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黑膠唱盤如何升級提升音質??

目前使用入門機種SONY(型號PS-HX500)約2萬元購入(黑膠約15張莫札特貝多芬交響居多)
http://www.sony.com.tw/zh/electronics/best-new-turntable-vinyl-record-player
目前使用將黑膠轉成192kHz/24bit的wav檔
傳到桌面電腦透過DAC:CHORD HUGO+SENNHEISER HD800s耳機撥放

想請教前輩們幾個問題
(新增)請問要怎樣把黑膠唱盤紅白接頭輸出>轉成光纖進入HUGO>耳機撥放

1.想要提升音質 這台不知道能不能換唱頭
還是買個1萬元左右的唱頭放大器??
對音質會比較有幫助嗎??
不知是否換了唱放背景沙沙聲和偶爾的啵啵聲可以降低?

2.剛好買了一張唱片
有出黑膠和黑膠版的CD
想說來比較一下
沒想到兩者聽起來音場一樣
CD反而沒有黑膠背景的沙沙聲
感覺聲音更乾淨
不是黑膠音質會比CD好嗎...?
是剛好買到品質不好的黑膠還是買到品質好的CD...

3.當初是因為這個影片的音質才買黑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p6chyAh6A&index=16&list=PLoBeqUq3xT6dB-yoFIQKwfhhqjuW9Q32t
想說黑膠聲音怎麼這麼棒
沒想到入門機種聲音有點讓人失望
還是說是我針壓沒調好還是黑膠唱片品質不好??
有錄了一些檔案
不知有沒有前輩願意試聽看看?

黑膠唱盤如何升級提升音質??
2016-08-21 23:2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黑膠唱盤 音質
黑膠唱片需要勤保養
(不保養的話沙沙跟啵啵聲的情況會越發明顯)

比較資深的黑膠玩家若不是會不定期外送清洗,就是根本已經練就一身好功夫,唱放調整跟唱片清洗的熟練度都頗高...



+++先生 wrote:
想說來比較一下
沒想到兩者聽起來音場一樣
CD反而沒有黑膠背景的沙沙聲
感覺聲音更乾淨
不是黑膠音質會比CD好嗎...?
是剛好買到品質不好的黑膠還是買到品質好的CD...



時間點拉回1980~1982,CD片剛出,短短十年間,LP幾乎完全被打趴,只差沒被打死,整個音樂界幾乎都是CD的天下. 到了2000年中期以後,就是大約十多年前左右,有些懷念LP的人慢慢讓LP起死回生,並且成為比CD更昂貴欣賞音樂的方式. 到了現在,數位流興起,CD漸衰微(但還沒被打趴),而LP雖然文藝復興,但也只佔整個音樂媒體的很小部分,要讓LP重新成為音樂媒體的主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見證過1980~1990那段LP為何幾乎被打趴的日子,你就知道原因了.
LP的缺點:
1.轉盤速度很容易受影響
2.唱頭抖動很容易受影響 (傳統唱盤規格有Wow & flutter這個數字,但CD player Wow & flutter幾乎沒人在提)
3.唱片很容易受灰塵以及刮傷的影響
4.訊噪比與動態範圍最高無法超過80dB, 大部分數據是60幾或70幾dB.
5.唱頭唱臂的針壓與角度調整非常麻煩,如果角度稍微有偏差,或針壓稍微不對,音樂出來就失真.

至於CD,則幾乎沒有LP的上述缺點(當然震動仍然對雷射頭讀起有所影響,但沒有像LP那麼明顯). 而且訊噪比與動態範圍則達到118dB,所放出來的音樂是"純淨",也因如此,當年絕大部分的人聽慣LP後都被CD音質所驚豔, 認為CD音質較好,所以LP差一點消失了. 幸好後來聽久了,"純淨"的音質被人嫌為"冷硬",而LP的音質則被某些人覺得自然而溫暖,所以才又慢慢的復甦回來,但是先天唱片摩擦所產生的沙沙聲則是不可能消失的. LP先天上訊噪比較低也是無法超過CD的.

