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一直是發燒友及音樂愛好者的良伴,雖然數位訊源已經成為聆聽音樂的主流,但黑膠之美依然是將音樂靈魂從類比訊號中釋放出來的最佳途徑,
因此,在這邊想與前輩們請益分享您的系統,以及聆聽的心得,感謝。
先找一臺日本製的老二手直驅盤(Micro Seiki,YAMAHA,Denon..etc.)..
基本的調整一定要會...
該有的機絲(調整尺規,清潔唱頭/片工具,內外套..etc.)一定要有...
買原版二手片一定要看片況品相...
婦科片盡量避免...
大概這樣就可以先玩一陣子了..,以後就鐘鼎山林各有天下了...
友站 MyAV LP 資料庫
也有很多資料可參..,酌參!~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如果原先的數位系統就已經很棒了,那如果想從黑膠得到更進一步的境界,我想系統的預算跟搭配很重要。
我入黑膠大約快半年的時間。目前的系統是VPI scout2+ ASR mini Basis唱放+ 鐵三角AT-50ANV唱頭+ Music Hall轉速控制器。我再考慮黑膠這件事情考慮了比我目前入手的時間還久,直到我真正去聽,而且聽得出來黑膠跟數位的差異時,我確定我不只是玩票性質而已,我就開始研究要如何購買。我剛開始的系統是VPI scout 2+ AT-O9/III+ Densen DP-6唱放。花費大概是我數位系統約1/3的價格,後來為了升級唱頭,所以連唱放也跟著升級了。目前總花費大約是數位系統的2/3左右。以目前的系統表現來說,其實只要是錄音狀況不錯的唱片,黑膠的表現幾乎都不會輸給數位。特別是弦樂器跟人聲的部分,黑膠的情感特別濃。我是覺得越聽越有樂趣。
我目前的設定是黑膠幾乎大部分都收老黑膠,新出版的音樂除非有特殊原因(只有黑膠版),不然就買CD。這樣在音樂的收集上就不會煩惱要收哪一種。另外一個原因當然是老黑膠有很多便宜的好片子,但就要看運氣跟片況了。
基本上黑膠不方便的地方就是要有收納的空間,另外要清洗(自洗或是送洗)。但好玩的地方是黑膠從盤,唱臂,唱頭到唱放都可以調整跟組合,而且這個組合產生的聲音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只有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所以比起數位的變化要大很多。另外,黑膠的唱片取得也是一種樂趣。總之就是可玩性很高。
如果不確定黑膠是否是自己會長久玩下去的器材的話,最近剛出來的TEAC TN-300也是個很超值的入門機,或許可以考慮買台來聽聽,順便買幾片黑膠就可以唱歌了。但如果你原來的數位系統就表現不錯的話,或許就還是會有落差。不過,真的有考慮聽黑膠的話,就不妨跨出第一步,去賣黑膠唱盤的店家聽聽不同價位系統的表現。這樣一定會比在這邊得到更多心得。
內文搜尋

X