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原文發表在精研事務所 原文

============================

潛水好久,來分享一下

自從 atmos 家用規格問世,每天無不想著它
沒啥預算又非常超級無敵霹靂想玩,只好來個三階段

一階段:
組新的 5.1 劇院

二階段:
購入 atmos 擴大機及上方聲道喇叭

三階段:
購入 4k 電視及 4k 60p HTPC (或高清機)

原則就是必須品不能少,並在最低預算下進行

==============================

<第一階段>
>>電源<<

盡速賣掉了前一套聯合國亂搞劇院後
第一階段就是組好新的 5.1 聲道
之前一直都希望整治電源,但嘴巴講講就過了好幾年...Orz

符合原則之下,我決定先在原本的電箱裡加裝兩顆無融絲開關就好
分別走明線外接到兩個插座
(也就是預設要一個插座單獨一個迴路)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先買了兩個國際牌 1p 20A 無融絲開關
然後向敘榮工作室買了 O 型壓接端子
接著買了 cooper 醫療級插座兩個 (加蓋板及電源盒)
預計買 2.0 mm 實心線來連接

瘋狂爬了許多文章之後,本有衝動想 DIY
後來還是覺得自己沒慧根,電不敢開玩笑
轉而找水電師父吧
但可想而知,坊間許多師父不做小小東西
也不接受業主自己買料
求助無門之際幸好透過朋友介紹認識的個人工作室師父

他算了一下我的設備後,輕描淡寫的說
"裝一個開關就夠啦,不必兩個"
雖然不知道有啥差,但有師父幫忙不錯了,依他的專業進行吧 ~
師父還友情贊助了電纜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接到 cooper 插座上
直接分接出來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關於插座,雖然有 "固定在牆上,呈倒品字" 之說
但總之我沒固定在牆上
到此算是完成電源這個最重要的初步了
===============================
>>喇叭<<

杜比實驗室主管有說明,atmos 劇院盡量是全部 "音色相似" 的喇叭
(好像也是一般環繞劇院的理想狀況 ?)
小弟就不加思索的以為是全部都同一支喇叭比較好...
那就全部都買同一顆喇叭吧

對於幾個實惠的外國品牌入門款有看了一下
但最終定案買國產品牌 迪歐音響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借用官方賣場圖片)
這顆是定位為中置喇叭

4 吋中低音 x2,一吋高音 x1
(這種是否能算是 MTM 點音源 ?)
每顆 2900 元 (還可 "實價分期"...真的是佛心來的)
我就很直覺的想說
組 5.1.2 超低音除外,共七顆喇叭都用這顆,應該可行吧

不過還是想先試一下,所以先買了兩顆
迪歐還是老樣子,兩周後才出貨...Orz
等待是漫長的...
整整兩周才盼到它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因為還滿常插拔的,所以跟 MS Audio 買了最低價的香蕉插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

>>擴大機<<

開始架設時,入門款的 atmos 也只有 ONKYO 的 636 可選
但預算超出我太多啦 ~
且適逢 DTSX 宣佈,所以我決定擴大機先買一台不支援 atmos 的
最便宜的,以進行階段性任務
小弟很喜歡 sony 擴大機,覺得影片音效來說算是細節豐富,之前也使用過兩台
雖然玩家批評甚多....
但我還是喜歡,趁著購物中心特價,就買了一台 DH750 (入手價 10900 元)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

>>喇叭線<<
很多人說入門要買 4N 無氧銅 300 芯的線
我...能省則省啦
迪歐老闆送的 AXE 105 芯線
我自己之前在用的 dcable 105 芯線,到時接環繞 ~
反正喇叭跟擴大機等級來看,應該這樣就很夠了...

====================================

>>排插<<
發燒用排插我是真的買不起
就買了一個有濾波功能的蓋世特
倒不是為了濾波
查詢到的資料中,濾波原理是將電力單位中 "某 hz" 以上濾掉
對聲音會有 "未知" 的影響

不過我只是作為延長線兼排插使用
預計是擴大機與超低音接到 cooper A 插座、排插與電視接到 cooper B 插座
電腦跟一些小東西接到排插上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

另外買了很便宜的鐵噴沙喇叭架
重量算是有那麼點,穩度也還可以
依照高度,一對一千多

=================================

run 了一周後,覺得此喇叭不錯,這樣的價格與效能比
所以決定剩下的三顆及超低音都在迪歐購入

================================

>>超低音<<

我很喜歡它的輸出功率 300w 這件事,分頻點 35 - 135 連續可調

曾經看過一篇前輩的文章教說,多聲道使用的喇叭如果是 5 吋以下中低音單體
那超低音就盡量選 8 吋以下的,以免有銜接問題


所以我就選了迪歐的 8 吋超低音
在我 4 坪的空間中應該夠用 ~

====================================


一樣是漫長的兩周等待,但當時老闆有宣佈將使用新的調音方式製作全系列喇叭
所以變成多等了一周...................非常煎熬啊 !!!!!