所以到底是數位"純淨而訊噪比高"的音質比較好? (現在24/192數位流可高達125dB以上) 還是類比"溫暖自然而有沙沙聲"的音質比較好? 這種音質的喜好是極為主觀的,無法說哪一種才好. 你如果說CD音質較好,或是LP音質較好,總會有另一派的人出來跟你反駁,這個從1980年已經吵到現在,不會有結果的.
我想+++先生想問的應該是"為甚麼我的唱盤沒有別人的好聽?"

而不是"CD跟LP哪一個比較好聽?"

不過920大還是提出了很重要的地方

CD比LP更容易獲得好聲~所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傳統上來說~LP要發出好聲大概有幾個簡單的重點

唱盤要穩,唱針要好,唱放要能與唱針匹配,調整技術跟經驗要好

唱片品質好不好?洗得夠不夠乾淨?聽之前是否有把靜電給除掉?

這些瑣碎的事情都是會影響聲音的重點!正因為太麻煩了所以大家之後就改用CD去了

而很遺憾的!您這台PS-HX500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符合好聲的標準

這台機器比較像是推廣DSD技術的宣傳商品~而非傳統追求好聲的好唱盤

首先光是重量它就不夠重了!以入門盤SL-1200來說光是空機就有約12公斤重了

雖然他在設計上是可以換針頭!但是好一點的針頭大概就約你機器1/4~1/2的價格了

因故實在不建議你在升級上去!當文青時開心的聽就好!除非你真得很想跨入這一塊深淵變成燒友

以你的狀況來說把唱片洗乾淨後除去靜電再聽就會好很多了!(就算唱片是新的也要先洗過)

再來!你那影片裡用的機器是Technics的經典銘機SL-1200MK5在搭配上ortofon加的MM唱頭2m red cartridge

機子跟在下的愛機是一樣的!唱頭比起我的DL103還要便宜



能夠調出這種聲音只能說是技術相當了的!也難怪他敢上傳到YOUTUBE給大家看

如果還有問題或想要更伸入一點~可以去黑膠相關論壇或是FB上的黑膠社團

應該能獲得更多更專業的建議就是

PS:再隔壁板有看到你的文~想回時要說的話已經被講完了~能在這裡把想說得話講出來真是太好了
SANSUI AU-20000/TU-9900 SonusFaber HomeConcertino

Monte920 wrote:
時間點拉回1980...(恕刪)


專家開講 長知識!
感謝前輩們的回覆

請問要接近影片這種聲音
黑膠器材大該要花多少預算呢??
(或是預算8萬能玩的起來嗎 想用耳機聽)

背景沙沙聲融合音樂
彷彿親臨現場的氛圍
原來這種感覺就是大家所說的溫暖
的確聽久了之後會覺得CD聲音太乾淨少了點什麼
看來快中毒了

SONY這台雖然放出來聲音和當初想像的不一樣
(但至少轉錄出來的音質感覺跟CD差不多)

欣賞黑膠的過程蠻好玩的
先是要去找二手片
當找到價格漂亮且保存狀況不錯的黑膠就像挖到寶
之後回到家裡拿刷子和相機吹球清潔
放進唱盤看唱針緩緩落下
直到聲音出來那刻時的感動
黑膠獨特的魅力讓人好想跳坑阿
+++先生 wrote:
請問要接近影片這種聲音
黑膠器材大該要花多少預算呢??
(或是預算8萬能玩的起來嗎 想用耳機聽)

1萬多元.可以另買15V線性電源提升聲音表現

數位、黑膠,我都懂-ADL GT40α USB DAC耳擴
http://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949
一般來說黑膠器材不需要這麼多錢. 只要不是刻意要發燒,以經典機Technics SL1200Mk2, SL1200M3D 或 SL1200Mk5來說,應該兩~三萬左右就可以買到品項不錯的二手貨(現在沒有新品可買了),而Shure, Ortofon或鐵三角的MM唱頭大約三,四千元就相當不錯了,就算是更高級的MM或MC大約一萬出頭就嚇嚇叫了,所以應該五萬以下就可有相當不錯的系統了. 靜電刷本身也不貴,尤其台灣潮濕,靜電反而不是太大的問題. 如果想發燒買好幾千元的真空清唱片機也是可以,但我個人不覺得需要.

