了XPUMP的慾動了

裝上ASUS Essence STX II前,心裡一直想著,Definitive Incline內建的DAC效果已經很讓我滿意了,多了這塊音效卡,真能超越原本的DAC音質和效果嗎?因為要多花好多錢....Orz
若自己聽感覺不出來,就..有點冤枉錢了!!

剛裝好驅動也用Foobar2000接著光韱,音效設定選S/PDIF Pass-through Device(ASUS Essence STX II Audio Device)
一開聲...嗯..嗯...聽了聽,好像..不太值得..慘了!!好像比原本的內建略差...不會吧!!多花不少換來的...
今日一早本想是不是要更換它附贈的OP,效果才會更好(大家是都這麼說的...)

不過突然想起,ASIO..這東西,好像有聽過要設定這個,爬了一下文把ASIO設定完成後...一開聲!!!!
喚然一新,真是太棒了!原來是昨天沒弄好,聽音樂就是要ASIO才會純,才不會被一些雜七雜八的訊源干擾,不繞道直通..
不騙各位,一開聲,聽一些自己本來常聽的歌,那種音質、解析、空間、音場、樂器分離度等等...真的再上層樓,非常明顯的差別,總算心安了

效果真的很棒,還只是原本附的OP,過陣子再來換換OP,調調其它音色看看
Essence STX II果然值得!

不過讓我訝異的是,Definitive Incline這對喇叭,能夠發揮的效果,真的很多,感覺是本質好,給它好的訊源或設備,它就能忠實的表現更好!
2017-02-18 12:51 發佈
ASUS Essence STX II 的確相當不錯,
後來我用STX II 同軸輸出給DAC OPPO HA-1,
感覺又更好聽了一些

nashzou wrote:
ASUS Essence...(恕刪)


OPPO HA-1那麼高檔…哈哈,更好聽是一定的!
Foobar2000(ASIO) + ASUS Essence STX II(光纖) + Definitive Incline

小弟的搭配組合跟你一模一樣,所以絕對相信你說的話
當初小弟在這篇文就已經有提到Definitive Incline走光纖聲音真的很美、很好聽
只可惜多數人都選擇走USB,難以產生共鳴
USB線品質好壞對聲音的變數很大,而光纖線則是沒有或很低
ASUS Essence STX II本身又可以提供良好的光纖訊源
總之這樣搭配下,聲音真的完全提升到另一層次,我只能說非常滿意

另外我還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
接USB線,Incline或許只能支援到官方說16bit/48kHz
但是如果是接光纖的話,我發現卻可以支援到24bit/96kHz
試過很多24bit/96kHz的無損歌走ASIO確實都可以播放
真得很神奇,至於為什麼我就不清楚了
你也可以試看看
ricki828 wrote:
Foobar2000...(恕刪)


呵呵,難得我們配置都一樣…

至於您說的
接USB線,Incline或許只能支援到官方說16bit/48kHz
但是如果是接光纖的話,我發現卻可以支援到24bit/96kHz
試過很多24bit/96kHz的無損歌走ASIO確實都可以播放

我自己測試接USB時,foobar好像是走DT本身的DAC,foobar裝置上是顯示USB DAC
接光纖的話,可以到24/96,asio是走STXII的DAC,foobar裝置上顯示STXII ASIO

總之自己的感覺,也是相當大的明顯差異是…
走光纖接STXII搭ASIO時,音質的純淨度和音場定位,樂器分離度,深度都還比原本的高上一個層級,效果很明顯!

現在正在找8字電源線,看到大家推薦的那條Oyaide L/i15 EMX V2 3.0m 102SSC 8字型電源線

好像有V2版本,字面上寫比原本的1版好??
不知哪裡有較便宜點的…
我自己測試接USB時,foobar好像是走DT本身的DAC,foobar裝置上是顯示USB DAC
接光纖的話,可以到24/96,asio是走STXII的DAC,foobar裝置上顯示STXII ASIO

你上面這段話本身邏輯是錯的
光纖和USB全部都是數位訊號,然後交給Incline的DAC解碼
這時STXII只是扮演良好數位訊源的角色而已
今天foobar如果不是走ASIO,或許可以在電腦聲音設定或STXII控制介面上改變bit或sample rate來配合Incline出聲
你可以試著foobar不走ASIO或隨便播影片,然後將sample rate調至192KHZ,Incline一定沒聲,調至96KHZ馬上就有聲音
但是就是因為foobar走ASIO,基本上你餵它吃什麼訊源,Incline DAC就接收什麼訊源
這就是走ASIO的好處,完全跳過電腦設定和STXII控制介面,就算你設定也不理你
這才是純淨、乾淨的訊源,聲音之所以好聽最大關鍵

走USB支援16bit/48kHz
走光纖卻可以支援到24bit/96kHz
在別的論壇也有人提到某些喇叭也是這樣
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是D類放大喇叭,只是不知是不是所有D類放大喇叭都是這樣
總之Incline可以支援到更高的24bit/96kHz是一件好事,感覺更有價值了

另外再告訴你我發現的事
電源線經變壓器再連接至Incline,連接地方正接和反接聲音也不一樣
試著接聽看看,你總是會找到好聲音

ricki828 wrote:
我自己測試接USB...(恕刪)


嗯嗯,大致了解,謝謝!
我本來的想法也是,但不是很確定…

1.我在找3.5-3.5線接看看,這樣應該是類比訊號?交由STXII DAC處理看看效果!?

2.也順便再找RCA-3.5接看看,應該也是類比吧?

但不知1或2效果不知一不一樣…

音效卡類比輸出到DT,不知會不會被DT轉成數位再轉類比再出聲!?若是的話,就多此一舉了…

若類比輸出到DT喇叭,不知是不是就走音效卡的DAC…

電源線接變壓器處,正反接應該就是常提到的地線火線差別,這有接過試過了,也是差異極大!
我試過RCA-3.5類比訊號給Incline,相比數位訊號,聲音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根據D類放大原理,確實如你所說的,Incline是先將類比轉成數位,經DAC再轉類比出聲
來回等於二次失真,聲音自然不好聽
買Incline就是要善用它內建的DAC,這也是它的價值所在,否則我買一般喇叭不就好了
當然它本身設計也很棒,我就是喜歡它剛剛好的重低音
不管是聽音樂或看電影都很棒

ricki828 wrote:
我試過RCA-3.5...(恕刪)



後天會有條EARLY BIRD 3.5MM TO RCA
到時再來接看看,DT喇叭既然也有3.5輸入,姑且試試看!
希望不要像你說的慘不忍睹啊!

難道DT只能USB或光纖才有高水準!?
3.5輸入就……
沒關係,後天試試…
早上線已經到了,也接上去...
所有設定和之前一模一樣不變...
播了平常常聽的第一首歌....

我把光纖線收起來了...

說說一下聽感差別:

1.接上去剛開播,音量比光纖線小一點點,調大一點就好了!
2.接光纖聽了一陣後,的確什麼都不錯,最深刻印象是解析很高,很像在聽HI-Res
3.剛換了3.5MM TO RCA線後,原來大家常說的,同軸類比線聲音比較溫暖有溫度,真的"很明顯"感受到,聲音溫潤多了,相比光纖線的感覺,太乾淨太乾冷..且RCA這條也不覺得解析變差,只是取向和聽感不同,鑣高音的音樂也很柔順..總之好聽溫暖很多!

自己的聽感效果提升差異性是..

硬體:加10吋重低音 >>> STX II >> 3.5-RCA(線的等級品質有差) >> 光纖線 >> 墊黑金石
軟體:Foobar2000 ASIO >>>>>> 內建播放軟體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