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1515151515151
Cross Lou wrote:
管機推力本來就不能...(恕刪)
管機推力感覺會比晶體機還好推得好喇叭是因為輸出變壓器的反電動勢跟本身它的失真是屬於人耳較容易接受的偶次協波失真比奇次協波失真多...
要不然 1瓦2瓦 的功率要推得好 四個單體的三音路落地喇叭,又要所有的音樂 genre 低頻的量感跟速度..etc 面面俱到似乎有點天方夜譚⋯⋯
我如果拿出阻尼因數更大的電晶體功率級聲音的立體度跟寧靜度又不一樣了,A 類輸出的 MOSFET 音色的表現上也不是弱者(For EX: Nelson Pass First Watt..) 。
當然如果是只聽小編制的曲目甚至是 solo 的演出,那確實是電子管所擅場的,但是不應該無限上綱(管耳擴要推 8 吋以上單體?!)宜理性看之...
參酌!Good luck!~~~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cibs0d wrote:
只有1.5瓦的功率.......時下標榜大功率的行銷手法
會讓消費者覺得這個功率更大、聲音應該更棒才對...(恕刪)
總有些黃金1瓦的說法,不曉得黃金1瓦有多美妙,但,來個黃金7瓦會不會比較適當!
玩音響的網友都曉得:
1) 音質與功率大小無關,這在於工程師設計的功力
2) 音色與功率大小無關,這在於工程師的音樂素養
3) 音量大小與功率無關,與放大倍數有關。但,功率不足,輸出難維持線性。白話文講:聲音很大聲,但,細節沒了、低頻沉不下去、中頻糊,嚴重一點,就叫做破音。
音質與音色兼具的機器,與功率有什麼關係? 怎覺得特別強調1瓦的說法更是一種行銷手法。對正常聆聽音樂的習慣,還是找一套功率適當的擴大機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