另外很重要的是避震腳與堅固的桌面,這方面不要省. 講究一點的還要有水平儀.

如果你想買的是附有USB可以轉數位的,這些新製的唱盤我對它們的印象都普普,你買的Sony那台已經是可轉數位唱盤當中名列前茅的貴,但在堅實方面還是差很遠. 我認為真正好品質的,是在LP全盛時期80年代所製作的唱盤,或90年代雖然唱片已經式微,但唱盤的品質還是相當不錯.除了Technics, 可試試找一下Thorens的二手機,看有沒有品項不錯的? 再沒有,Thorens仍然有在生產新機,要多花一些錢就是了.

其實真正要花費多的,是唱片. 我小學四年級開始聽黑膠唱片,那時光華商場賣盜版的一張50元,原版的約250~350元,我都省吃儉用,把零用錢省下來,一個月去買一,兩片. 時至今日,已經沒有所謂盜版的了,而這些原版唱片目前少說都賣700~1500一片,連二手的也都很貴. 這也是像我這種從小聽黑膠長大的歐吉桑反而現在不太願意回去玩黑膠的原因.
您確定要踏入LP這個無底深淵?現在相關產品較全盛期量少而價高,意思就是有錢不一定買得到,現有SONY PS-HX500和15張黑膠投資還來得及回頭,如果還是執意走下去,可能要有心理及預算上的準備。

沙沙和啵啵的聲音,是清潔和靜電問題GOOGLE一下,目前可以解決,別忘了唱針也要清,但是播放時唱針和黑膠磨擦聲無法完全袪除(這也是CD取代的重要因素之一)

硬體方面,建議砍掉重練,因系統器材牽一髮動全身,尤其您現有相容性不高(SONY PS-HX500沒用過),換唱放不是不可以,而是跳過內建訊號處理元件,也意味跳過類比-數位處理,所以換唱放同時也要增加數位類比轉換單元;其次,唱頭類型中MC是比較適合古典樂重播,但問題更複雜了,要選擇重量可用(一般MC頭重量較重且價高),循跡、抗滑等須重新調整,還有阻抗匹配,剛提到唱放部份,這下就真的一定要換了,您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完全說清楚,按所提問題也難猜測需要那方面的意見,提供個人經驗給您參考,小弟原本就有LP系統,想錄給數位小系統用,所以購入Furutech ADL Stratos,USB+DAC中它不是表現最優的,但是有唱頭(及耳機)阻抗匹配可選、RCA類比輸入數位輸出、錄音電平調整,因此雀屏中選,使用四個月,一切都很滿意。
我也是從黑膠以及錄音帶,一直聽到CD平民化,到SACD,還有高音質檔案

黑膠的背景雜訊跟炒豆聲是無法避免的,還有清理調教、不能攜帶等等原因,才會在CD問世之後式微

CD盛行之後,有一部分人還念黑膠溫暖有韻味的聲音,有少部分人繼續支持黑膠

但是現實世界,錄音方式一直在改變

黑膠盛行時代都是類比錄音(磁帶),當時時直接類比到類比,刻盤壓製

CD的錄音可能是AAD、ADD、DDD等等,到後期都是DDD了,現在也沒有人再用類比錄音了

SACD最好是源頭就用DSD錄音,DSD一路到SACD片到擴大機推動喇叭;10年前也有用原始母帶,把1960年黃金類比錄音年代的錄音,重新用DSD轉數位,發行SACD;聲音也是令人驚豔

現在聽黑膠,不是不好,那就直接聽黑膠即可
如要買(現代錄音)黑膠唱片,自己轉數位,然後聽數位檔;我個人認為,那一開始就買CD、SACD、高音質檔案就好了,因為本來錄音就是數位的啊,何必要經歷過數位、類比、數位的過程;自己轉的機器也通常比不上專業的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