相信你們都懂....

三周後終於到貨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最大箱的當然就是老大哥囉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送來前老闆有問我說訊號線要多長
我順口回答 3m,實在有點後悔哈哈
太長人家應該也不會送吧

但對於需要大量測試擺放位置的超低音來說,線短根本沒救....得買長一點的訊號線了

開箱吧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送的訊號線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

>>擺位<<

左右聲道離背牆 1m,高度是我坐下後耳朵的高度
另外,如此喇叭真為 MTM,那橫躺擺放也是 ok
作好 toe in

中置則是以不擋到電視的情況下盡量接近耳朵高度
並架出仰角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環繞是用之前我自己試過的方式
(是根據新視聽雜誌陸主編的玩法)

"將發聲面朝牆"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環繞拉開的寬度,與左右聲道相同
依照視聽雜誌裡教的簡易公式,算出環繞喇叭高度大概是 147 公分
所以環繞的喇叭架我買了 120cm 的喇叭架
放上喇叭後,總高為 137cm,高音單體大約是在 129cm
有差一點,也沒法度 ~ 120cm 是我能買到的最高最便宜的喇叭架了 ~

先不論公式,之前曾經因為架太低而聽感被 "椅背" 擋到
幾乎聽不到,糗了 XD
這次的架設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了 ~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不過好像這個方式對於環境有一定要求
效果雖然也算不錯,但幾天後我就將它照正規擺放了
想聽看看差距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

剛架好時要先跑一次擴大機的自動偵測
因為 sony 的是一定要先跑過一次
才能將細部的設定項目打開

跑完後重新人工量測各喇叭距離
音壓的話,手邊沒有音壓計
用手機的 "不負責音壓軟體" 稍微量了一下

超低音背後的分頻點旋鈕開到最高
然後在擴大機端將每個聲道設為 80hz

在沒有儀器或軟體的情況下,只能先 "盡量不要犯錯" @@
接著就是不斷的調整 ~

=========================================

呼...第一階段告一段落 ~
目前有看到適合第二階段的擴大機
Denon tx-sr444,公司正品是一萬多元
我也不需要什麼 DTSX 了 (是嗎...可能會後悔 @@)
到時就再購入兩顆迪歐喇叭
於 Denon 官方建議的天花板位置鎖上 (吊架方式) 即可

第三階段的 4k 電視,約在半個月前就看上了 國際牌的 50cx600w
有訪價到 39500 元,等第三階段開始時應該很適合入手

而 4k 60p HTPC 其實目前就已有很便宜的組法 ~
高清機也有精研機等待曝光 ~
再忍耐一下,反正目前也沒電視...
等年底 4k 藍光影片正式公佈及發售再說吧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待續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
補充:
目前小弟已有捍衛任務、浴血任務3、忍者龜、朱比特、分歧者2、杜比測試片
等等的一些Dolby Atmos 片,真希望能盡快完成,好拿這些出來測試 ~
==================================

8/7 更新 (更換超低音):
小許大與其它幾位版友是對的 ~
後來幾天一直覺得超低音不太符合需求,速度上也不太合胃口
就賣掉了 ~


沒有低音的日子我連劇院都不想打開 Orz ....
趕快尋找另一顆
其實前面有提到,為了測試超低音,可能會到處搬動
主動式超低音的訊號線長度就是一個大問題
例如想測試放在椅子右後方牆角,沒有長訊號線就免談了 @@
所以之前就一直有在注意被動式雙單體超低音 "THOR"
(台灣公司,第壹電子設計製作)

被動式超低音僅以喇叭線連接,成本降低 ~ 線長了,搬動也方便
主要是第一關 "售價" 符合我 ~ 9900元,與迪歐的超低音同價,但規格好很多
試試才知道,立馬向威德音響的 wei 兄訂了一顆

匯款隔天就寄到了...讚 !
真的大箱,看到箱子就開心不少 ~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我下訂的是 "向前 10 吋、向下 12 吋" 的版本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箱體尺寸 寬 40、深 45、高 50cm
MDF 板的箱體還算厚實,表面是霧面,觸感還不錯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正面一張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底部的 12吋低音是 被動輻射式
這種的據說可以很厲害、設計不好也可以很慘 @@
到底如何等等來試 ~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再來小箱的,當然就是它的擴大機囉
據介紹是電檢合格、有平衡輸出入、可接兩顆低音、300w 功率
(只有重而已,份量十足)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高通頻率、低通頻率連續可調
相位連續可調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有附訊號線與喇叭線,喇叭線我用自己的就可以了 ~ 才夠長 ~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小弟沒有專業儀器 (也看不懂頻譜...)
沒有專用收音麥克風 @@
想說照教學文試作一下 REW 音頻分析,但我也沒有全雙工音效卡 @@
我真是菜,該學的好多

