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CES展出、10/17日本上市這玩意兒以來,就一直關注這這款喇叭,SONY全新產品線Compact Audio System的處女作CAS-1,今天總算入手,開箱分享給大家。
至於這喇叭的特色是什麼?去官網看大概可以瞭解到:
◆與UDA-1相同的喇叭功放更正:UDA-1是AB類放大,CAS-1採用S-Master HX數位模擬功放,輸出功率24W+24W。
◆耳機輸出與PHA-2採用相同的數類轉換(PCM1795)與擴大晶片(TPA6120A2),音量則是晶片(NJW1194)控制。
◆體積小巧,專為桌面設計。
◆音箱部分,14mm高頻單體、62mm碳纖維低音單體。隨附很有份量的鋼板墊材和黃銅腳釘。

▲外盒…很一般,不大不小,大概4公斤,一路抱回家真是個不小的負荷


▲這個Welcome怎麼很有蘋果的感覺


▲由左至右外盒內容物一覽:音箱、主機、配件、音箱。

▲配件盒內容物:一本說明書…還有…。

▲上方為很重的鋼板墊材,左下是音箱的黃銅腳釘,右下是防止主機滑動的支架。

▲全部拿出來:線材、USB-B的連接線、簡單的遙控器、變壓器、主機支架、喇叭墊材、喇叭腳釘。

▲線材(還蠻長的。)

▲鋼板墊材、喇叭腳釘(喇叭本體已各安裝4個,此為仰角提高8度用。)

▲主機支架、USB-B連接線、遙控器(裡面有SONY鈕扣鋰電池


▲不算小的變壓器。
好了~接下來看看音箱跟主機


▲我選黑色~官網是寫使用白樺木膠合板。還蠻有質感的,上頭的木紋官網是這麼說的:「因為是實木,所以每個箱體的木紋都是不同的。」我原先是想要白色,但考慮到長久使用白色就算不弄髒也有可能自己泛黃就打住了


▲14mm高音單體,挺紮實的感覺。

▲62mm碳纖維低音單體,感覺非常牢靠(?)

▲轉身。

▲主機部分,最上面是電源開關,下面三個燈表示音源來自Bluetooth(支援LDAC!!!!),前面的USB-A,或是後面的Mini-B,另外只有透過Mini-B才有辦法輸入24/48↑的音樂檔案。透過遙控器或者是SongPal程式在這三個輸入間做切換。然後是電子控制的音量旋紐,轉起來很順手,阻力剛好,上頭透過LED燈來顯示目前音量是加分設計!這下面是USB-A的輸入,可在播放時同時充電。最下面則是耳機輸出孔。

▲背面有藍芽配對用的按鈕,Hi-Low Gain的切換,喇叭的輸出,USB-B的輸入,AC電源的輸入。

▲特寫下索尼近年的金菊花


▲支援NFC,還有Hi-Res小貼紙

開箱大概就到這裡囉~接著來分享一些功能跟聽感。
【LVM低音量模式】
接下來介紹一下LVM低音量模式,透過遙控器或是SongPal開啟本模式,在喇叭以低音量播放時,針對低頻高頻補強增益,把音場硬是撐回來,試了一下效果還蠻明顯的,但如果是用正常音量聆聽這功能我建議關閉,低音有點重

【DSEE HX】
透過SongPal程式開啟DSEE HX,不過這功能我也不多介紹,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

【連接筆電測試】
不需要什麼驅動,插上去改一下聲音輸出就可以聽了,蠻方便的

【聽感簡單分享】
喇叭部分我是第一次接觸,這部分看看就好


耳機輸出部分,A3人聲變明顯,背景樂拉更前面。1R的話感覺聲場更開了些。低頻非常凝聚好比一顆鉛球直接落在沙地上(這樣有辦法體會嘛?

還在持續摸索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