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一下,為何 AV 環繞設備都把放大器做主機裡?
常看到討論強調主機的散熱性
也就是說,主機會壞掉,有一大部分是因為機殼內過熱
我在想
最大的熱源不就是放大器和電源?
那為何主機不負責解碼(杜比,AC3)並且輸出數位信號就好
然後DAC,放大器接在每個喇叭上面(也就是每個喇吧有他們自己的DAC與放大器)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1.熱源移出主機,主機更耐用
2.解碼後可以做無線傳輸,因為數位,沒有雜訊問題,因為無線沒有佈線問題
而且模組化以後,甚麼壞換甚麼,不必整台丟掉,豈不是很省錢而且環保?
KCLin0423 wrote:
想要了解一下,為何...(恕刪)
你的順序似乎有點錯亂, 正確的順序如下:
數位訊源 ---> DAC ---> 前級 ---> 後級 ---> 喇叭
講究的音響, 這每個步驟的設備全部都分開的當然是有啊, 連環繞的也有啊, 只是你應該去算算看這樣買下來總共要花多少Co Co?

至於環擴一般而言則是DAC+前級+後級, 合在一起也沒什麼不好, 至少價格上讓人比較容易負擔, 影音品質可讓人接受, 這樣就行了啊! 至於發熱到燒壞的, 請問例子很多嗎? 我從18年前開始買環擴, 大概換了四台吧? 換機是升級,而不是壞掉. 都是用來聽很雄壯的交響樂與歌劇,也從來沒燒壞過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