沒儀器那就只好土法鍊鋼 ~ 身體力行
先將低音放在座位的位置,播放一段 16 - 120 Hz 的低音片段
然後延著牆邊先走,再另走一些其它位置試聽

也不知道對不對,直覺聽感是沙發右後的質量不錯
就先將低音搬到該位置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後續也有放在右牆 1/3 處,角度對著座位
也有放在前方
但聽感都沒有第一個位置好,於是就先暫訂在座位右後方 ~

看許多教學說,低音應該融入於無形中
小弟也努力朝這方向學習
盡量讓它不過份突出、也不要讓嗡嗡聲影響其它頻段或搞死自己耳朵

放了 atmos 測試片的打雷片段,後續的餘震考驗超低音
原來低音有細節是這個意思,這一小段裡就有許多起起伏伏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接著放了 DTS 測試片 - 環太平洋的片段
之前使用過的低音,我一直覺得奇怪,為什麼表現不出來怪獸在奔跑
轉大聲一點卻又嗡嗡叫,可能是設定或擺位、空間等問題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用 Thor 低音初步測試,終於感覺到了怪獸奔跑的 "聲音形狀"
我相信繼續調整,可以調出更好的效果 ~

放了一下 atmos 的音樂 MV,想不到 thor 讓中低頻變得厚實了
似乎前輩們一直在說的 "銜接",就是這種感覺
連帶的中高音也變得較清晰明朗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有看過一些用家分享這顆的心得,說什麼 "感覺全面提升、像換一套系統"
我一開始還覺得亂扯.....其實是我自己孤陋寡聞
原來低音讓中高頻更好聽是這個意思

接著試了一下 縱貫線演唱會
有聽一個音響店老闆說過,這塊的錄音很不錯
但中低音要能表現出鼓聲是鼓聲、bass 是 bass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以 thor 超低音試聽,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啊 ~
雖然好像還沒感受到辨識樂器 "材質" 的狀況
不過不同頻段的層次有清楚表達 ~


以這樣的價格與效能比值,小弟覺得不錯 ~
至少它讓我願意為了它繼續調整
速度是中偏快,很合我胃口
向下那顆被動輻射喇叭,對於量感也有很大幫助 !
好了,我要繼續去調整了 ~
(前一天未暖身就搞低音,搬來搬去,大腿鐵腿中....有點難行走)
=================================

8/10 更新 "超低音調整心得"

第一次是將超低音放在座位右後方牆角,單體朝人
效果一開始聽還不錯,但多放幾塊片子,多考驗一些片段後
卻又發現聲音不夠乾淨,某些段落低頻很拖,嗡嗡聲去影響到其它頻段 (駐波 ?)
試著搬到座位正後方也是一樣,單體朝哪邊都不理想

音壓降低也是一樣,降的太低又非常的軟弱無力
再去多查了一些文章後,好好的來修改一下位置跟設定 (這次要先暖身了 @@)

先將位置回到正前方,接近中間
但試過一些調整後不夠滿意,再將位置移到右方 (右聲道前方)
不段測試各種設定,經過四個小時努力終於調出目前最滿意的狀態

查到大部份都是將超低音背板的低通分頻點轉到最高 (也是我原來的方式)
由擴大機分頻就好

也有另一派的說法是如下圖: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試驗精神 !
所以我想要試一下另一派的作法


1.
我將超低音背板的低通分頻點設定在 85Hz

2.
將擴大機的各聲道分頻點設定在 80Hz

3.
在維持一定量感的情況下,將嗡嗡聲盡力調到沒有

4.
目前位置是放在右聲道前方,單體朝前,不作 toe in

A.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播放哥吉拉,士兵行走於鐵軌上,遇怪物來襲片段
怪物的叫聲,形體較之前明確、低沉
鐵軌崩塌,火車掉入水中
較之前更能感受動衝擊力道

片尾怪獸走路那迴蕩在空間中的低頻,表達出走路震動的狀態
超低音與整個系統融合的還不錯,並沒有明顯突出
至於最後怪獸怒吼.....有進步一點,但我渴望更強的吼聲 !!

B.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播放哈比人五軍之戰,開頭飛龍略過、噴火
表現比之前好很多 ~
以及飛龍那好像魔鬼的低沉講話聲,中氣十足 !
噴火時還有破壞建築,超低音收放速度不錯 (表示控制的還不錯)


中段各軍交戰,各種打擊感、半獸軍攻城撞破城牆
臨場感夠、但並不會讓人疲勞,有電影變得更好看的感覺

說槌胸頓足、力拔山兮,真的是還談不上 ~

但合理的低頻及層次則表現不錯 ~ 這我反而比較嚮往

======================

多問了一些前輩之後,他們告知 "切勿兩次分頻,對聲音有很不好的影響" !

所以我又將設定方式改回 "擴大機低通分頻點轉到最大"

其它條件不變,繼續測試

打算就此模組,測試 20 - 30 片,希望下一次調整能更朝向自己要的 ~

=======================

8/25 更新

購入 radioshack 音壓計後,開始來跑 room EQ wizard ~

請問各位前輩,60hz 那邊有往下掉,這可能是哪種狀況呢

有什麼處理的方法嗎,抱歉小弟外行 @@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

10/20 更新

一開始鎖定了 onkyo 的 tx-sr444

後來聽說 Denon x1200w 快到貨,所以改訂這台

但遲遲未到貨.....所以又回到原本的選擇 ~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外觀上是還滿正點的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444 跟 denon 的 x1200w 都是入門機種


入門款應該都不會差太多


價錢上的差異我覺得是在 Denon 有 dtsX 和無線網路相關功能

dtsX 實在沒個著落,網路功能我也從來不用的

然後有個重點 !!

Dolby Atmos + 4K 三階段,小小劇院努力中 (更新,第二階段準備開始 !!)

我買的是公司貨,是可以換電源線的~~

與上圖不一樣哦 ~ 感覺爽度加倍 !!

我是直接用小黑線啦,換線我木耳聽不出來 @@

但至少可以換,有在玩電源線的人可考慮 ~


接好線之後 (天空喇叭還沒到,只能先試 5.1 了)

用 accuEQ 跑一下自動設定

感覺跑起來算詳細,大概三分鐘

系統是將分頻點自動設在 120hz

我再將分頻點調到 80hz

利用音壓計將各聲道電平調整一致


實際測試幾部片子,這麼平價的機種有這樣的聲音,真是太令人滿意了 !!

中頻很厚實 ~ 重看了一代宗師

裡面的對白中氣十足,有聽出新意,一些之前沒聽到的演員的情緒


聽了一下倖田來未在 billboard 的演唱會,bass 的聲音非常清楚的呈現及融合 ~

而細節的豐富度來說,比 sony 那台好太多囉 !!


有介紹說這台的視訊處理上不錯

小弟用那台五年前的電腦裝了 win10 (無固態碟)

系統作一些設定,然後裝 MPC-HC 作播放

放下去一看,跟之前實在差太多了 !!!!

不知道是 win10 厲害、還是擴大機厲害


持續測試 ~

明天喇叭會到,到時再將 atmos 的狀況分享上來 ~
2015-09-17 13:47 發佈


請問這種東西哪裡有在賣 (純超重低音的擴大機)
市面上要找這種東西 關鍵字要搜尋什麼
我想找家用的 我想得到的關鍵字 都只能找到車用的,本身這種東西好像就很少看過

wunderkind wrote:
請問這種東西哪裡有...(恕刪)


這是隨低音一整組買的

市面上幾乎都是主動式低音了

所以要單獨搞到一台這個不太容易 ~

且會有搭配問題 @@


非特殊需求的話,盡量買主動式低音吧 ~

該賣家也沒有單獨賣低音擴大機,一定要買整組

猴晒雷啊歹樓 wrote:
這是隨低音一整組買的...(恕刪)


只能等 N年後大大的喇叭單體故障 擴大機要處理掉的時候了
你的第二階段擴大器可能不會和現在的表現差很多,還是存多點買646才會有升級感覺,另外如果空間許可最好把環繞擺開點,現在真的太近空間感會很差
宙王 wrote:
你的第二階段擴大器...(恕刪)


哦哦 646 應該也是不錯的機子 ~

前輩講的環繞拉寬一點,確實能影響音場

樓主再調整看看吧 ~
多聲道劇院規劃。歡迎來訊
REW量測結果看起來並沒有低頻管理
一般還是一75db做為量測基準

先調整重低音擺位來改善,拉離牆角,角度不要跟牆面平行

cnn wrote:
REW量測結果看起來...(恕刪)



角度不要跟牆面平行
意思是讓低音擺放位置稍微斜一點嗎?
學習一下



重低音換一支如何。
猴晒雷啊歹樓 wrote:
原文發表在精研事務...(恕刪)
HML3946 wrote:
重低音換一支如何。...(恕刪)


後續都可以考慮 ~

大大有推薦 1 萬元內,規格相當、或是實力不錯的低音嗎

請不要說加點預算哦 ~ XDD

真的只能在範圍內考慮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